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鳳凰的古詩句激勵

鳳凰的古詩句激勵

1. 關於鳳凰的古詩句

關於鳳凰的古詩句 1. 有關鳳凰的詩句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鸞鳳

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

豈無雲路分,相望不應迷。

伊夢昌(唐)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

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

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淒淒。

鳳凰臺

杜甫

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血以當醴泉,豈徒比清流。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坐看彩翮長,舉意八極周。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再光中興業,壹洗蒼生憂。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鳳歸雲

滕潛(唐)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雲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李嶠(唐)

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

九苞應靈瑞,五色成文章。

屢向秦樓側,頻過洛水陽。

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

李商隱

萬裏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儀鳳

楊嗣復(唐)

八方該帝澤,威鳳忽來賓。向日朱光動,迎風翠羽新。低昂多異趣,飲啄迥無鄰。郊藪今翔集,河圖意等倫。聞韶知鼓舞,偶聖願逡巡。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登鳳凰臺

楊萬裏(宋)

千年百尺鳳凰臺,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鳳求凰

司馬相如(西漢)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翺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2. 求描寫鳳凰 詩句

1、《卷阿》先秦:佚名 鳳凰於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翻譯:高高青天鳳凰飛,百鳥展翅緊相隨,鳳停樹上百鳥陪。 2、《登金陵鳳凰臺》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翻譯: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 3、《鳳凰臺次李太白韻》宋代:郭祥正 高臺不見鳳凰遊,浩浩長江入海流。

翻譯:登上了金陵鳳凰高臺,已經看不見鳳凰遊的盛景了,只見浩浩長江洶湧澎湃,入海東流。 4、《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翻譯: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像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像香蘭開懷歡笑。 5、《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魏晉: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翻譯:樹林裏有壹只奇異的鳥,它自言是鳳凰鳥。

鳳凰清晨飲用甘甜的泉水,黃昏時棲息在高高的山岡。 6、《讀韓杜集》唐代:杜牧 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弦膠。

翻譯:天外的鳳凰誰能得其精髓?世上無人懂得配制續弦膠。

3. 關於鳳凰的古詩詞

與“鳳凰”有關的詩句有 1.《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2.《偈頌壹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紹曇 瑞巖徹骨窮,最苦冤憎會。

廚無糝聚蠅,將何物分歲。擬烹露地牛,催納筋角反為憂。

擬取鳳凰髓,傷損太平禪瑞氣。擬吞栗棘蓬,塞斷咽喉氣不通。

擬包鐵酸餡,欠紫絲頭難措辦。不如據見定,隨有豐儉。

泉{奭右鬥}聖井,盤簇靈芝,鱠縷綠雲,餅翻剪月,飯後更煎茶壹盞。 3.《滿庭芳·柳外尋春》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柳外尋春,花邊得句,怪公喜氣軒眉。

陽春白雪,清唱古今稀。曾是金鑾舊客,記鳳凰、獨繞天池。

揮毫罷,天顏有喜,催賜上方彜。只今江海上,鈞天夢覺,清淚如絲。

算除非,痛把酒療花治。明日五湖佳興,扁舟去、壹笑誰知。

溪堂好,且拼壹醉,倚杖讀韓碑。 4.《好事近·春雨撓元宵》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春雨撓元宵,花綻柳眠無力。

風峭畫堂簾幕,卷金泥紅濕。王孫開宴聚嬌饒,越山洗愁碧。

休說鳳凰城裏,少年時蹤跡。 5.《水調歌頭·新月已如許》 年代: 宋 作者: 韓淲 新月已如許,我問帶湖梅。

人間題句,贏得浮瀲酒盈杯。落拓豪英滿坐,爛漫風騷連紙,天外鳳凰來。

只怕輕孤負,莫待巧安排。 空翠滴,寒爽矣,晚佳哉。

為君絕倒,折盡千樹玉蓓堆。渺渺章泉好在,寂寂盧泉仙去,今古付尊罍。

拍手見花木,放眼記莓苔。 6.《聽穎師彈琴》 年代: 唐 作者: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 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壹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壹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7.《登金陵鳳凰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4. 求關於"鳳凰"的詩句~

《鳳歸雲》

——唐·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雲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鳳》

——唐·李嶠

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

九苞應靈瑞,五色成文章。

屢向秦樓側,頻過洛水陽。

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

《鳳凰臺》

——唐·杜甫

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血以當醴泉,豈徒比清流。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坐看彩翮長,舉意八極周。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再光中興業,壹洗蒼生憂。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鳳》

——唐·李商隱

萬裏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儀鳳》

——唐·楊嗣復

八方該帝澤,威鳳忽來賓。向日朱光動,迎風翠羽新。低昂多異趣,飲啄迥無鄰。郊藪今翔集,河圖意等倫。聞韶知鼓舞,偶聖願逡巡。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鸞鳳》

——唐·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

豈無雲路分,相望不應迷。

《鳳》

——唐·伊夢昌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

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

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淒淒。

5. 關於鳳凰的詩詞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鸞鳳

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

豈無雲路分,相望不應迷。

伊夢昌(唐)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

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

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淒淒。

6. 求描寫鳳凰 詩句

1、《鸞鳳》 (唐)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豈無雲路分,相望不應迷。

2、《鳳》 伊夢昌(唐)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淒淒。

3、《鳳歸雲》 滕潛(唐)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曾將弄玉歸雲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4、《鳳》 李商隱(唐)

