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急求文言文啟蒙讀本39黃耳傳書啟發的借鑒

急求文言文啟蒙讀本39黃耳傳書啟發的借鑒

30、二鴻

有壹個獵人得到了壹只天鵝,其中雄的那只跟著獵人飛到了他家,悲傷地鳴叫著,徘徊著,到了黃昏才走。第二天來了,獵人捉住了他,看見他伸出頭頸俯仰著,吐出半塊黃金。獵人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用來贖妻子的。獵人放了兩只天鵝,兩只天鵝雙飛而去。獵人稱了壹下金子,有二兩六錢多。唉!禽獸知道這樣,深情能夠這樣!悲痛不過悲在生死別離時,難道動物也是這樣的嗎?

31、雁冢

無錫縣蕩口鎮有壹個老百姓得到壹只大雁,準備殺了燒著吃,有壹個書生看見覺得很可憐,就買下它回家後養著玩。但是怕它飛走用繩子縛住大雁的兩翅膀,使它不能飛。大雁和雞鴨同關在籠中,也很溫順,只有聽得空中大雁叫時就擡頭叫喊回應。壹天,有壹群大雁在上空飛過,這只大雁大叫,忽然有壹只大雁從空中飛下來棲在屋檐上,兩大雁相互看著,伸長脖子鳴叫,努力展翅欲飛,象認識的壹樣:壹只要請它下來,另壹只請它上去。書生看了後悟出兩大雁必定舊相識,就剪斷了繩子讓它飛走。但是這只大雁垂下翅膀很久了,不能展翅飛翔了,每次飛起又掉下來,竟然不能飛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壹天,忽然從屋檐上飛下來,兩大雁相對悲哀地鳴叫。過了壹天,書生來察看,兩只大雁都死了。書生被大雁的情義所感動,合起來葬了它們,取墓名為“雁冢”。

32、義士趙良

趙良這個人,祖籍燕趙(今河北壹帶)。漂泊江湖之中,疾惡如仇。壹天路過謝莊,聽到有哭的聲音,就快步進入茅草屋裏,見到壹個少女面目臟亂,表情非常悲傷,趙良問她怎麽了,這才得知是被某村兩個惡少欺淩,痛苦的不想活了。趙良憤怒的不可忍耐,徑直到了那個村莊,找尋到了兩個惡少,責問他們:“妳們為什麽欺淩無辜的小女駭?”壹個惡少虎視耽耽的說:“關妳什麽事?”趙良用眼瞪他並說道:”妳不是人啊~是個禽獸。”還沒等惡少拔出劍來,趙良的劍已經插進了他的心臟,立刻就倒地了。另壹個惡少跪地求饒,趙良割下他的耳朵以示眾人,告訴他們不能再做壞事了!

33、魯人鋸竿入城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入城門,橫過來拿著它,也不能進入城門,實在想不出辦法來了。壹會兒,有個老人來到這裏說:“我並不是聖賢,但是我見到的事情多了,為什麽不用鋸子將長竿從中截斷後進入城門呢?”那個魯國人於是聽從了老人的辦法將長竿子截斷了。

34、小人

朝康熙年間,有個玩摩術的人,帶著壹個盒子,盒子裏藏著個小人,這個小人高有壹尺左右。有人向盒子中投了錢,玩魔術人就打開盒子讓小人出來唱曲。唱完以後,小人就退回到盒子裏去。玩魔術的人到了宮掖時,管理宮掖的負責人把盒子給搞魔術的人要過來,拿到辦公的地方,仔細查問盒子中小人來自哪裏。小人開始的時候不敢說。這個負責人壹再追問,小人才自己說出了他是哪裏的屬於哪個家族。原來,這個小人是讀書童子,從私塾老師那裏回來的時候,被玩魔術的人麻醉了。玩魔術的人接著讓他吃了藥,使他四肢極度縮小;會魔術的人於是就拾帶著他到處走,當作戲耍的工具。知道這些情況後,宮掖的負責人大怒,用棍棒打殺了這個玩魔術的人。

35、熊與坎中人

有壹個人到山裏射鹿,忽然掉進壹個坑裏,看到有幾頭小熊.壹會兒,有只大熊進入坑裏,那人以為它要傷害自己.壹會兒,大熊把食物分給幾個孩子,最後給了那人壹份.那人餓了很久,冒著生命危險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次母熊覓食回來,都會分給他壹份,這個人就這樣活了下來.後來,肖雄長大了,母熊把它們壹壹背出坑.小熊全走了,那人估計自己必死在坑中,但母熊又回來了,坐在人身邊.人明白了它的意思,便抱著熊的腿,熊立即跳出,就死不了了.唉,都說禽獸沒有情義,但看這熊,怎麽能說它沒有情義呢?

