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正風氣的詩句

關於正風氣的詩句

1.形容風氣的詩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蔣子榮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2.關於“贊美社會好風氣”的詩句有哪些

1.早春持齋,答皇甫十見贈

唐代:白居易

正月晴和風氣新,紛紛已有醉遊人。

帝城花笑長齋客,三十年來負早春。

2.太湖石

唐代:白居易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

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

3.醉太平·西湖尋夢

清代:王蘊章

爐煙壹窗,瓶花壹床,更添十裏湖光,對南屏晚妝。

藕風氣香,竹風韻涼,等他月照回廊,浴鴛鴦壹雙。

4.綠章封事

唐代:李賀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

石榴花發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雲。

綠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馬蹄浩無主。

虛空風氣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塵土。

金家香弄千輪鳴,揚雄秋室無俗聲。

願攜漢戟招書鬼,休令恨骨填蒿裏。

5.送董元達

宋代:謝逸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裏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3.與作風有關的詩句

虞美人·雨後同幹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

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裊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

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楊柳枝詞(崔道融)

霧撚煙搓壹索春,年年長似染來新。

應須喚作風流線,系得東西南北人。

驀山溪(杜旟)

春風如客,可是繁華主。紅紫未全開,早綠遍、江南千樹。壹番新火,多少倦遊人,纖腰柳,不知愁,猶作風前舞。小闌幹外,兩兩幽禽語。問我不歸家,有佳人、天寒日暮。老來心事,唯只有春知,江頭路,帶春來,更帶春歸去。

作雪遇大風遂晴(陸遊)

雪作風散之,雪止風亦定。

霽日上窗扉,明暖起我病。

去春財十日,***喜時序正。

晨興盥颒罷,白發滿清鏡。

門前無客至,默臥弄塵柄。

叢竹如有情,代我發孤詠。

二月二日(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

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

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裏憶歸元亮井,

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

更作風檐夜雨聲。

雜興(盧仝)

意智未成百不解,見人富貴亦心愛。等閑對酒呼三達,

屠羊殺牛皆自在。放心為樂笙歌攢,壯氣激作風霜寒。

廚中玉饌盈金盤,方丈厭見嫌不餐。飛鷹躍馬實快性,

唇腐齒爛空漓岏。豈期福極翻成禍,禍成身誅家亦破。

昨朝惆悵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否泰交加無定主,

懶學風雲戢翎羽。綠酒清琴好養生,出將入相無心取。

三五圖書舊揣摩,五千道德新規矩。

泛黃河(孟郊)

誰開昆侖源,流出混沌河。積雨飛作風,驚龍噴為波。

湘瑟颼飗弦,越賓嗚咽歌。有恨不可洗,虛此來經過。

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蘇軾)

黃昏已作風翻絮,半夜猶驚月在沙。

照汴玉峰明佛剎,隔淮雲海暗人家。

來牟有信迎三白,薝蔔無香散六花。

(薝蔔,梔子花也,與雪花皆六出。)

欲喚阿鹹來守歲,林烏櫪馬鬥喧嘩。

分無纖手裁春勝,況有新詩點蜀酥。

醉裏冰髭失纓絡,夢回布被起廉隅。

君應旅睫寒生暈,我亦饑腸夜自呼。

明日南山春色動,不知誰佩紫微壺。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蘇軾)

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

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

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

莊周世無有,誰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無,此竹寧復有。

那將春蚓筆,畫作風中柳。

君看斷崖上,瘦節蛟蛇走。

保時此霜竿,復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舉家聞食粥。

朝來又絕倒,諛墓得霜竹。

可憐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詩固雲爾,可使食無肉。

(吾舊詩雲: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用前韻作雪詩留景文(蘇軾)

萬松嶺上黃千葉,載酒年年踏松雪。

劉郎去後誰復來,花下有人心斷絕。

東齋夜坐搜雪句,兩手龜坼霜須折。

無情豈亦畏嘲弄,穿簾入戶吹燈滅。

紛紛兒女爭所似,碧海長鯨君未掣。

朝來雲漢接天流,顧我小詩如點纈。

歐陽趙陳在戶外,急掃中庭鋪木屑。

交遊雖似雪柏堅,聚散行作風花瞥。

晴光融作壹尺泥,歸有何事真無說。

泥幹路穩放君去,莫倚馬蹄如踣鐵。

4.形容風氣的詩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蔣子榮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朱熹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5.關於自律的詩句

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李商隱 2、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3、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徐九經 4、名不可以虛求,貴不可以偽得。——《袁子正書政略》 5、以細行律身,不可以細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養以安魂,知廉恥以凈心,去貪欲以守節。 7、廉恥,立人之大節。

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

——陳弘謀 8、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誠生信,勤生效。——李惺 9、權似壹條河,清濁看官德。

——《現代國洪河作》 10、多行不義必自毖。——《左傳》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僅得其半。非廉無以行法,非法無以佐廉。