萬裏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5、《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7. 關於火鳳凰的詩句

1.《登金陵鳳凰臺》年代: 唐 作者: 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2.《鳳凰臺上憶吹簫·千裏相思》年代: 宋 作者: 晁補之千裏相思,況無百裏,何妨暮往朝還。

又正是、梅初淡佇,禽未綿蠻。陌上相逢緩轡,風細細、雲日斑斑。

新晴好,得意未妨,行盡青山。 應攜後房小妓,來為我,盈盈對舞花間。

便拼了、松醪翠滿,蜜炬紅殘。誰信輕鞍射虎,清世裏、曾有人閑。

都休說,簾外夜久春寒。3.《鳳凰臺憶吹簫/鳳凰臺上憶吹簫》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紅蓓珠圓,素蕤玉凈,南荒已報春還。

便迤邐,雲開五嶺,雪霽群蠻。喜見東君信息,應不管、潘鬢新班。

憑誰寄,心縈秋水,目斷春山。長記小橋斜渡,瀟灑處,葦籬茅舍三間。

肯伴我、風光賞遍,月影疑殘。好為調羹結子,玉弦冷、金鼎空閑。

北枝畔,誰念嶰律猶寒。4.《酹江月·登鳳凰臺懷古用前韻》年代: 元 作者: 薩都剌六朝形勝,想綺雲樓閣,翠簾如霧。

聲斷玉簫明月底,臺上鳳凰飛去。天外三山,洲邊壹鷺,李白題詩處。

錦袍安在,淋漓醉墨飛雨。遙憶王謝功名,人間富貴,散草頭朝露。

淡淡長空孤鳥沒,落日招提鈴語。古往今來,人生無定,南北行人路。

浩歌壹曲,莫辭別酒頻註。5.《滿江紅·疏蕊幽香》年代: 宋 作者: 陸遊疏蕊幽香,禁不過、晚寒愁絕。

那更是、巴東江上,楚山千疊。敧帽閑尋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說。

恐使君、歸去上鑾坡,孤風月。 清鏡裏,悲華發。

山驛外,溪橋側。淒然回首處,鳳凰城闕。

憔悴如今誰領略,飄零已是無顏色。問行廚、何日喚賓僚,猶堪折。

6.《鷓鴣天·喜氣乘龍步步春》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喜氣乘龍步步春。梅花影裏送君行。

君行直到藍橋處,壹見雲英便愛卿。鸞鶴舞,鳳凰鳴。

群仙簇擁綠衣人。我嗏有句叮嚀話,千萬時思望白雲。

鳳凰簡介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

常用來象征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鳳凰和龍的形象壹樣,愈往後愈復雜,最後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身如鴛鴦,翅似大鵬,腿如仙鶴,是多種鳥禽集合而成的壹種神物。

鳳凰和龍壹樣,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是古人幻想的神鳥,與龍同為漢族民族的圖騰,類似的傳說也見於其他東亞國家的歷史中。自秦漢以來,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征,帝後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

歷史記載漢李陵詩:“鳳凰鳴高岡,有翼不好飛”。《瑞應圖》:“鳳不啄生蟲,不折生草。”

《韓詩外傳》中還記錄了關於鳳凰的這樣壹個傳說。《山海經·南山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

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禽經》“首有彩毛曰山雞,腹有彩色曰錦雞。” 鳳凰形態特征1、鳳鳥形體甚高,約六尺至壹丈。

2、鳳鳥具有柔而細長的脖頸(蛇頸)。 3、鳳鳥背部隆起(“龜背者,隆也”)4、鳳鳥喙如雞,頜如燕。

5、鳳鳥羽毛上有花紋。 6、鳳鳥尾毛分叉如魚。

7、鳳鳥以植物為食(竹根)。 8、鳳鳥雌雄鳴叫不同聲。

(雄曰“即即”,雌曰“足足”。) 9、鳳鳥會引得群鳥跟隨,有萬數之眾,意即鳳為群鳥之王。

8. 關於鳳凰的古詩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鸞鳳

李商隱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

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

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

豈無雲路分,相望不應迷。

伊夢昌(唐)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

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

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淒淒。

鳳凰臺

杜甫

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血以當醴泉,豈徒比清流。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坐看彩翮長,舉意八極周。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再光中興業,壹洗蒼生憂。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鳳歸雲

滕潛(唐)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雲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李嶠(唐)

有鳥居丹穴,其名曰鳳凰。

九苞應靈瑞,五色成文章。

屢向秦樓側,頻過洛水陽。

鳴岐今日見,阿閣佇來翔。

李商隱

萬裏峰巒歸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儀鳳

楊嗣復(唐)

八方該帝澤,威鳳忽來賓。向日朱光動,迎風翠羽新。低昂多異趣,飲啄迥無鄰。郊藪今翔集,河圖意等倫。聞韶知鼓舞,偶聖願逡巡。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登鳳凰臺

楊萬裏(宋)

千年百尺鳳凰臺,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

鳳求凰

司馬相如(西漢)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翺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9. 形容“鳳凰”的詩句有哪些

《登金陵鳳凰臺》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而創作的懷古抒情之作。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誌言情,用以表達深沈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