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意象的特征及其與意境的區別

意象的特征及其與意境的區別

意象的特征及其與意境的區別

意象的特征及其與意境的區別。意象和意境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它們有其相似之處,也有其不同之處。我來跟妳看壹下意象的特點和它們從意境上的區別。

意象的特征及其與意境的區別1意象的特征

(1)虛是指形象的不真實。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虛構表達不在現實中的東西,也可以用不現實的形式表達已經在現實中的東西。

(2)知覺是指主體感官可以直接把握、感知、體驗和感受到的形象的直接性和具體性。

(3)想象是指意象是通過藝術家的想象,將“意”與“象”融合的產物。

(4)情感是藝術家創作圖像的重要動力和導向,它伴隨著圖像創作的全過程。

圖像類型

美學中圖像的主要類型有:

①模仿:是主體通過模仿客體世界的形態而創造的形象。在感性形式和具體性上與客體相似,甚至非常寫實,主體刻意退居幕後。

(2)向星:主體以客觀世界中的客體為導向,為接受者提供了壹個觸發情緒、展開想象以完成意象世界的機會。物體使感情發生,使聯想擴大,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圖像就是向星。如王昌齡的詩。

(1)用超、高、遠等詞自然指向的野心風格語言。

(2)用“萬”、“玲瓏”等詞來形容風雅的語言。

(3)用“渾論”壹詞來形容詩人的情感內容與詩歌形式自然(自然)交融的風格語言。

③隱喻:主體在客觀世界中取物,並賦予其壹定的象征意義。這樣形成的形象就是隱喻,帶有明顯的人為痕跡。

抽象:抽象是指創作主體通過自己的心理加工,對客體進行提煉和升華,舍棄具體,代之以壹些純粹的形式符號,以引起讀者審美感受的壹種形象。

意象與意境的區別

第壹,意象是被意象所隱含的藝術形象,意境是從隱含的意象中誕生的藝術氛圍。如白樸《秋思》雲:“孤村夕陽,老樹西寒鴉輕煙,影中壹只小飛鷗。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 * *並列12幅圖像,雖然也生動地呈現出絢爛的秋色畫面,但並不充滿深刻的情感。沒有“情與景”、“情與理”的自然融合,就無法形成“誘發”人的想象力的“審美空間”,沒有意境,當然也難以打動人。

再看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它是通過壹組意象的有機組合而成的意境優美的傑作:壹株枯藤,壹棵老樹,壹只幽幽的烏鴉,壹座小橋,壹個流動的家庭,壹條古道,壹匹瘦馬,壹個夕陽,壹個世界盡頭的斷腸人。這首散曲營造了壹種遊子想家卻不能的淒清意境。為了完成這種意境的創造,作者構造了“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世界末日”等意象,並將這些名詞意象直接聯系起來,造成了壹種悲涼的氣氛即意境。通過這兩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意象和意境的鮮明差異。

第二,意象是真實的,意境是虛幻的神韻和意味。比如海子的日記,是他生前在青海德令哈寫的壹首詩。如果把那些意象挑出來,分別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妹、眼淚、荒涼的城市等等。但作者通過這些意象,將它們壹壹組合起來,表達了自己對“姐姐”的思念。

請看原詩:“妹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妹子,今晚我只有戈壁。在草原的盡頭,我兩手空空。難過的時候壹滴眼淚都留不住。妹子,今晚我在德令哈,這是壹座雨中的荒涼城市。除了那些路過並活著的人。德令哈...今夜,這是唯壹也是最後壹句歌詞;這是唯壹的,最後的,草原。我把石頭還給石頭,讓勝利獲勝。今夜清客只屬於她自己。壹切都在成長。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空。姐姐,今晚我不管人類,我只要妳。”從海子的這首詩可以看出,意象是寫實的;同時可以看出,意境的魅力是壹個迷離的世界。

第三,意境是作家追求的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而意象只是創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脫離意境的意象建構是不成功的、無力的意象;沒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無味的,很難給人美感。作家的終生目標是創造藝術形象,即創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創造都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以意象為基礎的。再看雅仙的詩《秋歌》:“落葉已盡了最後的顫抖,花兒已消失在湖水的藍眼裏。

七月的鐵砧聲,遙遠而溫暖。燕子不在遼邊秋空,寫下了它們美麗的十四行詩,溫暖。馬蹄鐵在南方的壹條小山路上留下壹朵殘花。歌手留下了壹個破碎的韻腳。在北方幽幽的寺廟裏,秋秋已無所剩。只留下壹份溫暖,只留下壹份溫暖。壹切都被拋在腦後。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在於創造了壹個秋天的意境。這裏是秋天的素描,對人物有溫暖的感情。“落葉、花朵、湖沼、砧音、雁、秋空、馬蹄聲、山徑、寺廟”等壹系列意象組合成壹種秋天的意境。在這裏,意象是物質,意境是終極目標,是最高追求。

