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
作者: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叮當作響,出門人踏上旅途,還壹心想念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淩亂,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驛站的泥墻。
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壹群群野雁,正嬉戲在圓而曲折的池塘。
這首詩中把早行情景寫得歷歷在目的詩句是: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古時旅客為了安全,壹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詩人既然寫的是早行,那麽雞聲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區有特征性的景物。“雞聲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裏,聽見雞聲就爬起來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起身趕路等許多內容,都有聲有色地表現出來了。
同樣,對於早行者來說,板橋、霜和霜上的人跡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於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經是“人跡板橋霜”,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這兩句純用名詞組成的詩句,寫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