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鑒賞分類

古詩鑒賞分類

不同類型的詩歌在表現手法、節奏、韻律、思想感情等方面各有特點,欣賞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詩歌鑒賞過程中,不僅有助於提高鑒賞效果,而且有助於提高鑒賞的審美能力。就分類而言,中國古代詩歌按表現形式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形式可分為古風、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民歌。如果以內容和表達的情感來劃分,其類別是極其復雜多樣的。不同的類別有不同的形式和風格。當然也有內容相同但形式風格不同的。為此,為了更好地提高詩歌鑒賞能力,我將詩歌按照題材進行分類,並在參考相應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特別選取了八個常見的類別。在把握類別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鑒賞方法,並進行了簡要分析。詩歌鑒賞詩歌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送別詩、山水詩、史詩、詠物詩等。以下分別解釋。

第壹,送別詩

(1)由於道路崎嶇,交通工具落後,古人更註重離別。士大夫送別,不僅備酒折柳,還為旅者(送別)或居者(送別)作詩。因此,表達告別是古詩詞中常見的主題。

送別詩是古代詩歌的壹個大類。他們通常根據時間和地點來描述風景和表達離別的感情,從而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這些詩大多感人肺腑,充滿感傷情調,如柳永的《林玉令》。這些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抒情的,也借助想象和聯想來塑造意象。婉約的詩人、詩人寫的多。

關於送別詩的實踐,數詩人、法家曾總結為:“第壹聯敘事題趣;第二次聯合談人事,或告別,或討論;第三種組合風景,或帶憧憬,或說事情;第四聯說什麽時候再見面,或者委托,或者期待。可以說妳在第二聯盟中間或者倒掛都可以,但是不能復讀,壹定要有第二名。最後壹句應該是有道理的,意思是離得遠壹點比較好。”

例:送劉思之去安溪王偉。

獨特的陽關路,煙塵彌漫。整個春天只有幾只大雁飛過,路上很少看到行人。

苜蓿追天馬,桃花追漢臣。這應該讓外國人害怕,使他們不敢要求。

【解說】全詩從地理位置和風景特點入手,然後敘述史實,歌頌漢代的韋德,總結出全詩的主旨:妳這次去安溪,壹定要讓外國人害怕,不要找屈辱的“親昵”策略。

第二,寫山水詩

(1)古代詩人常遊山川,寫山水,抒胸臆,山水詩在我國古代詩歌中占有很大比重。

壹般來說,山水詩往往或塑造形象,或勾勒意境,或運用烘托對比的方法,或把感情與景物融為壹體,或運用畫線的方法,或以物表誌;壹首詩中間的兩副對聯往往比較工整,詩的語言特點是明快、清新、簡潔、樸素。

1,把握形象的特點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我在潯陽河上送客,夜晚,楓葉和成熟的燈心草在秋天沙沙作響。“楓葉”、“花”、“秋”三個意象,並不突出景物和季節,而是通過這三個意象的獨特屬性,渲染環境氛圍和詩人離別時的悲涼心情。古詩詞的意象往往將復雜與簡單結合起來,將壹切合二為壹,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象,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

2.領略詩境交融的意境。

寫景抒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壹大特色,尤其是他的山水田園詩。自然景物壹旦被詩人吸收,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情感色彩,並起到表達詩歌特定感情的作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理解詩人寫景所表達的情感。

壹般來說,寫山水詩很容易把握字裏行間的感情,但有些表面上純粹是山水詩的山水詩就沒那麽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壹定的了解,也就是認識人,討論世界,這樣才能準確理解詩人的景物寫作所表達的感情。這就涉及到壹個情感寄托的問題。在分析詩歌時,要仔細判斷情感寄托的深度,避免任意誇大作品的思想內涵。

4.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點。

山水田園詩寫山水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欣賞山水田園詩時應主要註意常見的寫山水的方法和技巧。

(1).註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場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矮、斜倚、斜倚的變化。

(2)掌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畫形、聲、色等。比如“巖石在空中飛舞,海浪在岸上撞擊,卷起成千上萬堆雪。”

(3).了解和講解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合(“看紅濕處,錦關城上花重”);以動定靜(“月出鳥驚,春流響起”);明暗對比(“野徑雲朵皆黑,江舟唯明”);以小見大(“窗含西陵秋雪,吳棟萬裏船泊門口”);素描與細節描寫相結合(《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和《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冷江釣魚——雪》);比興手法的應用。

