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的壹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比較單壹。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但是更多的是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擴展資料
孟浩然性愛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頭,慣習野人舟。”正是適應了這性情。從澗南園到鹿門山,有近二十裏的水程;從鹿門山到襄陽城,有三十裏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許是東漢初年的習郁,修鹿門廟、建習家池給了他啟示。
光武帝封習郁為侯,其封邑在宜城。習家池則是習郁的私家園林,也就是“別墅”。習郁愛山水,而這三地聯結,就構成了壹條非常理想的遊山玩水的路線。從宜城出發,泛舟漢水到鹿門山麓,“結纜事攀踐”,到鹿門廟祭祀神靈,欣賞山林景色。
然後,下山登舟,經魚梁洲到鳳林山下,舍舟登岸至習家池別墅。從習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著冠蓋裏騎馬、乘車。習郁就是在這條線路上,享受著“光武中興”帶來的和平安寧的生活。而孟浩然則在這如畫的山水間,領略著盛唐時代的田園牧歌般的樂趣。
百度百科-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