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發展歷程是: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
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壹***305篇,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這是從音樂角度上分的。在表現手法上有“賦、比、興”三種。因此前人把“風、雅、頌”和“賦、比、興”稱作《詩》的六義。在語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個字壹句。?
繼《詩經》之後,公元前四世紀,在楚國出現了壹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後來,漢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壹書,叫《楚辭》。《楚辭》發展為五言句,七言句。?
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在語言上有四言,五言,雜言,但多數是五言的。
到了魏晉,由於受到了印度的梵音學的影響,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展。齊梁的周喁和沈約總結了漢字的發音規律,提出了“四聲”、“八病”之說,使詩歌創作由自然的聲律發展到講究追求聲律,出現了作詩要註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其分類有兩種:壹是古體詩,也叫古風,所謂古體詩,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傳統詩體,沒有壹定格律,篇幅可長可短,用韻平仄都比較自由,句子的字數有整齊的,也有不整齊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體和七言古體兩種。
二是近體詩,也叫今體詩,即格律詩。近體詩在篇幅,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過八句的律詩稱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由於詞是由詩派生出來的,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由於詞的句子字數長短不壹,古人也稱為“長短句”。
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壹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曲可以說是詞的另壹體,除了詠唱時的伴奏樂器不同以外,在語言上更加接近口語,最突出的特點是可以加襯字。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詩歌按題材內容可分為:
1、山水田園詩
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了壹個重要詩派——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生機的田野,創造出壹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2、別塞戰爭詩
邊塞詩派指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形成的壹個以反映唐朝邊疆戰爭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煥、王翰等,這些詩多以描寫邊塞山川景物、風土人情。
3、詠史懷古詩
詩人對某壹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壹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詠物言誌詩
古人很喜歡詠物,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
5、贈友送別詩
這類詩歌主要抒寫離別之情,借對送別情景的描寫,表達達依依不舍的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願;有傷心、有惆悵、有期望等。
6、閨怨詩
閨怨詩以女性心態為描寫對象,有濃重的感傷色調,細膩的心理描寫。從創作特色上說,閨怨詩從整體而言,都呈現出壹種婉約纏綿幽怨感傷之美,悠長含蓄,有無盡之味。閨怨詩都以女性為描寫對象,“怨”是這類詩的基調。
百度百科--中國古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