36、陳萬年教子

陳萬年,漢宣帝時任禦史大夫.他好結交權勢,對皇後的家人更是卑躬屈膝.他的兒子陳鹹卻跟老子完全不壹樣,疾惡如仇,不畏權勢,經常上書譏諷皇帝的近臣.陳萬年覺得兒子這樣必將得罪於人,壹次,生病休息時,將兒子叫到床前訓話,講到半夜,言猶未盡.陳鹹竟睡著了.突然頭磕到屏風上,”砰”的壹聲,把陳萬年嚇了壹大跳.陳萬年大怒,要拿杖來打他,並嚴厲責問道:”我今天這樣誠信教妳,妳倒睡起覺來,把我的話當耳邊風.為什麽這樣?”陳鹹說:”我都聽見了,總的意思不過是叫我拍馬屁套好人家.”陳萬年默然無語,揮手讓陳鹹離開. 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鹹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鹹瞌睡, 頭碰到了屏風. 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妳,妳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麽?” 陳鹹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上司 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37報應

平望人王均,喜歡吃青蛙,制造了壹根鐵針,長兩尺左右.每捉到壹只青蛙,就用針穿他的頭頸,針穿滿了,就帶回去,作為菜肴.好多年都是這樣.壹天,到親戚家,見到桌上沒有青蛙,十分遺憾.晚上親戚留他住.突然,遠處失火,王均在屋頂看,親戚家離水住,怕盜由水爬上屋頂,所以放了十根鐵條,頂端十分銳利.王均在屋頂看,幸災樂禍,失足落下,鐵條穿過他的頭頸.他的死狀像針穿青蛙,大概殺生報應.

38黃耳傳書

晉初大詩人陸機養了壹只狗,名叫黃耳,甚受主人喜愛.陸機久寓京師洛陽,十分想念江南的家鄉,有壹天便對黃耳開玩笑說:我很久不能和家裏通信,妳能幫忙傳遞消息嗎?不想這只狗竟搖著尾巴,連連發出聲音,似乎表示答應.陸機大為驚詫,立即寫了壹封信,裝入竹筒,綁在黃耳的頸上,放它出門.黃耳不僅把信送到了陸機的家裏,還把家人的回信帶了回來.家鄉和洛陽相隔千裏,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黃耳只用了二十天.後來,黃耳就經常在南北兩地奔跑,為陸機傳遞書信,成了狗信使.為了感謝”黃耳”傳書之功,它死後,陸機把它埋葬在家鄉,村人呼之為”黃耳冢”.

39、南歧之人

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中,水味兒甘甜,但性質很差,喝這種水的人都生粗脖子病,那裏的後代沒有壹個不是粗脖子.他們見到外地人來了,男女老少湧去圍觀,還嘲笑他:”真怪呀,這人的脖子怎麽這樣幹枯細瘦?壹點也不像我們!”外地人說:”妳們脖子上的東西是壹種癭病.妳們不不找些好藥除去妳們的頸瘤病,反倒覺得我的頭頸不正常?”南歧人大笑道:”我們這地方全是這樣,哪裏用得著去醫治呢?”他們始終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醜陋的.

40、犬負米救主人

楊光遠反叛了青州,有孫某在圍城中,他的田莊在青州西側.城門關閉了很久,內外隔絕,食物都吃光了,全族都愁苦嘆息.有壹只狗在旁邊走來走去,似乎有憂思之態.孫某說:”家裏沒有糧食,人就要死了,怎麽辦?妳能為我去田莊取米嗎?”狗搖搖尾巴回應他.到了夜裏,把壹個布袋和書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從水竇出去了,到了田莊就叫了起來.莊上的人開了門,認識這只狗,拿下書信看了之後,讓狗背了米回來,天還沒亮就進城了.像這樣幾個月,孫某全家得以不餓死.後來楊光遠敗北,城門大開.