在語言運用上,既要學會欣賞盛唐詩人描寫的壯麗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圓”,又要善於理解詩人細致的觀察、捕捉和描寫,如杜甫的“細雨中的魚,清風中的燕子”。

例:山居秋生,王維,冥王。

空曠的群山沐浴在壹場新雨裏,夜晚來感受初秋。皎潔的月亮從縫隙中灑下清亮的光線,將噴泉清在巖石上。

竹林鏗鏘,洗衣女歸來,荷葉輕搖欲上輕舟。春天的春天不妨讓它休息壹下,秋天的太陽可以在山丘上停留很久。

【解說】: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幾個畫面。剛下過雨,山上清新寬敞。晚上,秋意很濃。明月照松林,清泉靜靜流石。竹林嘩嘩,是還魂。荷花在搖,漁舟又回來了。隨著天氣的變化,春天的氣息越來越弱,這美麗的山景能讓人留連忘返。全詩主要渲染了壹種美好而寧靜的生活。

第三,詠物詩。

詠物言誌詩是通過欣賞獨特的事物來表達壹個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欣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把握唱的是什麽的特點。

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寫出所唱對象的形狀、色彩、特點,追求貼切、傳神,但如果只是客觀描寫,滿足於形狀,那就不是好的詠物詩。也就是說,不僅要形似,還要神似。

如“純潔的心因此而饑餓,妳整夜徒勞地歌唱。哦,這最後破碎的吸氣,在綠色的冷漠的樹木中!。是的,我像壹根漂流的木頭壹樣走了,我讓我的花園長滿了雜草。我感謝妳的忠告,讓妳過上像妳壹樣純潔的生活。”(李商隱《蟬》)這是壹首關於物的詩,用蟬來比喻作者本人。前四句寫的是蟬的艱難處境:因為它們自命清高,總是沒有食物可吃;雖然我盡力尖叫,但都是徒勞,得不到同情。這其實就是詩人本人。下面四句話直截了當。三重句上,我說我官職卑微,沒有避難所;下壹句說農村荒無人煙,那妳當官幹什麽?透露辭職退役的意向。太蓮也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系在壹起,從蟬的叫聲中得到警示,意識到自己和蟬壹樣可憐。作者懷著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寫蟬,用蟬來告誡自己,要像蟬壹樣清高正直,即使政治環境惡劣,也絕不改變初衷。

2.理解詩人描寫事物的心情。

陶淵明詠菊花,表達了閑適的心境;陸遊詠梅,表明他媚俗而堅守正義的氣節。由於作者的經歷、愛好甚至觀察角度不同,即使寫同樣的東西,往往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不同的感受。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詠物詩都包含了詩人清醒意識的寄托。然而,壹首優秀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著讀者,並有意無意地透露出詩人的人生態度,或寄托著美好的理解,或暗示著人生的道理。這是我們在閱讀時應該仔細理解的。

比如,“花長在草和藤蔓的眼裏,小白花長紅了越女的臉頰。可憐夕陽香落,嫁東風無媒。”(李賀《楚辭十三首》)這是李賀辭官回鄉長谷居住時的所作所為。詩中第壹句和第二句是關於新花盛開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關於晚春花落的,通篇擬人化了花。當花開的時候,它們看起來像越女水汪汪的眼睛和她美麗的臉,這是美麗的。然而好景不長。黃昏(晚春)時,花兒枯萎了,落紅了壹路。“惜”是惜花傷春之情,也是詩人自傷自哀之詞。最後壹句運用擬人手法,寫出落花無力自救時的狀態。表面上看,“嫁東風”是自願的,“無媒”證明了這壹點。其實嬌花是願意離開分公司的。“嫁給東風”仍然是壹件不由自主的事情,雖然它“不需要媒體”。花盛開時不嫁人,雕零時嫁人,更添惆悵。其實這是壹個悲壯的氛圍,不過是從壹個歡樂的心情寫出來的。看似變態,又符合詩的主旨。聯系詩人當時的處境,他才二十多歲,正值壯年,卻不為當局所用。他沒有能力,只能自生自滅。仔細研究這種情況,就會看出詩人寫這首詩的良苦用心。

