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袁凱《客中除夕》賞析

袁凱《客中除夕》賞析

客中除夕 明代·袁 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壹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元末明初的袁凱在詩詞創作方面壹向以“本色動人,情濃意切”(清代袁枚語)影響文壇。其詩作《客中除夕》就是這壹特色的傑出代表作,該作品描述了主人公袁凱於除夕夜旅居在外的思鄉念家之情,顯示了袁凱的創作才華。 很顯然,作者首句“今夕為何夕”化用了《詩經·綢繆》“今夕何夕”句意,把思鄉情感渲染得圓潤飽滿。而“他鄉說故鄉”,則巧妙地點明了題目中“客中”的寓意,作者運用兩個“鄉”字,自然是與上句相對應,卻也在“拙笨”的運詞造句中顯示出作者藝術構思和遣詞方面的纖巧技藝。 頸聯“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是說元末戰亂頻仍,道路梗阻,詩人客居在外,歸計渺茫,給讀者以背景灰暗的閱讀感。而尾聯“壹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則是我們需要考究壹番的兩句詩。柏葉酒是古代壹種用柏樹葉浸釀而成的酒,取“柏葉後雕”之深意,專門在過年祝壽時飲用。這壹聯直接點明題目“除夕”的內涵,又描述出詩人的滿腹苦淚之深,絕非壹杯苦酒能澆卻的。 看了上述三聯的分析,大家會覺得筆者太粗心了,怎麽忘記了對“頷聯”進行必要的剖析呢?確實是,上述三聯,用詞取義不可謂不準確,表達不可謂不明晰,詩歌寓意的起、轉、合也很適當。但是,這樣的詩句出現在元末,雖然有些反映社會現實的意義,技巧卻算不得新鮮有趣。 我所看重的,則是頷聯“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兩句的深遠意義。這兩句才是筆者,也許是讀者最為賞析的了。詩人對“客居”的感受,獨到之處就是,能以平凡的語言道出旅居者真正的傷心處,令人玩味無窮,使人嘆惋不已。過年了,旅居者誰不思念妻子兒女、盼望團圓?但是,此刻的詩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的兒女又長大了,他們又增加壹歲了,卻無從知曉自己的骨肉的近況,真是眼前跳蕩著別人的歡樂,心裏翻騰著自己悲傷。這種滋味,何以言說?非但如此,作者進而壹想,人家兒女長大之時,不就是自己客鄉羈留之日嗎?這,是自己早該想到的,卻如此這般麻木,直到除夕之夜,猛然見到人家兒女長大如許,才幡然悟到自己客居異鄉歲月的漫長?! 這兩句,言淺,意深,表面上不動聲色,純然以客觀的心態來描述,實則飽含了諸多的辛酸和諸多的嘆息在其中。壹個“看”字,似乎用得冷靜、峻嚴,是冷眼旁觀意蘊的寫照,其實是內心壓抑感的突出展現。 頷聯中,還有最值得稱道的,則無疑是“大”“長”二字。乍壹看,這兩個字有些“無理”,更有些“太俗”、太常見了,似乎是不假思索就落筆而成的,無必要特別花費心思去玩味鑒賞。但如果我們能肯像欣賞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直”“圓”壹樣,來欣賞這“大”“長”兩字,就會在“合上書壹想”之際,陡然感悟到,這兩個字貌似鈍重,其中卻有著極大的含量,力量異常渾厚,它無心做細碎的具體說明和形容,只給人壹個最籠統、最直接、卻是最易於感覺到的印象,如此遣詞,最能顯現詩人此刻滿腹悲哀的具體特征 —— 厚重、深沈、悶塞、難以名狀、也無暇名狀。這兩個字,用得其實是在恰當不過的了,也是“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紅樓夢》語)。如果換上纖巧字眼,則詩意將隨之變得纖巧,讀者將只留意佳句美句了,而忽視了詩歌的主旨,又怎麽能符合詩人創作的本意?所以,袁凱不肯再次瞎賣力氣,而是大巧若拙,自然感人,這正是他功夫老到的表白。這才是詩人以本色動人、憑情感取勝的根本原因所在。 王維的“直”“圓”兩字千金不換,袁凱的兩字也能如出壹轍,詩人們的功夫真實自然天成,真切感人。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