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的詩歌代表作有《初征》、《登樓賦》、《槐賦》、《七哀詩》等。
王粲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龔,在漢順帝時任太尉。祖父王暢,在漢靈帝時任司空,是當時的名士。二人都曾位列三公,王粲的父親王謙,曾任大將軍何進的長史。
王粲賦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為騷體。最為人傳誦的是作於客居荊州時期的《登樓賦》。它摒棄了漢賦鋪張揚厲的傳統寫法,以簡潔明快的語句,憂湣世道,懷念故鄉,熱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來。對自己的坎坷遭遇,也發出了強烈的感慨。賦中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是其壹大藝術特色。
王粲歷史評價
1、蕭綱:但以當世之作,歷方古之才人,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而觀其遣辭用心,了不相似。
2、房玄齡:逮乎當塗基命,文宗蔚起,三祖葉其高韻,七子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彬蔚之美,競爽當年。獨彼陳王,思風遒舉,備乎典奧,懸諸日月。
3、駱賓王:河朔詞人,王、劉為稱首。洛陽才子,潘、左為先覺。若乃子建之牢籠群彥,士衡之籍甚當時,並文苑之羽儀,詩人之龜鏡。
4、鐘嶸:其源出於李陵,發愀愴之詞,文秀而質羸。在曹、劉間,別構壹體。方陳思不足,比魏文有余。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