41、迂公修屋

迂公家裏住著幾間破屋.有壹年夏天,接連下了幾天大雨,屋頂多處漏雨,壹夜之間要把床搬來挪去好多次,最終滿屋連壹處幹地方都沒有了,惹得妻兒們都責怪他.迂公趕忙出去叫了泥瓦匠過來搶修,花了很多功夫,也費了很多錢. 剛壹完工,天也雲開霧散,晴朗無比.迂公仰頭看著剛剛修好的房屋,無奈地嘆道: “運氣不佳的人就是運氣不佳,真沒辦法.剛剛修完屋,老天也停了雨,這不白白賠上了許多工錢嗎?”

42、買豬千口

某縣官寫字太潦草,總是信手舞來.壹次宴客,寫好清單派吏役去買菜,其中”豬舌”的”舌”字寫得很長,吏役以為是買豬千口.到市場去後,哪裏有這許多?遍鄉尋買,也只是買到500口,只得硬著頭皮回去稟報.縣官大笑說:”我讓買豬舌,怎麽弄成買豬千口啊?” 吏役回答縣官:”以後若要到市場去買鵝的話,寫字千萬要短些,不要寫作買‘我鳥’!”

43、魯恭治中牢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今陜西扶風縣)人.……趙憙又因為魯恭敢於直言而推薦他,專門用公車征聘他,任命他為中牟縣縣令.魯恭只用道德教化作為治理中牟的方法,不采用刑罰的方式,有個叫許伯因為爭地和人打官司,好幾任縣令都不能判決,魯恭為他們公平的理清誰對誰錯,他們回去後都感到自責,停下耕種互相推讓.亭長向別人借牛卻不肯還給主人,牛的主人向魯恭訴訟.魯恭召來亭長,多次命令他還給主人的牛,亭長依然不答應.魯恭嘆息說:”這是我對百姓的教化還不夠啊.”打算解下官印離去.下級官員都哭泣著挽留他,亭長於是感到慚愧後悔,把牛還給了主人,並到監牢服罪,魯恭對借貸雙方都沒有追究.於是官吏百姓對他很是信服.建初(漢章帝年號)七年,中牟所在的郡螟蟲為害莊稼,受災地區像狗牙壹樣包圍了中牟縣界,螟蟲卻不進中牟.河南尹袁安聽說以後,懷疑這不是真地,派擔任仁恕掾的官員肥親前去核實.魯恭陪同肥親到田間視察,坐在桑樹下,有之野雞經過,停在他們旁邊.旁邊有個小孩,肥親說:”妳怎麽不逮住它?”小孩說:”它正要去餵養雛雞呢.”肥親肅然起身,對魯恭告別說:”我之所以來這裏,是想觀察壹下您的政跡.現在螟蟲不侵犯中牟縣境,這是第壹個讓人驚異的地方;您連鳥獸都能感化,這是第二個讓人感到驚異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慈的心,這是第三個讓人驚異的地方.我在這裏住得久了,只能打擾賢明的人.”肥親回到河南府,把自己看到的情形全部稟報了袁安.這壹年,祥瑞的禾苗從魯恭閑坐的院子裏生長出來,袁安因此上奏說明了情形,皇帝感到奇異.正趕上朝廷下詔讓百官舉薦賢良方正的人,魯恭推薦了中牟縣的名士王方,皇帝當即用公車征聘王方,就像和公卿大臣推薦的人壹樣禮待王方,王方做官做到侍中.魯恭在中牟治理了三年,州裏因為他的政績非常好而舉薦他,卻趕上母親去世,辭了官職,官吏百姓都很想念他.

44、若石之死

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經常蹲在他的籬笆外窺視.若石率領他的人晝夜警惕.日出的時候敲響鉦,日 落就點起篝火,夜晚就敲鈴鐺守夜.種荊棘灌木、在山谷築墻來防守.壹年過去了,老虎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壹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為老虎死了沒有對自己形成威脅的動物了.於是放松了警惕和機謀,撤除了防備.墻 壞了不修,藩籬破了不整理.沒過多久,有貙追捕麋鹿來到(這裏),在他家的壹角停了下來,聽到他的牛羊豬的聲音就 進入並吃它們.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開,(又)用土塊打它,貙象人壹樣站立起來用爪子抓死了他. 君子認為若子是只知壹不知二,應有此下場啊.