——陳弘謀 12、公生明,廉生威。 13、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14、嚴下吏之貪,而不問上官,法益峻,貪益峻,政益亂,民益死,國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

——嶽飛 16、大臣之廉恥,即天下之風尚。——史可法 17、廉潔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18、對可恥的行為的追悔是對生命的挽救。——德謨克利特 19、貪汙受賄,此弊不去,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與貪婪相結合,會孵出許多損害別人的毒蛇。——艾青 21、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 22、自省是壹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機會改正。——海涅 23、禍咎之來,本難逆料,然唯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四者,窮可彌縫壹二。

人為財死,不貪少禍。——曾國藩 24、貪者逆取,不顧非義而不厭;廉者順取,得之分內而常愧。

——陳藎 2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 26、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朱柏廬 27、先去私心,而後可以治公事;先平已見,而後可以聽人言。——金纓 28、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

——林逋 29、凡名利之地,退壹步便安穩,只管向前便危險。——朱熹 30、懷律已之心,修為官之德。

31、時刻發現自己的錯誤,大膽直率的承認,敏捷勇敢地更改。 32、壹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安德雷耶夫 33、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 34、不受曰廉,不汙曰潔。

蓋無廉則無新不取,無恥則無新不為。不廉其源皆生於無恥也。

——顧炎武 35、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壹日,聞於天下。——《晉書》 36、終身為善不足,壹旦為惡有余。

——何坦 37、要進行嚴厲的自我克制,因為克制本身就可以作為壹種精神寄托。——泰戈爾 38、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 40、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瞪瞪難逃脫。

——陳毅 4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敗政自明。 42、智者,以別人慘痛的教訓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沈重的代價喚醒別人。

43、心無私欲,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陸攏其 4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5、壹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麽,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麽。——愛因斯坦 46、為政必以風化德禮為先,風化必以至誠為本。

——胡安國 47、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韓濤 48、正己然後可以正物,自治然後可以治人。

——嶽飛 49、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毛澤東 50、居官四敗曰:昏惰任下者敗,傲狠妄為者敗,貪鄙無忌者敗,反覆多詐者敗。

——曾國藩 51、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諸葛亮 5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53、貪巧而懵於民事者,則禽獸之不若。——錢泳 54、不管人家恨妳還是愛妳,都要檢查自己的行為。

——伏尼契 55、自尊、自知、自制,只有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貴的王國。——丁尼生 56、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老子 57、做官時,要往前日想壹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後日想壹想:不能常有此官。尋取真我,方有著落。

——申居鄖 58、“為官壹任,造福壹方。”“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鄭培民 59、人心貴乎光明潔凈。

——程頤 60、反腐倡廉重在標本兼治,廉潔自律務求身體力行。 61、保初節易,保晚節難。

——朱熹 62、廉者政之本矣,乃國之四維,立人之大節,仕者之大德。——孟子 63、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

——賈誼 64、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的解剖自己。——魯迅 65、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包拯 66、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7、自重、自盛自警、自勵。

68、奪天下之公利,徇壹已之利,是謂國-賊。——黃宗羲 69、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陳雲 70、吃苦在前,享福在後,這是取得黨和人民群眾信任的基本條件。——劉少奇 71、官不可以私予人,。

6.形容風氣的詞語

敗化傷風: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敗俗傷風: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敗俗傷化: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弊絕風清:弊:壞事;清:潔凈。貪汙、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變風改俗: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變風易俗:指改變舊的風氣和習俗。

不正之風:不正當的社會風氣。

成何世界:算作什麽社會。用來指斥社會風氣不良,腐敗不堪。

此風不可長:這種風氣不能讓它滋長發展。

道不掇遺: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同“道不拾遺”。

道不舉遺: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同“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遺:遺失的東西;戶:門。東西丟在路上沒有人拾走,夜裏睡覺都不需要關門防盜。形容社會風氣好。

道無拾遺: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同“道不拾遺”。

返樸還淳:返:返回,還。樸:樸實。淳:誠實,厚道。指恢復原始的誠實和樸實厚道的社會風氣。

7.有關批判現代社會風氣的古詩七言絕句

1、《杜陵叟》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壹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日裏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譯文:

杜陵老頭居住在杜陵,每年種了貧瘠的田地壹頃多。

三月份沒有雨刮著旱風,麥苗不開花不多枯黃死。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沒熟都已經幹枯。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兇暴征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

典當桑園、出賣田地來繳納官府規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麽辦?

剝去我們身上的衣服,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

虐害人傷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鉤、牙齒象鋸壹樣地吃人肉!

