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註釋
⑴鶯啼:即鶯啼燕語。
⑵郭:外城。此處指城鎮。酒旗:壹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裏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⑷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譯文
韻譯
遼闊的幹裏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
散譯
幹裏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賞析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壹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裏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壹壹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壹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裏”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只是因為千裏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點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裏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壹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壹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壹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壹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壹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壹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杜牧特別擅長於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壹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壹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壹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啟迪。《江南春絕句》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歸隱、寫意的詩情。
關於這首詩的主旨,有沒有借古諷今是分歧較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