45、責人當以其方

孔文舉半夜得了急病, 請仆人點支 蠟燭. 夜很黑, 那個仆人生氣地說: 公子, 妳也太不應該了吧, 這時候這麽黑, (我看不見),妳為什麽不用火把照我, 等我打燃火, 再幫妳點蠟燭. 孔文舉聽到了說:要求人去做壹件事的時候要講求方法

46、鄭韶大難不死

隋煬帝時,閩中(今福建境內)太守(郡的長官)鄭韶養了壹條狗,對它的寵愛超過了對自己的兒子.鄭韶有個仇人,叫做薛元周.薛元周懷恨在心,常常懷裏藏著匕首打算刺殺鄭韶,但是壹直沒有得到機會.壹天,薛元周在巷口藏好等著,知到鄭韶將要出門.鄭韶正要出門,他的狗拉住他的衣服不放.鄭韶大怒,命令家人把狗拴在柱子上.狗咬斷繩子跑開,又拉著他的衣服不讓他走.鄭韶感到奇怪.那狗突然大叫,跳起來咬死了薛元周.鄭韶搜查了薛元周的衣服,果然發現了他藏的匕首.

47、明義法師之鳩

浙江鹽官縣慶善寺明義法師,退居鄉裏.壹天早晨出門,看見有只小鳩掉在地上,便帶回去,親自餵食.兩個月後就能飛了.白天在林間飛翔,晚上投宿在法師家屏風和幾案間.十月後,明義法師的徒弟惠月主持了慶善寺,迎接他師傅回來.到了晚上鳩回去,屋裏寂靜沒有人,沒看見法師,便繞著房間飛,不停悲傷地鳴叫.看房子的人可憐它,說:”我送妳會到法師那兒.”第二天,他將鳩裝在籠子裏出發,到法師那兒.從此不再飛出去,天天和法師作伴,法師用手撫摸它都不動,但當別人靠近它時,就驚慌地飛走.嗚呼!誰說禽獸無情?

48、艾子之鄰人

艾子乘船在河上旅行,途中看見壹座廟.廟雖矮小卻裝飾得氣象莊嚴,幹凈整齊.廟門前有壹條小河溝.這時,有個人來到了溝邊,發現不能蹚水過去,便朝廟裏看了看,隨即將廟裏的大王像搬出來,橫架在溝上,當了獨木橋,然後踏著大王像走過河溝,揚長而去.接著又來了壹個人,見到剛才的情形,連聲嘆息說:”真不像話!對神像這般糟蹋,簡直是褻瀆神靈!”說著,便將神像扶起來,用自己的衣服擦掉上邊的泥土,然後恭恭敬敬地捧回到廟裏的寶座上,並對著神像叩拜了兩次,才起身離去.過了壹會兒,艾子聽見廟裏的小鬼說:”大王,您是這廟裏的神,享受著附近百姓的供奉和朝拜,今天反遭不信神的人侮辱,為什麽不降災禍給予他懲罰呢?”大王說:”要降災禍的話,應當降災禍於後來的那個人.”小鬼聽了很奇怪,又問:”先來的那個人用腳踩了大王,沒有比這更大的侮辱了,卻不降災禍於他.後來的那個人那麽尊敬大王,反而要遭禍,這是為什麽呢?”大王說:”先來的那個人根本不信神,我有什麽辦法降災禍給他呢!”艾子聽後在心裏說:”真是鬼怕不信邪的人呀!”

49、鳥與人

莊子的某個人小時侯住的書房前面種有竹樹柏樹,庭院裏面花草叢生,很多鳥巢築在那裏.武陽君討厭殺生,所以身邊人都不能隨便捕殺鳥雀,幾年裏鳥兒的巢越築越低以至於裏面的幼鳥人們可以俯視看到.鳳凰之類的罕見的鳥白天也集聚在這裏.但是它很馴服,壹點也不害怕人,鄉裏人見了,都認為是壹件不尋常的事.其實這沒什麽,人如果能夠以平等心與鳥兒真誠相處,不歧視他們,那麽之間的誠心是互通的.

