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鹿的詩句唯美

關於鹿的詩句唯美

1. 關於鹿的詩句

關於鹿的詩句 1. 有哪些關於鹿的詩句

1、《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譯文: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回蕩山谷,漁梁渡口處壹片喧鬧的聲音。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壹葉小舟返回鹿門。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2、《魯山山行》

宋代: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譯文: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壹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沈醉於壹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遊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麽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裏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間傳來壹聲雞鳴。

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譯文: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4、《秋懷》

宋代:歐陽修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譯文:這節令風物有哪壹點使人不稱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對這滿眼秋色,卻禁不住黯然神傷。

西風獵獵,市上的酒旗迎風招展;細雨濛濛,到處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想到國事家事,愁得我雙鬢灰白;白白地耗費朝廷俸祿,我心中感到羞恥難當。什麽時候能滿足我的願望——挽著鹿車,回到潁東,耕田植桑。

5、《早秋山居》

唐代: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樹雕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幹聞鹿行。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譯文:近靠山邊覺得寒氣來得特別早,晴空下的草堂籠罩著壹片霜氣。樹葉雕零了,窗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6303665邊還有陽光照著;池塘滿了,水依然沒有聲音。樹上的果實成熟落下,葉子也幹枯了,因此看見猿猴在林中走過,也聽得見鹿行的聲音。彈著素琴心情恬淡平靜,到夜裏只有潺潺清泉聲相伴。

2. 關於“鹿”的詩詞有哪些

1、《魯山山行》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白話翻譯: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壹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沈醉於壹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遊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麽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山裏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間傳來壹聲雞鳴。

2、《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李白 朝代唐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白話翻譯: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

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3、《靈臺》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王在靈沼,於牣魚躍。虡業維樅,賁鼓維鏞。

於論鼓鐘,於樂辟雍。於論鼓鐘,於樂辟雍。

鼉鼓逢逢。蒙瞍奏公。

白話翻譯:開始規劃築靈臺,經營設計善安排。百姓出力***興建,沒花幾天成功快。

開始規劃莫著急,百姓如子都會來。君王在那大園林,母鹿懶懶伏樹蔭。

母鹿肥壯毛皮好,白鳥羽翼真潔凈。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滿池魚竄蹦。

鐘架橫板崇牙配,大鼓大鐘都齊備。啊呀鐘鼓節奏美,啊呀離宮樂不歸。

啊呀鐘鼓節奏美,啊呀離宮樂不歸。敲起鼉鼓聲蓬蓬,瞽師奏歌有樂隊。

4、《吉日》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從其群醜。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張我弓,既挾我矢。

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禦賓客,且以酌醴。

白話翻譯:戊日吉利好時辰,師神馬祖都祭享。田車轔轔真漂亮,四匹公馬大又壯。

驅車登上大山崗,追逐群獸意氣揚。庚午吉日好時光,匹匹良馬精挑選。

群獸驚慌聚壹處,雄鹿雌鹿滿眼前。驅趕野獸到漆沮,天子獵場在此間。

極目遠望原野中,地域遼闊群獸集。或是急奔或慢行,三五成群結伴嬉。

左面右面來圍趕,為讓天子心歡喜。我的弓已拉滿弦,我的箭已握在手。

射中那邊小母豬,射死這邊大野牛。烹調獵物宴賓客,舉座歡呼且飲酒。

5、《短歌行》作者曹操 朝代魏晉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白話翻譯: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靠什麽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穿青色衣領的學子,妳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沈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壹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麽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壹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久別重逢歡宴暢談,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月光明亮星光稀疏,壹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裏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願如周公壹般禮賢下士,願天下的英傑真心歸順與我。

3. 和鹿有關的詩句

《冬狩》李世民 楚踣爭兕殪,秦亡角鹿愁。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李隆基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相和歌辭?對酒二首》李白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蘇臺。

《琴曲歌辭?山人勸酒》李白 各守兔鹿誌,恥隨龍虎爭。《雜曲歌辭?車遙遙》張籍 驚鹿遊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張九齡 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遊。挽龔用和 作者:文天祥 結屋南陵三十秋,田園舊隱隔江流。

鄜州避亂杜工部,下澤乘車馬少遊。名利無心付隍鹿,詩書有種出煙樓。

長淮清野難歸玉,魂魄猶應戀故丘。生日 作者:文天祥 憶昔閑居日,端二逢始生。

升堂拜親壽,摳衣接賓榮。載酒出郊去,江花相送迎。

詩歌和盈軸,鏗戛金石聲。於時果何時,朝野方休明。

人生足自樂,帝力無能名。譬如江海魚,與水俱忘情。

詎知君父恩。天地同生成。

旄頭忽墮地,氛霧迷三精。黃屋朔風卷,園林殺氣平。

四海靡所騁,三年老於行。賓僚半蕩覆,妻子同飄零。

無幾哭慈母,有頃遭潰兵。束兵獻穹帳,囚首送空囹。

痛甚衣冠烈,甘於鼎鑊烹。死生久已定,寵辱安足驚。

不圖坐羅網,四見槐雲青。朱顏日復少,玄發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壹草螢。牢愁寫玄語,初度感騷經。

朝登蓬萊門,暮涉芙蓉城。忽復臨故國,搖搖我心旌。

想見家下人,念我涕為傾。交朋說疇昔,惆悵雞豚盟。

空花從何來,為吾舞娉婷。莫道無人歌,時鳥不可聽。

達人貴知命,俗士空勞形。吾生復安適,拄頰觀蒼冥。

沛歌 作者:文天祥 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王侯與將相,不出徐濟間。

當時數公起,四海王氣閑。至今尚想見,虹光照人寰。

我來千載下,吊古淚如潸。白雲落荒草,隱隱芒碭山。

黃河天下雄,南去不復還。乃知盈虛故,天道如循環。

晝寢 作者:王安石 井逕從蕪漫,青藜亦倦扶。百年唯有且,萬事總無如。

棄置蕉中鹿,驅除屋上烏。獨眠窗日午,往往夢華胥。

寄曾子固 作者: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君名高山嶽,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君身揭日月,遇輒破氛靄。我材特窮空,無用補倉廥。

