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霧跟山峰的愛情詩句

關於霧跟山峰的愛情詩句

1. 描寫“霧繚繞山峰”的詩有哪些

1、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雕。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

知君獨坐青軒下,此時結念同所懷。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曾無好事來相訪,賴爾高文壹起予。

釋義:

時光過得快啊,就像露水壹見太陽就幹,紅花壹遭霜打就蔫。自從與君離別以後,仿佛俯仰之間春花就換了秋枝條。泰山頂上夏雲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湧。雲化飛雨從江面上撲來,卷起浮塵直入妳的珠簾帷帳。也知道妳此時壹定是壹個人孤獨地坐在屋裏,也知道妳此時壹定在思念我。

我獨自壹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可惜的是沒有那個喜歡鬧鬧的人提酒來,只能希望妳寫篇動人的文章來提提神!

2、有時雲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

出自清代侯文曜的《虞美人·影松巒峰》

有時雲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裏依巖附壁,壹樣黏天碧。

有時峰與晴雲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釋義:

壹時間雲彩與高峰相聚,與峰間青松不明的樣子。望著依偎在另壹側巖壁的雲彩,壹樣的與天交接。有時候山峰與天氣為敵,不允許有壹滴露珠,特別是像酒壹樣的顏色,濃淡隨著山崖之力。

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出自唐代李白的《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釋義:

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浩蕩長風掠過萬裏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的士卒眼望著邊城,那盼望歸家的面容多麽淒苦悲哀!當此家中高樓上的將士妻子,哀愁嘆息,大概也沒停歇。

4、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

出自唐代郎士元的《柏林寺南望》

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

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東南 壹作:西南)

釋義:

還在溪上航行,就已聽到寺廟的悠悠鐘聲。停船拾階而上,山路蜿蜒穿越著秘密松林。

雨後初晴,山色青翠,白雲悠悠飄蕩。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蔥蔥,猶若剛剛畫成。

5、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自唐代王維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釋義: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2. 描寫山霧的詩句

1. 淩霧行 (韋應物)

秋城海霧重,職事淩晨出。才看含鬢白,稍視沾衣密。道騎全不分,郊樹都如失。霏微誤噓吸,膚腠生寒栗

2. 霧 (李嶠)

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3. 詠霧 (蘇味道)

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遊。

4. 水亭夜坐賦得曉霧 (李益)

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囀木散,山澤壹蒼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猶當依遠樹,斷續欲窮天。

5. 詠霧 (董思恭)

蒼山寂已暮,翠觀黯將沈。終南晨豹隱,巫峽夜猿吟。天寒氣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訪公超市,將予赴華陰。

6. 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裏閭非遠雲霧難披 (劉禹錫)

風光徒滿目,雲霧未披襟

7. 夏日晚望 (貫休)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處邊。汀沙生旱霧,山火照平川。

8. 菩薩蠻 (李曄)

飄飄且在三峰下,秋風往往堪沾灑。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

3. 形容有山有霧的句子、詩詞

1:(句子)大地的最東邊,冉冉升起壹輪紅日,透過早晨的薄霧緩緩升起,噴薄而出,恍惚間,只能看到壹個橘紅色的火球徐徐而起,把大地映成壹片光明。

天空壹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壹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

嬌艷的朝陽,已從東邊群山背後跳了出來,萬屢紅霞四溢,和山谷中緩緩升騰的晨靄交融,變幻著五光十色的光環。

2:(詩歌)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雲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

殘雲收翠嶺,夕霧結長空。

陽臺霧初解。夢渚水裁綠。遠山隱且見

請妳參考,滿意請妳采納,謝謝!

4. 關於巫峽的霧的詩句

1、醉蓬萊

宋代:黃庭堅

對朝雲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壹川都會。萬裏投荒,壹身吊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譯文:

朝雲暮雨,煙霧氤氳,微露雲端的亂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縣城樓上,遙望楚陽臺,想象楚襄王夢與神女相會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宮府的儀仗隊行進,盛裝艷服之人迎接著馬隊,迤邐向城中走去。被貶謫放逐到偏荒之地,對影自憐,有什麽值得高興的。

到達黔州之後,山愈高,勢愈險,而距中原更遠,隔斷了眺望京城的視線,但鄉愁卻越過千山萬水飛向神州。有貶謫之地的地方官擺酒接風、歡宴公堂。醉舞歡騰,滿堂香氣,聲歌盈室,美人容顏嬌艷,香氣氤氳馥郁。聽著那杜鵑壹聲壹聲地到天明,直喚著“不如歸去”。

2、度荊門望楚

唐代:陳子昂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

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城分蒼野外,樹斷白雲隈。

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

譯文:

已經遠遠地離開了巫峽,壹再瞻望著走下章華臺。過盡了巴國的山山水水,荊門在濛濛煙霧中敞開。

城邑分布在蒼茫田野外,樹林蒼翠茂密,壹望無際。今天我這狂傲的行客,誰知竟會走進這楚天中來。

3、玉樓春·華堂簾幕飄香霧

宋代:周端臣

華堂簾幕飄香霧。壹搦楚腰輕束素。翩躚舞態燕還鷺,綽約妝容花盡妒。

樽前謾詠高唐賦巫峽雲深留不住。重來花畔倚闌幹,愁滿闌幹無倚處。

譯文:

在壹次華堂宴會上,簾幕開處,隨著裊裊香霧,走出壹位美若天仙的女子。但見她腰肢細軟,身著流素,翩翩起舞,那飄逸柔美的舞姿讓善舞的飛燕也為之嫉妒。

我因相思而借酒澆愁,壹邊隨意吟詠《高唐賦》。楚王得以如願以償,而自己心目中的佳人卻像巫山之雲壹樣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始終無法得到,只能望而興嘆。

失望之中我又壹次來到昔日的華堂庭院前,獨自倚欄,望著滿園的花兒呆呆出神。愁雲慘霧遍布庭中,積滿欄桿,竟使人不堪其壓迫,痛苦不已。

4、答謝中書書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壹年四季常青蔥翠。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遊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這裏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5、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宋代: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雲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只在舞動風帆。夢魂仿佛回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的問我要到哪裏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麽用呢?長空九萬裏,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壹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