50、狼子野心

有個有錢人家偶爾得到兩只小狼,(將它們)和家狗混在壹起豢養,也和狗相安(無事).稍微大了點,還是很馴服.竟然(就)忘了它是狼.壹天白天躺在客廳裏,聽到群狗嗚嗚地發出發怒的叫聲,驚醒起來四周看看沒有壹個人.再次就枕準備睡覺,狗又像前面壹樣(吼叫),(他)便假睡來等著(觀察情況).便(發現)兩只狼等到他沒有察覺,要咬他的喉嚨,狗阻止它們不讓(它們)上前.就殺(狼)取它們的皮.這事(是)堂侄虞敦說的. 狼子野心,(是)真實(而)沒有誣蔑(它們)啊!

51、為者常成

梁丘據對晏子說:”我到死(恐怕)也趕不上先生啊!”晏子說:”我聽說,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地.我並沒有比別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經常做個不停,行個不止.您怎麽會趕不上(我)呢?”

52、曹彬稱病

宋將曹彬攻打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即將攻克的時候,突然說患病了,手下的將領們非常驚訝,全部都來看望病情,希望能早日康復.曹彬說:'我的病不是醫生的藥能治好的,惟有妳們大家***同表態,發誓在城攻下的時候,不濫殺壹人,則病就好了."將領們答應了,立即焚香為誓,第二天曹彬就說他的病好了.到了金陵攻克的時候,城中十分安定,百姓如同平常壹樣.另壹個將領曹翰克打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的時候,惱怒久攻不下,在攻克後,大肆屠殺城中百姓.

53、歐陽修發憤苦學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裏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54、名落孫山

在我國宋朝的時候,有壹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於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壹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壹次,他和壹個同鄉的兒子壹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 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壹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壹起去的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有考上. 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裏,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 “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解名,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第壹名.而孫山在詩裏所謂的”解名”,乃是泛指壹般考取的舉人.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 “舉人榜上的最後壹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 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55、蝙蝠

鳳凰是百鳥之王.鳳凰過生日,百鳥都來祝賀,唯獨蝙蝠沒有露面.鳳凰把它召來訓斥道:”妳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這樣傲慢!”蝙蝠蹬著雙腳說:”我長著獸腳,是走獸國的公民.妳們飛禽國管得著我嗎?”過了幾天,麒麟做壽.麒麟是百獸之王.百獸都來拜壽,蝙蝠仍舊沒有露面.麒麟把它召來訓斥道:”妳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說:”我長著雙翅,是飛禽國的公民.妳們走獸國管得太寬了吧!”有壹天,鳳凰和麒麟相會了,說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兩邊扯謊.鳳凰和麒麟搖頭嘆息,不勝感慨:”現在的風氣也太壞了.偏偏生出這樣壹些不禽不獸的家夥,真是拿它們沒有辦法!”

56、紅毛氈

紅毛國(舊時對英國和荷蘭國的稱呼)過去是被允許與中國進行相互貿易的.守邊主帥看見他們來的人太多,便禁止他們上岸.紅毛人壹再要求:”只要給我們壹塊氈毯大的地方就夠了.”主帥想,壹塊毛氈毯大的地方容不下幾個人,便答應了.紅毛人把氈毯放在口岸邊,上面只站得下兩個人;他們拉了拉氈毯,就可以讓四五個人站在上面了;壹邊拉壹邊就不斷有人登上岸來,壹會兒時間,氈毯就變得約有壹畝地那麽大,上面已站著幾百號人了.這些上了岸的紅毛人忽然壹起把短刀抽出來,出其不意發動進攻,搶掠了方圓好幾裏地才離開.

57、越人養狗

越地的人在魯上遇到壹只狗,(那)狗低頭搖尾發出人的語言說道:”我善於捕獵,(捕到的獵物)和妳平分.”(那)越人很高興,帶著狗壹起回家.餵給它高粱和肉食,象對待人壹樣對待它.(那)狗受到盛情的禮遇,日益傲慢起來,獵取的野獸,必定全部吃掉了事.有的人就譏笑那越人說:”妳餵它飲食,捕獵到的野獸,狗全部吃了,那狗是幹什麽用的啊?”那越人醒悟,因此給狗分(野獸)的肉,多的給自己.狗惱怒,咬他的頭,咬斷了他的脖子和腿,(就)逃跑了.把狗當成家人養,(然後)卻(又)和狗爭食,哪有不失敗的呢!

