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王安石寫過哪些關於春天的詩句
王安石寫有關於春天的詩句 1.王安石關於春天的詩句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絕 句》宋王安石
染雲為柳葉,剪水作梨花。
不是春風巧,何緣有歲華。
《春夜》北宋王安石
金爐香盡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譯文:夜已經深了,香爐裏的香早已經燃盡,漏壺裏的水也快漏完了。後半夜的春風給人帶來陣陣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卻使人心煩意亂,只看見隨著月亮的移動,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欄桿。
2.王安石的春天詩句
《泊船瓜洲》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夜》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春郊》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青秧漫漫出初齊,雞犬遙聞路卻迷。
但見山花流出水,那知不是武陵溪。
《春入》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春入園林百草香,池塘冰散水生光。
身閑是處堪攜手,何事低徊兩鬢霜。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輦路行看鬥柄東,簾垂殿閣轉春風。
樹林隱翳燈含霧,河漢欹斜月墜空。
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
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
3.王安石的春天詩句
《泊船瓜洲》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夜》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春郊》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青秧漫漫出初齊,雞犬遙聞路卻迷。但見山花流出水,那知不是武陵溪。
《春入》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春入園林百草香,池塘冰散水生光。身閑是處堪攜手,何事低徊兩鬢霜。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輦路行看鬥柄東,簾垂殿閣轉春風。樹林隱翳燈含霧,河漢欹斜月墜空。
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
4.誰知道關於王安石寫的春天、思念故鄉的詩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壹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壹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麽近,中間隔壹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裏江岸壹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壹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壹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本詩是“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童蒙詩訓》)的著名例證。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屬江西)人。有《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寫過哪些關於春天的詩句 1.王安石關於春天的詩句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絕 句》宋王安石
染雲為柳葉,剪水作梨花。
不是春風巧,何緣有歲華。
《春夜》北宋王安石
金爐香盡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譯文:夜已經深了,香爐裏的香早已經燃盡,漏壺裏的水也快漏完了。後半夜的春風給人帶來陣陣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卻使人心煩意亂,只看見隨著月亮的移動,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欄桿。
2.王安石的春天詩句
《泊船瓜洲》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夜》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春郊》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青秧漫漫出初齊,雞犬遙聞路卻迷。
但見山花流出水,那知不是武陵溪。
《春入》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春入園林百草香,池塘冰散水生光。
身閑是處堪攜手,何事低徊兩鬢霜。
《季春上旬苑中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輦路行看鬥柄東,簾垂殿閣轉春風。
樹林隱翳燈含霧,河漢欹斜月墜空。
新蕊漫知紅簌簌,舊山常夢直叢叢。
賞心樂事須年少,老去應無日再中。
3.誰知道關於王安石寫的春天、思念故鄉的詩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壹首著名的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壹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麽近,中間隔壹條江水。由此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次句“鐘山只隔數層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裏江岸壹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壹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壹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本詩從字面上看,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裏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欲望。
本詩是“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童蒙詩訓》)的著名例證。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屬江西)人。有《臨川先生文集》。
4.春日的詩句王安石
春日
作者:王安石 年代:北宋
柴門照水見青苔,春繞花枝漫漫開。
路遠遊人行不到,日長啼鳥去還來。
作者小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中進士後,曾任過地方官。神宗時為宰相,創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對。後辭官退居南京。他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文學成就頗高,影響甚巨。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內容亦能反映社會現實。詞雖不多,卻風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沈別具壹格。有《臨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