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所醫院在這場戰爭的“疫情”中被視為關鍵的生命方舟。3月10日下午,隨著最後壹批49名患者康復出艙,武漢市首家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宣布關閉35天。
至此,武漢16收容醫院全部關閉。自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以來,16收容醫院已先後收治1.2萬余名輕癥患者,實現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報”,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起航到停航,我們不僅預言了抗擊疫情勝利的曙光,也用托起生命的希望展示了中國的強大,寫下了壹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方舟”起航,彰顯“中國創造”,以驕人的成績書寫人民滿意的“答卷”。
“1.23”封城後,武漢疫情呈井噴式增長。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矛盾是患者數量龐大與醫療資源特別是床位資源緊張的矛盾。大量輕癥患者不能及時治療,不得不在家隔離,不僅延誤治療,也不利於切斷傳染源。
危急時刻,黨中央果斷決策,建設方艙醫院,進壹步擴大床位供應,征用了壹批賓館、場館、培訓中心等。對疑似病例、輕癥患者或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治療。
於是,“生命之舟”起航,2月5日接診了第壹批患者。方倉醫院收治新冠肺炎輕癥患者1.2萬余人,大大加快了患者入院速度,有效降低了輕癥向重癥的轉化率,為打贏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重要的戰略作用。
回過頭來看,方倉醫院從無到有的出現,不僅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中國智慧的“中國創造”,更是中國人超強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充分體現。
開創了應對重大災害和疫情,快速組織醫療資源擴張的新模式。最終,它以驕人的戰績圓滿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寫下了人民滿意的“答卷”。
“方舟”飛馳展現了“中國速度”,用豪邁的逆行書寫了人民滿意的“答卷”。壹個月前,方倉醫院帶著設計施工、醫療、設備從全國各地趕往湖北的巨大場面還在眼前。
從鋪床到水電改造,從病房隔離建設到通信保障...壹個收容所醫院從無到有,從想象到現實,應運而生。在“生命避難所”的建設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建設者齊新,他們齊心協力,徹夜奮戰。
16年2月3日至2月6日,短短兩周時間,16方艙醫院矗立在武漢各區,共12988張床位。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展現了“中國速度”,閃現了打贏疫情的信念。
16“生命方舟”已經建成。怎麽會沒有“水手”呢?於是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來自全國各地的94支醫療隊、8000多名醫護人員,在幾天內進入避難所醫院,邊建設、邊接收、邊治療,以最美的逆行中國速度,成為“方舟”上無所畏懼的“水手”。
在短短的時間內,方倉醫院從建設到運營,展現了國家建設和醫療隊的“中國速度”,是“壹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體現,在“壹天壹艙”的進程中,寫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
“方舟”被關閉,是為了展現“中國精神”,用平凡的溫暖書寫人民滿意的“答卷”。方倉醫院所有艙室全部關閉,這是國家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的重要標誌,而疫情好轉的背後,是全國上下團結壹心,共克時艱。
每壹個收容所醫院都是整個“華戰疫情”的壹個縮影。在從無到有的30天裏,它有效運作,不負使命,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什麽是中國精神,什麽是中國自信。
“小偏哥”用“戲精”所具備的演技給無數人帶來歡樂;壹個年輕人躺在方倉醫院的病床上,聚精會神地看書,引得國際知名學者福山評論“他的無私展現了文明的力量”;在《火紅的薩日朗》的背景音樂下,穿著厚重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帶領著患者們壹起翩翩起舞。
脫下防護服後,我在方倉醫院出口的沙發上睡著了...在這個生命的方舟裏,醫生和患者相親相愛,成為壹家人,既展現了患者對抗病毒的勇氣和力量,也帶給我們無數的感動和溫暖。這是偉大的“中國精神”的現實體現,是激勵我們戰勝壹切困難的關鍵。
方倉醫院的收容,是無數普通英雄不畏犧牲、堅守崗位、真心為人民奉獻的“中國精神”寫下的壹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網友說:“這是我最想看到的。”從起航到停航,我們看到了武漢在復蘇,中國在奮進,也看到了壹系列讓人滿意的“答案”。再見了,方舟!妳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