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行
趙曉
獨登首陽山,蒼松遮雲天
碧澗流瓊露,山泉出明珠
水鳥戲翠湖,玉兔逐麋鹿
此景如若現,君定不欲還
讀李白有感
趙曉
文筆如潮帶春水
詞句有夢賦深情
古今詩詞唱至今
師出佳作更可期
花語
趙曉
風綠江南春得意
水影煙柳生朝氣
雁來雁往雁何去
老來無事聽花語
漠北懷古
趙曉
中原淒草滿皇宮
君王醉酒臥帳中
大漠殘陽照西風
將軍孤劍影黃昏
星玄
趙曉
欲結帝王千古緣
彩馬踏花錦衣還
星玄成夢星玄殘
孤燈伴影影自憐
2.首陽山的歷史首陽山之所以名聞遐邇,當與伯夷、叔齊有關。
伯夷、叔齊乃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其父死,遺命叔齊繼位,而叔齊認為伯夷是長子遂讓位於他,伯夷卻認為父命不可違,便逃跑了,叔齊也不肯繼位而逃。武王伐紂,車載著文王的牌位行軍。
伯夷、叔齊叩馬進諫:“父死不葬,爰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衛士欲殺之,姜太公曰:“此義士也。”衛士就把他們趕走了。
武王大會八百諸侯於孟津,渡河後陳兵於牧野,殷紂王發兵70萬拒之,奴隸陣前倒戈叛紂,紂王自焚於鹿臺,商朝滅亡了。伯夷、叔齊恥食周粟。
便隱居於首陽山,采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於首陽山。
歷代對伯夷、叔齊推崇備至,稱其二人為“二賢人”、“二君子”。大意是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
孤竹國君死後,二人互相謙讓,不肯受位。後來到了岐山的周國,周武王思賢若渴,想用高官厚祿留住伯夷、叔齊,但是伯夷、叔齊堅決不受。
他們攔住武王伐紂的軍隊,諫阻戰爭。但是沒被采納。
後來壹起來到孤竹國的首陽山,就是今天的嵐山,義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不久餓死在首陽山。
擴展資料:
又因商末周初孤竹國君二子伯夷、叔齊長眠於此地而聞名全國。首陽山位於蓮峰山北部和蓮峰山遙相呼應,西北側有石門,因兩座石巖東西對峙,間開壹線,形似石門而得名。
"石門夜月"為當地壹景。兩崖之間有壹水庫,容量500多萬立方米,是壹處理想的水上樂園。
水庫後面為長十五裏的天井峽谷,這裏座府陡峭的山崖相地挺立,四山合圍,藍天變成壹條細線,人如處在井底,其地勢恰似壹大鋸解開的板縫,故此當地俗稱解板溝。天井峽山奇水美,恰似仙境,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型27處景點。
沿十五裏開井畫廊,到處充滿著奇、險、壯、絕、清、秀、幽、靜、古、野之情趣。如從縣城向南行起碼抵天井峽,約有20多公裏路程。
參考資料:
首陽山是秦嶺北坡著名高峰,海拔2719.8米, 位於周至縣九峰鄉耿峪,東距西安60公裏,西距周至縣城30公裏。景區人文景觀星羅棋布,自然景觀目不暇接。史載,商周交兵時,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齊阻攔周武王大軍未果,遂南行入山隱居,采薇而食, 義不食周粟。 每天清晨迎來第壹束朝陽,嘆曰:“奇哉美哉首陽山”,故首陽山而得名。伯夷、叔齊在首陽山死後,儒家尊二人為聖賢,道家尊二人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
4.關於草木的詩詞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苞:茂盛。
《詩經
·
小雅
·
斯幹》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
漢
·
劉向《說苑
·
談叢》
長松落落,卉木蒙蒙
落落:高超不凡的樣子。卉:草。
漢
·
杜篤《首陽山賦》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罹:遭遇。
漢
·
劉楨《贈從弟》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郁郁:茂盛的樣子。
離離:繁茂的樣子,苗:指幼樹。徑:直徑。莖:樹於。
蔭:遮蔽。百尺條:指高大的松樹。
晉
·
左思《詠史八首》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連林:樹多而結成林。獨樹:指青松獨立。
晉
·
陶淵明《飲酒
·
二十首》
朝華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
朝:早晨。華:開花。戒旦:指黎明。隆冬:嚴冬
5.關於京娘湖的詩句或名言京娘峽
後段為京娘峽,原名三層門。後因此處所傳趙匡胤千裏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稱現名,左側山崖上有京娘梳妝臺遺址。這裏峭壁高懸,若乘舟入谷,仰望藍天壹線,俯視碧水壹帶,大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雲崖寄誌
懸崖之下有壹石巖,相傳宋太祖在這裏題過詞。建庫前似有字跡,已難以認。據史料記載,趙匡胤在年青時,漫遊天下,途經太行山,賦“詠說”詩以抒情懷:“欲出示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傳說這首詩就是宋太祖在這裏的題詞。
6.關於擊鼓的詩句《擊鼓》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擊鼓行》
年代: 宋 作者: 汪莘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
殷出黃金骨裹淚,摻出白玉心中苦。
此苦知為何人家,寒宵心事亂如麻。
岑牟肯戴紅槿帽,蹀足不數漁陽撾。
翻手作春杏開早,覆手秋風葉如掃。
開元天子是天工,那知塵起長安道。
我今擊鼓壹聲高徹天,擊鼓二聲深徹泉。
天上拂開白日路,地鎖制斷如飛煙。
豺狼聞之腦門裂,狐鼠粉碎臭滿穴。
惟有蒼鱗火鬣雙虬龍,籋雲揈雷雨騷屑。
青天洗出古時青,日月洗出古時朋。
百谷草木催發生,鸞鳳亦作簫韶鳴。
走上半空望五嶽,插天截海蟠金城。
我皇無為人自寧,此時方表鼓中聲,寫作柳塘擊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