總之,意象和意境既有密切聯系,又略有區別。所謂不同,總結起來就是:創作時,總是先有形象,後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虛幻的藝術氛圍,是作家追求的終極目標。兩者相互支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意象的特點及其與意境的區別2。意象是真實的,意境是虛幻的韻味和意義。意境是作家追求的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而意象只是創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意象是由意象所隱含的藝術形象,意境是從隱含的意象中誕生的藝術氛圍。

意象和意境有不同的內涵。

1,圖像

詩人要用壹定的意象來創作詩歌。這些寫在作品中的形象,就是形象的“形象”。但是,由於它們是經過詩人的選擇和判斷而寫成的,它們附加了詩人的主觀認識和情感(即“意”),所以這些意象在現實中已不再是普通的意象。我們把這種把主觀感受和外界的物體、形象結合在壹起的心理意象稱為“意象”。

2.意境

它是文學作品所描繪的客觀畫面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要看作品的形象,是超越具體形象的,需要聯想和想象才能達到的境界。而且,我們說意境,只是說少數優秀的文學作品,並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產生意境。

意象的特點及其與意境的區別。形象與意境的區別及答題方法。

壹、意象與意境

“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壹個重要概念。通常指自然意象,即取自自然以寄托感情的物象。比如“山火未盡,春風又高”,“秋風吹心,長安滿落葉”,這些句子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時詩歌中吟唱的社會事物,描繪的人物,描繪的生活場景,鋪陳的社會生活情節和史實,也是用來寄托感情的。

“意境”是中國特有的詩歌和美學術語。是作者在詩歌中通過意象描寫所表達的境界和意境,是抒情作品中情景與現實交融的意象。同時也包括作者誘發和發展的審美想象空間。

二、意象與意境的區別

1.意象是由意象所隱含的藝術形象,意境是從隱含的意象中誕生的藝術氛圍。

比如白樸的《秋思》:“孤村夕陽,老樹西寒鴉輕煙,壹點飛鷗影。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 * *並列12幅圖像,雖然也生動地呈現出絢爛的秋色畫面,但並不充滿深刻的情感。沒有“情與景”、“情與理”的自然融合,就無法形成“誘發”人的想象力的“審美空間”,沒有意境,當然也難以打動人。

2.意象是真實的,意境是虛幻的韻味和意義。

比如海子的日記裏,如果把那些意象挑出來,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妹、眼淚、荒涼的城市等等。但作者結合意象表達了對“妹妹”的思念。

第三,常見的意象和意境

1,普通圖片

“梅”,由於古代詩人的反復使用,這個形象被定格在了清高、清廉、傲雪霜的意趣上。“鳥”的形象往往與男女之間的愛情和婚姻有關。夕陽、晚霞、秋色、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著生命的短暫和時間的流逝。月亮可以想家,星星可以播撒仇恨,水不止悲傷;松樹代表堅定,蓮花和蘭花代表高貴,菊花代表隱居,竹子代表力量和健康;松傲雪鬥霜,有淩雲之誌。梧桐是荒涼和悲傷的象征。桃花象征著美麗,而華陽有分散和流浪的意思。楊柳溫柔輕佻,向遙遠的未來表示告別。天鵝、駿馬和大鵬指的是雄心勃勃的人、鳳凰和忠誠的聖人。布谷鳥是荒涼和悲傷的象征,表達了對家的向往。鷓鴣蟬能使人離愁遠行,鴻雁指信。灞橋壹水多與送別有關;夕陽,西風,殘照,不僅僅代表個人的風風雨雨,更代表了歷史的滄桑。秋風常預示鄉愁,《陽關三記》多描寫故人情誼,《關山月》、《梅花落》則與鄉愁有關。杜康是酒的代名詞,賈生和屈原指的是沒有才華的人,陶鑄指的是富商。琴瑟意味著夫妻之間的和諧,兄弟和朋友之間的友誼。

2.普通意境

概括詩歌的意境,常用壹些術語:雄渾開闊、瑰麗壯闊、瑰麗崇高、遼闊遼闊、博大新奇、深邃奇特、朦朧悠遠、空靈崇高、空虛迷茫、蒼涼悲壯;美麗迷人,清新明亮,幹凈悠遠,寧靜從容,幹凈閑適;冷僻,荒涼,寒冷等。

四、提問方式和答題步驟

1.意象:詩中使用了什麽樣的意象?分析意象在全詩中的作用?

回答步驟:壹、尋找並描述詩意的意象;第二,總結詩歌的意象特征;第三,揭示作者的感受。

回答公式:這首詩用了什麽意象,詩人表達了什麽情感,起到了什麽作用...

2.意境: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回答步驟:首先描述詩中的畫面;二、概括氣氛的特點(常用術語:靜、靜、五彩、無邊、深邃、熱烈、高、遠、空靈、遼闊、蒼涼、美麗、朦朧、簡單、繁華、貧瘠、孤獨、暗淡、蕭瑟、寒冷、悲涼大方、感人委婉、瑰麗空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