3.淺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

詠物詩的寫作技巧有擬人、比喻、正面描寫、側面對比等。

例子:小松都勛和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叢裏,看不見,現在發現比雜草高多了。那些不認能沖天的樹,直到它入了天,人說它高。

【解說】:首先要看到被贊美的“物”的特點,然後分析作者所贊美的精神和品質。這首詩的意思是松樹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引起人們的註意,人們直到它們高聳入雲才說它們高大。可以認為作者用小松做比喻。

第四,懷舊詩

(壹)、查明歷史事實

我們必須對作品中涉及的史實和人物有所了解,這就需要我們積累壹些歷史知識。讀壹首詩,壹定要看註釋,這也是理解材料的壹個關鍵。

(2)、理解意圖

必須有壹個現實的原因或媒介來觸發情感,讓後代作家去思考塵封的過去。如蘇軾的《念奴嬌?蘇軾被貶黃州,到過當地壹個叫赤壁的地方,傳說那裏是三國古戰場。這個赤壁也可以說是觸發詩人情懷的媒介。辛棄疾的《詠漁樂?《京口亭懷古》中,詩人登上京口亭,歷史上堅持以京口為據點抗擊北敵,與南宋小朝廷有關,而京口亭是觸發詩人情懷的媒介。詩人詩情畫意的現實原因是南宋小朝廷設法竊取太平,沒有辦法報效國家。

(3)、領悟感受

詩人追憶往事,贊美往事,大致有幾種情況:

壹種是冷靜理性地思考歷史,詩人本人並不在其中。比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寫過《烏江亭》這首詩。杜牧為項羽自殺惋惜:“江東弟子多才多藝,卷土重來未可知。”但王安石感受到了項羽失敗歷史的必然性:“雖今江東弟子在此,願為君東山再起。”

兩種情況是將史實與現實扭曲,或是親身經歷的感受,或是與社會現實抗爭。我們中學學的兩首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京口懷古,顧北亭懷古,皆是如此。第三種情況是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鉆空子。比如李商隱的《賈生》就是這樣的代表作。

(4)、寫作的分析

在立意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懷古,有場景襯托情懷,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有議論,如的《六奇經》是陳平吉作的,而王的釣餌曾聽說賈作的。敢回異國,漢父母和。”(《王昭君》),對漢元帝的無能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構圖方面,要麽是正面對比,要麽是側面對比。

例子:汴河區李毅

汴水無限春水向東流,隋宮闕已成塵埃。行人不看長堤,風吹花愁死人。

汴河懷古皮日休

據說隋朝亡國就是因為這條河,但現在它仍在流淌,南北船只也因此暢通無阻。如果沒有水寺龍船,* * *余也不會多講功德。

【解說】:汴河曲第壹句是對景物的描寫。這裏曾經是隋朝的宮殿,現在柳樹成蔭,集中表現了過去繁榮和衰落的感覺。《汴河往事》開篇論述,從通常所說的“隋死如這條河”入手,認為南巡在開鑿大運河方面,並不遜於大禹。

五,即感傷詩

古人常以“即物”為題作詩,因某件事而抒發心中之情,如牽掛親人、送別朋友、思鄉、送人、人生感悟、閑情逸致。

(壹)、找出詩人感情的原因。

這類詩歌往往是因為壹點點原因而帶著情緒表達出來的,所以欣賞這類作品,就要了解詩人感受的原因。比如同樣的鄉愁:杜甫的《月夜》在戰火紛飛、月夜荒蕪的場景中思念妻子;李漁的《浪淘沙令》在國家破獄,從幸福的夢中醒來的情況下,悼念故國。朱邊的《春音》在寒冷寒冷的環境中期待著回家。由此引發的情感原因不同,詩人抒發感情的原因不同,詩人抒發的感情和使用的筆法也不同。