不知什麽人報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憐憫、了解人們的困苦。

白麻紙上書寫著施恩布德的詔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稅。

昨天裏長才到門口來,手裏拿著公文張貼在鄉村中。

十家繳納的租稅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們君王免除租稅的恩惠。

2、《送人赴安西》岑參

上馬帶吳鉤,翩翩度隴頭。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萬裏鄉為夢,三邊月作愁。

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譯文:

妳看那位壯士,手執胡鉤跨上駿馬,英姿勃勃地越過隴山頭。

他從小就立誌報效國家,殺敵立功絕不是為了做官封侯。

萬裏之外的故鄉景象將會在妳的夢中出現,邊疆的月光常常會引起妳的別離憂愁之情。

妳此去應該早日消滅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優柔寡斷將戰事壹拖經年。

擴展資料:

七言絕句屬於格律要求比較嚴格的近體詩。

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詩四句,每句七字,總***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韻嚴格,表現為通常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還要講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壹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壹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絕句分為平起式和仄起式兩大類。其中平起式又分兩種:壹、平起平收,首句押韻;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韻。仄起式也分兩種:壹、仄起平收,首句押韻;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韻。

按平仄律,七言絕句有四種標準句型:壹、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其平仄粘對具有壹定的靈活性,即所謂的“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調。

百度百科-七言絕句

8.關於廉潔自律的詩句

關於廉潔自律的詩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閻閭話短長。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於謙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 三年為刺使,飲水復食葉。 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唐.白居易 撿點行囊壹擔輕, 京華望去幾多程。

停鞭靜憶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況鐘 壹官來此幾經春, 不愧蒼天不負民。

神道有靈應識我, 去時還似到時貧。 ——明.胡守安 古人去此水,壹歃思千金。

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晉.吳隱之 罷郡輕舟回江南, 不帶關中壹點棉。

回看群黎終有愧, 長亭壹別心黯然。 ——清.蔡信芳 贊同 勤廉者平安壹世,貪婪者自毀壹生. 根深,狂風拔不起;心正,邪惡攻不破. 學蘇瓊,置瓜梁上,譽聲傳萬代; 效王翺,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風要清正,為官要廉政. 貪如水,不遏則自溺;欲如火,不禁則自焚. 風正壹帆順,清廉得民心. 為人自私私盡名衰,做官貪財財多身亡. 樹廉潔之心,行廉潔之事,做廉潔之人. 廉潔如水,來不得半點汙染; 奉公如蠶,吐不完壹身正氣. 處逆境時要明誌,立順境中要拒腐. 愛國奉獻明禮守信,清正廉潔勤政為民. 崇勤尚儉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潔治國順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壘石積山讓後人景仰; 貪亦邪,行為似螻蟻蛀堤為世人唾諷. 廉,取所當取,不義之財分文不取; 公,用所當用,人民權力絕不濫用. 惟儉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儉. 清廉是面明鏡,它能照見領導幹部的本質. 清廉為本壹身正氣, 不貪不沾利國利己. 直筆方能寫正字,清廉才敢談人生. 警鐘長鳴,分公私美醜; 廉潔自律,顯浩然正氣. 眾誌成城,高舉反腐大旗. 齊心協力,懲治貪官汙吏. 廉潔是壹種無形資產,是比任何財富更重要的財富. 勤以修行,儉以修德,勤儉足以持家; 廉以修身,潔以養性,廉潔必可興邦. 莫以廉小而不為,莫以貪小而為之.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廉潔是善,腐敗是惡,善惡明辨,國泰民安. 廉政承諾並不難,難的是壹輩子踐諾. 兩點以直線為近,人生以廉潔為好. 貪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因為不幸的是,妳獲得愈多,就愈貪婪,而且確實總 感到不能滿足自己。

——法.安格爾 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於壹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註意自 身的物質利益。——法.居裏夫人 德行告訴人們:反抗誘惑吧,那樣妳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高尚的行為來。

— —俄.車爾厄雪夫斯基 不貪為寶。——左丘明 激濁而揚清,廢貪而立廉。

——柳宗元 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包拯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老百姓)話短長。——於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孔子 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白居易 嗜欲之原滅,廉正之心生。

——劉向 茍非吾之所有,雖壹毫而莫取。——蘇軾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方誌敏 儉樸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養革命品質。——徐特立 以財為草,以身為寶。

——劉向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 ,走自己正確的道路。——美.愛因斯坦 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夠有金錢的廉潔。

——法.巴爾紮克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荀子》 玩人喪德,玩物喪誌。

——《尚書》 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詩經》 臨財莫如廉。

——漢?劉向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 ——漢?班固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晉?陸機 有公心,必有公道。 ——晉?楊泉 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慢。

——隋?王通 心如鐵石,氣若風雲。 ——唐?楊炯 朗如日月,清如水鏡。

——唐?楊炯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 ——唐?王勃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

——唐?王勃 事在是非,公無遠近。 ——唐?張九齡 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唐?崔顥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唐?孟郊 守正為心,疾惡不懼。

——唐?柳宗元 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 在上不驕,在下不諂。

——宋?王安石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宋?林逋 新月無私照,落日有余輝。

——宋?潘閬 廉能清正,奉公守法。 ——元?曾瑞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於謙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壹偏而隅。

——明?薛 見勢不趨,見威不惕。 ——明?馮夢龍 吏肅惟遵法,官清不愛錢。

——明?馮夢龍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