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首到嶽陽,湘江如鏡,群峰如碧螺。透過船上的窗戶,我們看不夠。最奇怪的是,磨山綿延不過三裏,船已走了兩天,總路程兩百多裏,還在山腳下盤旋。
太陽早上從山上升起,晚上落下,早晚陽光普照各處。正因為江邊群山環繞,船才繞山行駛。雖然走得快,但只覺得慢。
過了嶽陽,我們正要去洞庭湖遊玩,被大風擱淺了。弟弟寫了壹篇《詛咒劉秀才文》,裏面全是段子。
晚上,風很大,浪像雪壹樣白。靠近岸邊的湖變成了泡沫,船幾乎翻了。弟弟說:“這不是劉秀才報復我們嗎?”我笑著說:“兄弟之間開玩笑是常有的事。”於是大家都笑了,
第二天拂曉,風停了。
原文:
從石首到嶽陽,水如鏡,山如青螺,雨篷窗下看不飽。最奇怪的人是磨山,只有30裏,要航行兩天。超過200英裏,它仍然盤旋下山。日韓王朝生於斯,夜不在斯,朝霞落山,盡在壹處。蓋江河纏山,故帆纏肚。雖然很航海,但是只覺得晚了。
過了嶽陽,想去大風青睞的洞庭遊泳。紀的弟弟是秀才,他在詛咒劉秀才,充滿戲謔之意。黃昏風極烈,驚濤如雷,近岸水搓成沫,覆舟數次。姬棣道:“劉秀才有沒有報復?”蕭玉說:“同袍合拍是常事。”因為笑。
明天,風會停。
石首:湖北省石首市,靠近長江。帆標:指船。腹背:指山的凸凹部分。非常快:船移動得非常快。慢:慢,慢。詛咒:詛咒。
延伸信息本文緊扣“奇”字來形容嶽陽風光。嶽陽的風景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石首到嶽陽的風景很美很美;磨山附近井水蜿蜒;洞庭湖澎湃的氣勢和神奇的色彩。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成就:
《嶽陽行旅》的作者袁宗道反對繼承,主張普遍變革。公安派的所有人都猛烈抨擊前後七子的仿詞食古傾向,他們尖銳地批評了文壇“抄襲成風,眾口壹詞”的現象。袁宗道也壹針見血地指出復古派的源頭是“無知而非模仿”(論文)。
表達自己的精神,不拘壹格。所謂“魂”,就是作家的人格和真情,接近李贄的“童心”。
以民間小說為主,提倡通俗文學。公安派重視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這與其文學發展觀和創新理論有關,對提高當時民間文學和通俗文學的社會地位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他強烈反對前後七子的古風,與弟弟袁宏道、袁中道誌趣相投。他反對重古輕今,模仿古人,強調作家要有思想修養,文章要有思想內容,而不是形式上模仿秦漢。
他說心裏沒有什麽欣慰的事想笑,也沒有什麽難過的事想哭。氣勢得用耳朵(紙)模擬,也就是說文章要有真情實感。
他的詩文實踐了他的理論,率真自然,不模仿。遊記散文,如《談山壹》、《方上山壹》、《小西天壹》,竹簡,如《答同學會二》、《寄三兄弟二》等,真的很感人。他的散文的缺點是沒有什麽社會意義。詩歌創作中很少有優秀的作品。著有《白素翟類集》。
他的雜文多以文人的閑適閑適為主,以禪說理。詩歌創作不如散文,優秀作品少。著有《白素齋類集》22卷。另外還有兩種雜劇和壹些詞,已經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