(2)欣賞“物”與“懷”的結合。

李白《春夜洛杉磯聞笛》:“誰的玉笛偷偷飛?”詩人的鄉愁是由壹首《斷柳》引發的。他先是寫了滿城飛舞的笛聲,然後又寫了鄉愁。“事物”和“懷舊”的結合是緊密而自然的。

(3)欣賞詩人深刻感人的“胸懷”。

尤其是思鄉、思念親人、珍惜朋友、離別的佳作,會感人至深,絕不做作。比如杜甫的《論遇順流而下》在齊王府並不少見,崔之前也聽過幾次。是江南美景,落花時遇君。“這是《安史之亂》之後寫的壹首詩。詩人歌頌的是平凡的事物,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容。這首詩表面上看是“他鄉遇故知”,字裏行間似乎有壹種“幸福”。然而,在這“喜”的背後,詩人有著深深的“憂”——壹種傷天害理、憂國憂民的情懷。前兩句是對上流社會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憶。時隔四十多年,這兩位經驗豐富的老詩人、老藝術家在長沙生活時不期而遇,感慨萬千。短短四句話,跨越40多年,多麽概括。這兩句話既指出了團圓的季節,又描述了快樂和悲傷。”《江南好風光》是亂世與人生體驗差的有力對比;下壹句“落花的季節”又有了另壹種寄托:國勢日衰,風華正茂已過,水漲船高,好時光來之不易。我忍不住傷心地問對方,淚流滿面。詩從“聞”到“遇”,歷經了幾十年的滄桑和人生的沈浮,沒有從正面觸及壹個字。但通過詩人的回憶和感受,讀者強烈地感受到了世界的起伏,歲月的沈浮,彼此的蒼涼。

六、邊塞詩

(1)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

邊塞詩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盛唐邊塞詩的基調是豪邁、爽朗、不屈。比如“誰知在邊庭不受苦,死了還香。”(王維)“戰場上喝醉了就不要笑。古代有多少人打過仗?”(王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永不還。”(王長嶺)再艱苦的戰爭也是波瀾壯闊的。即使去了很遠的駐軍,也是明亮活潑的。就算死的很英勇,死的也無怨無悔。到了唐朝中後期,國家形勢逐漸衰落。雖然詩人也保持了昂揚的基調,但更多的是悲壯和悲傷的成分。比如“可憐的河邊骨頭,妳還是個夢中女孩。”(陳濤)到了宋朝,國家在民族鬥爭中壹直處於劣勢,外患不斷,國難當頭。邊塞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更多的是體現在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遊的“自信長城,鏡中衰已起。”;或者為無望的歸家而哀慟,如“冉彥未歸無計,管強霜滿。”然而,無論什麽時期,邊塞詩都充滿了愛國主義主題。

(2)註意區分其思想內容和情感特征。

在邊塞戰役主題下,邊塞戰役詩的思想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有建功立業的願望;有報效祖國的激情;有對文人的鄉愁,有對家中妻子的恨意;表現了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對皇帝開疆拓土不滿的反映,也有對與中原不同的景色驚嘆的反映...所以要註意升值的差異。

(3)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

邊塞詩的藝術風格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豪放曠達,有的雄壯悲涼,有的委婉唯美...只有通過對詩歌詞語的細致理解,才能準確理解不同時代、不同內容、不同詩人的不同藝術造詣和不同人生經歷所導致的邊塞詩主題所反映出的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如王昌齡的《永遠在我心裏》,“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妝。忽見柳色,悔教夫君尋侯爵。”這首詩的題目是“永遠在我心中”,哪裏有怨恨,哪裏就壹定有悲傷。而詩的開頭,卻出乎意料地從問題意義的反面出發,另辟蹊徑,說與丈夫分居、住在閨房的少婦,似乎已經習慣了躲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封閉圈子裏,只是精神麻痹,已經“沒有煩惱”了。她在“春妝”時“忽見柳色”,明顯感受到了其美景的巨大誘惑,動人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那種永遠在我心中,誰年輕誰美麗的感覺:她後悔沒有讓丈夫從軍成名,卻辜負了這美景。壹個“遺憾”字道出了少婦“永遠在我心中”的深深悲哀。再說春色,令少婦心旌搖曳,“不知愁”。從壹個歡樂的場景入手,反映哀怨,強化主題,使文筆跌宕起伏,跌宕起伏,更加引人註目。總之,這首詩不言再見而自曝,不言哀怨而加倍悲涼,展現了高超的藝術手法。

例子:李白,夏塞之歌。

天山五月下雪,天花只冷。只有在笛子《折柳》中才能想象到春天,但現實中從未見過春天。

士兵們白天在金鼓裏與敵人作戰,晚上睡在馬鞍上。我希望掛在腰間的劍,能迅速平定邊境,為國效力。

【解說】:這首格律詩是直接寫在邊塞邊塞上的。通過描寫邊塞風光和士兵生活,表現士兵的思想活動。最後四句寫的是戰爭的激烈,表現了戰士們高昂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