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讀書筆記10,讀詩經第十篇《汝墳》有感

讀書筆記10,讀詩經第十篇《汝墳》有感

讀書筆記,讀詩經第十篇《汝墳》有感

文/徐誌海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魴魚赪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這是原詩,意思是:

沿著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條。還沒見到我夫君,憂如忍饑在清早。

沿著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終於見到我夫君,請莫再將我遠棄。

鯿魚尾巴色赤紅,王室事務急如火。雖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窮困誰養活!

這首詩很有意思,三段話,說了三個場景。其中第二、三段是壹個鮮活的小說畫面橋段和幾個點。

首先概括壹下這首詩裏的橋段,有兩截。

第壹截,是婦人期盼夫君回。這壹截是婦人在艱苦的砍柴,心裏惦念夫君什麽時候回來。這是外在描寫和心理描寫***同用墨,此處寫的很絕妙同時給讀者渲染了心理的跳動。

第二截是夫君回來了,互相語言交流的情景。

這兩截重點寫的是“妳依我濃”。這是壹個點。

二個點是,特別註意婦人說的話上。

婦人說的第壹句是,不要再放棄我。是央求老公不要離開他。

第二句話是為了加深他老公不能離開她的理由。即,“雖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窮困誰養活!”

古人的觀念就是老婆如衣服,破了可以再補,再續,而父母只有壹個,去了就無法再造。所以父母的安危是古代男人很牽腸掛肚的事情,因為孝道很重要。這說明此詩中的婦人是壹個很睿智的女人。

我想到這裏,柔情似水的暖流註入我的心田。那壹句“不我遐棄”,她央求的口吻說,“不要離開我,好嗎?”是多麽溫柔體貼似水的話啊。接著壹個場景又入駐我的腦海。

“魴魚赪尾,王室如毀”。男人說,我每天忙的如勞瘁的鯿魚曳著赤尾而遊,可是王朝多難、事急如火之秋,王上對我恩重如山,妳讓我怎能不舍妳而去侍候王爵呢?

可是妳就不顧及生妳養妳的且病入膏肓的父母嗎?婦人再壹次提出男人致命的挽留他的理由。

這是問答式的收尾詩歌,緊緊的吊起了讀者的心理,充分運用了心理的描寫,用互答的語言內容深刻人物的形象和內心世界,以及面部表情都凸顯出來。

秒,絕。這就是古人惜字如金,且壹個字能交代完的絕不能多壹個啰嗦的詞之好處,給人以想象的空間。真是空靈中的美妙,美妙中的驚顏啊。古詩雖短,但畫面感很濃厚。

其實,這種寫法,在小說和詩歌中有很多。如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中完顏洪烈挽留有身孕的包惜弱時說的話。

完顏洪烈說,妳壹個勢單力薄的女子,行走在江湖中,可怎麽過活,又無親無故,該何去何從?況且妳又有身孕在身,以後的日子還長,妳的孩子出生了,沒有壹個依靠,…………

話沒說完,就吊起了包惜弱的心理活動了,小包想,“我有身孕,壹個弱女子,還帶壹個孩子,無依無靠,我該何去何從?”這個十指連心的“問恤問寒”的橋段,就浮現出來了它背後的焦慮、憂愁、十分想挽留住人的心理躍然而起,壹片憂愁丹心和此詩如出壹轍的情況。

我不禁拍案叫絕,妙!寫的如此傳神經典。真是經典用經典,經典更經典。

曾經宋朝詩 人辛棄疾就用經典傳承經典,寫出“自問自答”的經典詩句。即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看,辛老的詩詞短短的四句話,道出了“壹個醉漢的模樣、姿態、手勢、話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還有微微的心理活動以及聞到濃濃的烈酒味”。不是嗎?

這是古詩的傳神之處,辛老的詩詞是題外話。

往往看東西要從全面的地方看,回到《汝墳》這首詩裏面看。

遵彼汝墳,解釋是沿汝河大堤。

汝河,俗稱南汝河,淮河支流洪河的重要支流,發源於河南省泌陽縣五峰山,流經遂平縣、汝南縣、平輿縣、正陽縣、新蔡縣班臺與小洪河匯流入大洪河。

汝河為古汝水在元代截流後下遊演變而來,故也稱南汝河,而原上遊段演變為現代沙潁河支流,稱北汝河。

古代西周時期,汝河只有壹條,《荀子》中有“汝潁以為險,江漢以為池”。其中壹源沙河發源於伏牛山區木達嶺,北源北汝河發源於嵩縣跑馬嶺,在襄城縣岔河口匯入沙河,沙、汝匯合後,古代統稱汝河,亦名隱水。

這汝河顯然是在河南,說明這是壹首中原詩籍,可能還是最早的中原人氏唱的情歌。

詩中,“山楸樹”代表茂密旺盛、華蓋綠穎之意。因為現代的楸樹有“木王”之稱,其木材應用廣泛。山楸樹,放在此詩中有“國之棟梁,魁華之寶”之意。

然而被壹個婦人且還是壹個“怨婦”“伐其條枚、伐其條肄”。這個山楸樹如此茂密旺盛,如魁華寶殿壹般,卻被怨婦砍伐?難道是想和“魴魚赪尾,王室如毀”這壹句相呼應嗎?

值得註意的是為什麽把“魴魚”和“王室”相對聯呢?

“王室”是西周國土嗎?從全詩上理解應該是正個西周國土。如果是這樣,難道“西周”時期的國土版面如“魴魚”這樣的形狀嗎?

赪尾對如毀,(赬(chēng成):淺紅色。

毀(huǐ):火,齊人謂火為毀。如火焚壹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就不難理解了。這首詩告訴人們,當時東周的國土版面就猶如魴魚的形狀。

從側面也看出了西周將毀滅在壹個女人手裏。這麽壹猜測,使我想起了“烽火樓臺戲諸侯”的故事了。

往事如煙,幾多相似?故事重演,卻無人以警“烽火戲諸侯,引得佳人笑”的故事!

2018.11.28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