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警察與贊美詩的作品賞析

警察與贊美詩的作品賞析

《警察與贊美詩》內容簡介: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讀到最真實的生活,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歐·亨利為美國的短篇小說開創出壹個新時代。自1918年起,美國設立了“歐·亨利紀念獎”,以獎勵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說。《警察與贊美詩》精選30篇歐·亨利的佳作,翻譯力求忠實原文,最大程度地傳達原著的精神,並照顧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

這是壹個可笑的故事。蘇比,壹個饑寒交迫的流浪漢,因為想去監獄過冬,便屢次以身試法:吃飯不給錢,擾亂社會治安,當著警察的面調戲婦女……結果卻屢試屢敗。當蘇比無奈地踱步到壹座古樸教堂前時,贊美詩演奏的甜美樂聲使他陶醉。他的靈魂突然間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壹種強烈的﹑突起的沖動推動著他與厄運抗爭。明天,他將去繁忙的市區找壹份工作,他要在這個世界混出個人樣。他會……正當蘇比的內心重新充滿希望和動力時,卻偏偏被警察送進了監獄。作者用了壹種輕松幽默的筆調描寫了蘇比這個流浪漢為達到自己可笑的目的而作出的可笑的嘗試,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更為可笑的是警察先生們對這些違法的舉動並沒有予以懲罰反而顯示出了壹種寬容。當蘇比放棄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時,寬容的警察卻逮捕了什麽也沒幹的他,這真是壹個絕妙的諷刺。由此,可笑變成了可憐、可氣、可悲、可嘆。故事壹方面諷刺了美國司法制度的黑暗,另壹方面也流露出命運無情捉弄人的悲觀情緒。 情節結構上的特點:在情節安排上最大的特點是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後稱其為歐·亨利式結尾。壹個“罪惡累累”的人竟壹次次地被認定為無罪,而壹個決定改過向善的人卻遭逮捕入獄。兩種荒謬背後的深刻內容:為非作歹者無人過問,有心從善者反進牢門。巧妙的情節安排,充分地表現了小說的主題。

語言運用上的特點:這篇小說語言最大的特點是“幽默”,幽默是壹種語調輕松但卻包含深刻意義的諷刺,它不同於壹般的俏皮話,而是為內容服務的,它表現了作者對人物的情感傾向和事件的態度。小說中通過誇張、比喻、擬人、反語等修辭手法,來使語言達到幽默的藝術效果的。有些幽默語言看似輕松,實則沈重。例如“多年來,好客的布萊克威島監獄壹直是他冬季的寓所。”這裏用反語“好客”、“冬季寓所”,說得幽默輕松,實際上揭示了下層勞動人民悲慘的活動境遇,蘊含著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的無限的辛酸。類似的例子在上文談蘇比反常心理時已舉過很多。有些幽默的語言直接諷刺社會現實,看以風趣,實則辛辣尖利。如“每天晚上,這裏匯集著葡萄、蠶絲與原生質的最佳制品。”作者不直接說出人物的身份,而且反語和借代的修辭手法,辛辣地諷刺了達官富豪們窮奢極欲的腐朽生活,與廣大下層勞動人民的艱辛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懸殊,也揭示了蘇比等下層勞動人民生活艱辛的社會根源,從而增強了小說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