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彼陽諧音梗如下:
近日,壹則關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微信公眾號“華師歷院”使用“偽詩經”進行調侃的新聞,引發廣泛關註。跟據報道,該公眾號在壹篇文章中引用了壹首被指為虛構的古詩“詩經·彼陽”,並通過諧音梗進行諷刺和謾罵。
起因是:
微信公眾號“華師歷院”疑似發文,引用學生接受采訪時所用詩歌《詩經?彼陽》。而該詩被指為虛構,且通篇利用諧音梗進行諷刺謾罵,來表達自己的學校生活感受。
全文是這樣的:
《詩經·彼陽》
彼陽若至,初升東曦。緋霧颯蔽,似幕綃綢。
彼陽篝碧,霧霖澗滁。赤石冬溪,似瑪瑙潭。
彼陽晚意,暖夢似樂。寐遊浮沐,若雉飛舞。
全文語言晦澀,用詞古飾,乍壹看確實讓人無法分辨是否為古人所作。但是細細再讀,就能發現這是在用諧音梗罵人了。隨著此事的曝光,大家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說,這位新生這樣的態度和操守與華中師範大學的社會形象嚴重不符。
對此網友提出來以下觀點:
華中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建設的“雙壹流”高校,作為壹所師範類高校,將來很多畢業生會走上教師崗位,如果將來的教師是這樣的素質,那麽他們又如何能夠教育好學生?
暫且不說《詩經》是儒家重要經典之壹,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代表性典籍。更是壹部先秦時代的現實主義生活百科全書。孔子對《詩經》有著極其高的評價,他說:“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思無邪”“溫柔敦厚,詩教也”。
作為壹個名校的大壹新生,應該明白軍訓的意義何在,更應該明白《詩經》的意義所在。當極端高雅和極端粗鄙並排站在壹起,這是何等的諷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但用來罵人就不對了。
暫且不說軍訓本身就是借助軍事化訓練和管理的理念,主要培養學生面對困難的能力,培養堅強的毅力、超強的執行力。提升在團隊中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溝通和協作力、百折不撓的鐵血精神,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成為中國未來的精英。
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血氣方剛的代表,應該勇敢面對軍訓的磨練,強身健體,磨煉意誌,這是很有意義的開學第壹課。但我們的大學生心中,竟有這麽多的戾氣需要發泄?我們的教育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