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琴詩的哲理和理解是什麽?

琴詩的哲理和理解是什麽?

琴詩的哲理和理解是、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結合的結果。

蘇軾的《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詩寫得清新流暢,又富有哲理。

它批評了兩種片面性:壹種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講“琴上有琴聲”。壹種是只強調指頭的作用,認為“聲在指頭上”。

人們都清楚,優美動聽的琴聲,是人的指頭撥動琴弦產生出來的,琴和指頭二者如果缺其壹,就難以奏出美妙音樂。

詩歌介紹

蘇軾此詩的意蘊與寫法,可能受到上引佛經與韋詩的啟發,詩人以佛渴形式寫出前後,兩句都是壹假設壹反問,寓答於問,說明要奏出悅耳動聽的曲調,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彈奏技巧是不行的。

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

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通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