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是吳國重要的冶煉鑄造重鎮。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復國滅吳後,命越王在秦淮河上修建越城,這是南京最早的古城。公元前333年,楚滅嶽,取吳故裏,在石山上建城,設金陵城。公元前222年,秦滅楚,公元前210年,金陵改秣陵郡。漢初是楚王韓信的封地。229年,三國都城吳從武遷至建業,開創了南京的都城史。317年,東晉建立,建都建康。420-589 * * * 170南京是南朝宋、齊、梁、陳的都城。隨後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國、民國先後定都南京。史稱“十朝故都”。其中明朝建立於1368,定都南京54年。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1949之後,南京先是直轄市,後改為江蘇省轄市。
南京是中國六大古都之壹,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文化積澱深厚。1982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2470年前建城以來,南京歷經朝代更替和波折。僅城市名稱就有金陵、秣陵、揚州、丹陽、江城、湖墅、建業、建康、江寧、嵊州、白下、上元、慶忌、應天、天京等歷經40余變,其建造和演變在國內實屬罕見。與此同時,既有驚人的輝煌,也有犧牲性的衰落。
中國有許多文物古跡。嶽城、金陵驛遺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墻等壹大批歷史遺跡,顯示出濃厚的古都特色。風景秀麗,東南部山巒起伏,西北部河流環繞,城內綠樹成蔭,有48個景點,民俗風情迷人。已成為國家優秀園林城市和旅遊城市。有很多歷史人物。春秋時期的吳王孫壽孟、西漢開國大將勾踐、三國之王韓信、南唐皇後孫權、南宋名將嶽飛、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都在南京留下了深深的歷史痕跡。李白的詩詞歌賦,李煜的詞曲,王安石的美文,吳的小說,都為這座古城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
南京地處長江下遊的廣闊平原,傍河而居,“黃金水道”穿城而過。南京港作為天然良港,成為遠東最大的內陸港,城市發展也位於壹個濱江港口城市。目前已成為以電子、汽車、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