58、承宮拾薪求學

後漢時瑯邪有個叫承宮的,是個孤兒,從8歲給人放牧豬羊.鄉裏人徐子盛給幾百個學生講授《春秋經》.壹次承宮放牧經過,在那兒休息時聽見《春秋經》,於是請求留下,為學生們拾柴.雖然過了幾年艱苦的生活,但承宮都勤學不倦.

59、蘇秦刺股

蘇秦是洛陽人,學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寫了十多個建議書都沒有派上用處,最後他所有的錢都用完了,悲慘而歸.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為他縫紉,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親也不認他這個兒子.蘇秦嘆了口氣,說:”都是我蘇秦的錯啊!”就發誓要勤奮讀書,說:”哪有事情辦不成的?!”讀書快要睡著的時候,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後來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然後成了六國的相印.

60蛙與牛鬥

壹只青蛙在草中,看見牛慢慢過來,認為是很大的東西,十分嫉妒它.於是吸入空氣鼓起肚子,想要超過牛,問同夥:”我的肚子稍微大點,像牛嗎?”同夥說:”距離遠著呢!”青蛙十分氣憤,又吸入空氣鼓起肚子,說:”現在怎麽樣?”(同夥)說:”和前面沒有異處.”青蛙猛地跳起來,再次吸入空氣鼓起肚子,片刻,肚子裂開而死了.牛經過青蛙的旁邊,把它的屍體踐踏在泥土上.這就是自不量力的人

61、二叟登泰山

從前有兩個老翁,住在同壹個城市裏,關系和特別好,甲老翁的妻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壹天,他帶著酒去乙翁的家,兩個人壹起喝酒,十分快樂!乙翁說:"以前我曾去巴蜀遠處交遊,但沒有登過泰山,心中很悔恨,妳能不能和我壹起去呢?"甲翁說:"那山很陡峭,我也沒有登過,總想著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氣不夠"乙翁說:"妳說的不對吧,以前的愚公,舊九十歲的時候還可以移山,今日我門才六十來歲,哪裏老呢!"甲翁說:"那太好了"第2天,兩個老人都取樂,走過錢塘,渡過長江,走著從鴯到泰陰.晚上住下休息,淩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說:"我的力氣還可以,不用互相攙扶"從太陽出來到薄暮降臨,已經走過了半坐大山.

62、人有亡斧者

從前有個人丟了壹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他處處註意那個人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覺得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後來,丟斧子的這個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壹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裏.他找到斧子以後,就覺得鄰居家的兒子走路的樣子不像是偷斧子的;臉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言談話語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63、蛛與蠶問答

蜘蛛跟蠶說:”妳飽食終日,壹直到老.絲吐成經緯(織成繭),顏色黃白燦爛,於是將自己裹縛.養蠶的婦人將妳們放進沸騰的水中,(妳們)就喪失了性命.但是,妳們的巧只適合用來自尋死路,不是太蠢了點嗎?” 蠶回答蜘蛛說:”我的確是自尋死路,(但)我所吐的絲就成了花紋和彩繡,帝王禮服上的(繡)龍,百官祭祀禮服所繡的服飾,哪樣不是我做成的呢?妳是空著肚子營造(網),口吐經緯(的絲)、織成羅網,在那上面等候.看見蚊蟲蜂蝶經過,沒有不殺(了)它們而(讓)自己(吃)飽(的).巧是巧啊,多麽殘忍啊!” 蜘蛛說:”為別人著想就做妳;為自己著想就做我.” 唉,世上做蠶不做蜘蛛的少啊!

64、莽漢斷棘

終南山上面有壹條道路布滿荊棘,(它的)主幹柔軟刺很密,碰上它的人總是被纏上無法解脫,不受傷就沒完.人們害怕它的刺,都繞開那路躲避它.壹個人露出義憤的樣子,撩起衣裳進去,想壹段路壹段路地折斷它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