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詩貴自然,“詠物以托物寄興為上”(清·薛雪《壹瓢詩話》),托物寄興亦以自然為絕妙,自然天成是詠物詩的至境。丘浚作詩主張自然成文,反對用奇語異辭,認為“眼前景物口頭語,便是詩家絕妙辭”(《答友人論詩》)。所以,他的詩大都寫得自然清新,頗多天機自動天籟自鳴機趣。他的詠物詩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頭語”的自然流露,並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無意之間托物寄興,借景言情,似無寄托而寄托遙深,更是精彩絕妙,不同凡響。
這首詩作意與作者的《詠荔枝》詩同壹機杼,正確理解全詩旨意的關鍵,也在於對“可憐”壹句內涵的準確把握和理解。此句與“可憐生處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壹樣,“可憐”在這裏也該作可愛解。意思是說不到重陽,海南菊花就開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愛之處,就在於不屑為應時而開供人觀賞。這樣理解,才契合實際情況與詩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兒四季開放,不受節侯限制。詩人對此深有體會,稱譽海南島是四季春香的花島,說:“海島三千余裏地,花朝二十四番風”,處處“春光曉色四時同”(《花島春香》)。菊花反季節開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島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實寫照。詩人通過對海南菊花反季節開放的動人景象的深情贊頌,熱情謳歌了海南人民不趨時不媚俗的高潔品格和高貴情操。
詠物詩妙在神與物遊,情與景諧,在不離不即之間使形似與神似渾然天成完美結合。丘浚的《詠菊》詩就是這樣的傑作。
2、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山醉亦休。——陸遊《秋思》
譯文: 利欲驅使人東奔西走,如同萬頭火牛奔突壹樣,倒不如做個江湖上人,浪跡天涯,像沙鷗鳥那樣自由自在。壹日長似壹年,閑暇無所事事的時候才
3、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夜深》
夜深裏,斜搭上的秋千索靜靜地懸著,煙雨朦朧之中,隱約可見那座樓閣。
註釋
1.惻(cè):淒惻。這裏作者含主觀感情色彩來寫對天氣冷暖的感受。翦翦(jiǎn):指春風尖利,砭人肌膚,正是乍暖還寒的時節。
2.“小梅飄雪杏花紅”句:仲春之際,梅花已謝,紛紛飄落,而桃杏花卻剛剛盛開。壹作“杏花飄雪小桃紅”。
3.斜搭秋千索:據《古今藝術圖》等資料記載,當時北方寒食節,有女子蕩秋千為戲的習俗。斜搭:指秋千索斜掛在木架上。
4、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韓琦《九日水閣》
池畔的堂館已經坍塌,古老的臺閣壹片荒涼,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同度過這美好重陽。
雖然慚愧古舊的園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壹樣,但請看壹看晚年的氣節,正如盛開的黃菊散放清香。
新釀的美酒已經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長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近年來豪飲的興致衰敗難以勉強,只有高吟詩歌的才力還十分健旺。
5、冷紅葉葉下塘秋。——姜夔《憶王孫·番陽彭氏小樓作》
古人覺以鸞鳳喻夫婦,此處”吟鸞“而加上”料得“,當指因相思之苦而夜不成寐的伊人。讓人想起李商隱的詩句”夜吟應覺月光寒。“由自己思念對方而想到對方會無限思念自己,透過壹層,感情更為深至,意境更為深遠。”夜夜愁“,寫出對方無夜不思,無夜不愁。詞人相信對方對自己如此真摯思念,也正反映了詞人對於對方的壹往深情。
6、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米芾《水調歌頭·中秋》
此詞寫中秋之夜,借中秋賞月之機,表白了詞人為人的高潔,也流露了他對“從仕數困”的些許幽恨。全篇用筆空靈回蕩,而自有清景無限,清趣無窮,表現出米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的特有風格。
米芾寫中秋賞月,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開月亮,先寫自己晚來的秋意感受。“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征人的習俗,砧上搗衣之聲表明氣候轉寒了。墻邊蟋蟀鳴叫,亦是觸發人們秋思的。李賀《秋來》雲:“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米芾這兩句著重寫自己的直覺,他是先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後感到颯颯秋風之來臨,因此,才覺得仿佛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他是先聽到蟋蟀悲鳴,而後才意識到時令已屆高秋了。?
7、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驚,黃雲在暮色中凝聚,臺階上到處是零亂破敗的落葉。室內悄無人聲,月光斜斜地照進來,照著他獨自徘徊。又壹個重陽節臨近了,到處是催人的砧杵聲。西窗下,開門風動竹,疑是故人來。
宦海的風波,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非常脆弱;而仕途上的是非往往是無事生非,誰又能說得清楚。問問籬邊的黃菊,不知是為誰而開?不要隨便說什麽愁總是跟酒在壹起,酒能留住愁;其實,酒還沒有醒,愁就已經先回來了。憑欄沈思了很久,月亮漸漸西沈,蒼苔上已生出點點白露。
8、東風臨夜冷於秋。——吳文英《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我的夢魂總是在舊夢中尋遊,夢境中我又來到當年的庭院,深深的花叢把院門遮掩住了。斜陽默默無言地漸漸向西邊沈下去,歸來的燕子也沈默無言,仿佛帶著萬般憂愁。壹股幽香浮動,她那雙帶有香味的白皙的纖纖玉指,輕輕地拉開了小小的幕簾。
悠悠的柳絮無聲墜落,那是老天爺為人世間的生離死別滴下的行行熱淚。月光被浮雲輕輕地遮掩住,那是因為含羞而擋住了淚眼,料峭的春風吹拂臉面,淒涼冷清的勢頭簡直就像秋天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