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包括我,只在他的詩中知道余光中先生。
我壹直記得他那句廣為人知的話:壹吐繡口,便是半個盛唐。
我壹直都忘不了小時候完整背誦的那首詩《鄉愁》: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裏,媽媽在那裏;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車票。我在這裏,新娘在那裏。後來,鄉愁成了短暫的墳墓。我在外面,我媽媽在裏面。現在,鄉愁是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
壹個人有壹部千古傳誦的名著,是壹件極好的,也是壹件極壞的事情。好的是我們可以記住他,永遠不會忘記他。壞的是,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會忘記他更多讓人感到震撼或感動的作品。
我非常喜歡余光中先生的作品。與以往許多作家的風格不同,余光中是多元化的。他會根據題材對自己的風格做壹定的改變和變化,既能把那些親情描寫的很催淚,又能把人生和理想描寫的很壯闊。
余光中先生的作品充滿了他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以及壹種豁達的態度和品質。這也是我永遠忘不了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