謂宜從君久,垢汙得洮汰。人生不可必,所願每顛沛。

乖離五年余,牢落千裏外。投身落俗阱,薄宦自鉗釱。

平居每自守,高論從誰丐。搖搖西南心,夢想與君會。

思君挾謙璞,願焦無良儈。窮閻抱幽憂,兇禍費禳禬。

州窮吉士少,誰可婿諸妹。仍聞病連月,醫藥誰可賴。

家貧奉養狹,誰與通貨貝。詩入刺曹公,賢者荷戈祋。

奈何遭平時,德澤盛汪濊。鸞鳳鳴且下,萬羽來翽翽。

呦呦林間鹿,爭出噬蘋藾。乃令高世士,動輒遭狼狽。

人事既難了,天理尤茫昧。聖賢多如此,自古雲無奈。

周人貴婦女,扁鵲名醫滯。今世無常勢,趨舍唯利害。

而君信斯道,不閔身窮泰。棄捐人間樂,濯耳受天籟。

諒知安肥甘,未肯顧糠糩。龍螭雖蟠屈,不慕蛇蟬蛻。

令人重感奮,意勇忘身蕞。何由日親炙,病體同砭艾。

功名未雲合,歲月尤須愒。懷思切劘效,中夜淚霶霈。

君嘗許過我,早晚治車軑。山溪雖峻惡,高眺發蒙(左目右市)。

峰巒碧參差,木樹青晻藹。桐江路尤駛,飛漿下鳴瀨。

魚村指暮火,酒舍瞻晨旆。清醪足消憂,玉鯽行可膾。

行行願無留,日夕佇傾蓋。會將見顏色,不復謀蓍蔡。

延陵古君子,議樂恥言鄶。細事豈足論,故欲論其大。

披披發鞬櫜,檁檁見戈銳。探深犯嚴壁,破惑翻強旝。

離行步荃蘭,偶坐陰松檜。宵床連衾幬,晝食***粗糲。

茲歡何時合,清瘦見衣帶。作詩寄微誠,誠語無彩繪。

雜詩七首 作者:黃庭堅 此身天地壹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4. 形容"鹿"的古詩詞有哪些

(唐)古之奇《秦人謠》: 上下壹相蒙,馬鹿遂顛倒。

中國既板蕩,骨肉安可保。人生貴年壽,吾恨死不早。

(宋)陸遊《和陳魯山十詩》:匆匆過三十,夢境日已蹙. 誰知嘆亡羊,但有喜得鹿。本來作何面,認此逆旅屋。

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獨。有關鹿的其他古詩詞:寂寞書齋裏,終朝獨爾思。

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短褐風霜入,還丹日月遲。

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夜歸鹿門歌(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夜來去。題張氏隱居(二首其二)(杜甫)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鳣發發,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魯山山行(梅堯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開,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孟浩然)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筱岸傍密。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夕陽開晚照,中坐興非壹。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陌上桑(漢無名氏)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余”。

使君謝羅敷:“寧可***載不?” 羅敷前致辭:“使君壹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夜歸鹿門歌(孟浩然)山寺鳴鐘晝已昏,魚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5. 與“鹿”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 《魯山山行》

宋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2. 《夜歸鹿門歌》

唐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3. 《鷓鴣天·每上春泥向曉乾》

宋 曾覿

每上春泥向曉乾。花間幽鳥舞姍姍。

年華不管人將老,門外東風依舊寒。

投簪易,息機難。鹿門歸路不曾關。

羨君早覺無生法,識破南柯壹夢間。

4. 《秋思》

宋 陸遊

弊衣但故絮,糲食惟黃齏。

余年如登山,步步勤攀躋。

從子念寂寞,千裏致鹿麑。

秋風石帆下,伴我扶青藜。

5. 《夜坐》

宋 陸遊

曲幾蒲團夜過分,頹然半脫鹿皮巾。

驚鴻避弋鳴煙渚,斷角淩風上雪雲。

扁舟東去何時辦,昔向金丹幸有聞。

6. 《秋興》

宋 陸遊

世事何曾掛齒牙,只將放浪作生涯。

有時掬米引馴鹿,到處入林求野花。

鄰父築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

等閑壹日還過卻,又倚柴扉數暮鴉。

7. 《自詠》

宋 陸遊

生草覆蝸廬,長須駕鹿車。

貧猶思施樂,老不廢觀書。

登覽攜童稚,歌呼和裏閭。

躬耕亦何得,聊以遂吾初。

8. 《自詠》

宋 陸遊

龜屋裁小冠,鹿皮制短裘。

陸駕少遊車,水泛淵明舟。

山澤與城市,有路即可遊。

或時壹飯去,間亦旬日留。

方見草木萌,忽已天地秋。

淘丹雲澗冷,采藥乳穴幽。

逢人亦欣然,有問乃不酬。

摩挲金銅人,千載寄悠悠。

1.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2. 曾覿(1109-1180) 字純甫,號海野老農,汴京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以寄班祗候與龍大淵同為建王內知客。孝宗受禪,以潛邸舊人權知閣門事。與龍大淵朋比為奸,恃寵幹政,廣收賄賂,權勢頗盛。出為福建、浙東總管。乾道七年,遷承宣使、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