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在中國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我國詩歌就已產生了大批輝煌篇章,其標誌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
戰國後期,在南方的楚國產生了壹種具有楚文化獨特風采的新詩體——楚辭(騷體)。楚辭句式長短參差,以六言、七言為主,多用“兮”字。
《詩經》和楚辭,是後世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在文學史上並稱“風騷”,***同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並駕齊驅、融匯發展的優秀傳統,並垂範於後世。
2、漢代興起
漢代前期,文人詩壇相對寂寥,民間樂府頗為活躍。“樂府”原指國家音樂機構,後代將樂府所收集與編輯的可以配樂演唱的歌辭也稱為“樂府”。漢樂府民歌是漢樂府的精華。
在漢樂府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逐漸發展成熟,其標誌是東漢末年出現的《古詩十九首》。
3、魏晉成熟
三國、西晉時期留下的詩歌不多,僅有嵇康等人的詩歌作品。東晉詩歌漸多,產生了大量文辭絢麗的作品,而陶淵明獨以其清新的詩風為後世推崇。南朝文風絢爛,詩歌靡麗,大量用典,以齊梁的詩歌為盛。北朝詩歌樸素、有風骨,以《木蘭辭》為最好。
這段時期產生了大量的詩歌評論,對詩歌的內容、思想、鑒賞產生了巨大作用。南朝文人提出四聲說、八病說,對後來的詩歌創作、鑒賞產生巨大影響。
4、隋唐興盛
隋唐時期,詩風極盛。唐前期以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為最。李白、杜甫為盛唐詩歌最好的作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作品,杜甫的《兵車行》等作品為盛唐的天空增加了許多雲彩。
中唐詩歌有大歷十大才子等人創作,白居易為中國詩歌的又壹高峰,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唐朝晚期,杜牧、李商隱的詩歌成就很大,詩歌創作多憂國傷時。
唐朝中期,詞定型。唐中晚期產生了不少詞作,大量寫詞的有溫庭筠。
5、宋元繁榮
五代好詩較少,北宋詩歌以蘇軾為最好,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影響很大。南宋前半期,楊萬裏、範成大、陸遊、尤袤詩作極多,成就很大。
五代十國時期,詞興起,馮延已、李煜為極好的詞作家。北宋詞成就極大,代表人物歐陽修、蘇軾、柳永、晏幾道、李清照等。
6、明代的“復古”與革新
明代初期,詩歌復興,代表作家劉基、高啟。明朝中期,臺閣體、前七子、後七子相繼興起,作品多為歌功頌德、復古、學習古人等。明後期詩歌成就不高。
7、清代的虛假“中興”
清朝詩歌作品、作者數量巨大,濫作之多,觸目驚心,代表人物,乾隆帝。後期有龔自珍等人,詩作不佳。
8、近現代的虛大與危機
近代詩歌初,沿習古制,但產生了黃遵憲等怪胎。詞作有王國維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運動之後,新詩興起,即現代詩。民國現代詩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詩,格調不高、不押韻、內容貧乏、矯揉造作。
新中國建立以後,詩歌創作壹度陷於停滯。1978年後,十年內朦朧詩大為盛行,代表人物北島等。20世紀開始以後,網絡詩歌興起,雖然水平錯落,但是佳作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