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但丁的《神曲》到底說了什麽?

但丁的《神曲》到底說了什麽?

神曲是用意大利方言寫的。“神曲”是中文翻譯過來的名字,原名是Commidia。這部喜劇不是我們理解的現代意義上的喜劇,而是壹個結局非常圓滿的故事。從65438年到0555年,壹個版本的神曲開始在“喜劇”前加上“神曲”。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意大利神曲。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章,每章33首,加上序曲,正好是100首。

全詩但丁以第壹人稱形式描述自己。在黑暗森林中醒來後,他迷失了方向,開始了奇幻之旅。在遭遇豺狼、獅子、狼之後,他驚恐萬分。這時,但丁最崇拜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前來營救。在維吉爾的幫助下,但丁前往地獄和煉獄。地獄是壹個* * *九層樓,上寬下窄,像個大漏鬥。任何人在生前做了壞事,不管是教皇還是普通人,都會在地獄受到懲罰。對該地區的描述與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描述非常相似。煉獄中靈魂的罪惡較輕,它漂浮在海面上,分為七層。煉獄之後,維吉爾撤退了,但丁的愛人貝蒂·蔡麗來接他,他進入了天堂。天庭也分九層。九層以上是人類的理想生活境界,壹個充滿愛的地方。

雖然《神曲》描述的是但丁的夢境,但卻是現實的反映。優美的詩歌包含著詩人強烈的愛與恨。地獄其實指的是披著宗教外衣的教皇和牧師統治的社會。他們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情,人們的生活是悲傷和痛苦的。煉獄是人進入天堂的必經之路。天堂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

1321年,就在《神曲》中的《天堂》手稿完成後,但丁患病,於這壹年的9月14日在拉旺去世。數百年後,佛羅倫薩想起了自己國家的詩人,想從拉旺歸還偉大詩人的遺骨。Lavaine能答應這種無理要求嗎?堅決拒絕:“活著的時候關上門,死後卻留著他的屍骨!”“但丁的遺體還在拉旺。

但丁認為,壹個社會的終極目標是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在才能,而這壹目標的完成需要壹個和平的環境,而和平的環境只有在皇帝的統治下才能形成,所以他堅決反對把教皇淩駕於皇帝之上。在這方面,但丁的思想反映了時代的進步。但他美化皇帝,宣稱皇權直接由神的思想命令,可見他是唯心的、落後的。

他思想的兩面是壹致的,《神曲》也是如此,既反映了人民的意誌和現實的人民性,又有中世紀封建主義和宣傳宗教世界觀的方面,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壹些矛盾。但是占主導地位的部分是正面的部分,所以我們說神曲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盡管它沒有明確提出個人主義,我們仍然把它看作是它的萌芽。

但丁在《神曲》中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情懷。他強烈反對分裂主義,渴望意大利統壹,建立繼承古羅馬傳統的意大利帝國。詩中堅定地說,為了實現意大利的統壹,鬥爭的矛頭必須對準封建勢力和反動勢力。在他的詩中,但丁將貪官投入第七層地獄,將教皇投入第八層地獄。可見但丁對教皇和分裂國家的人恨之入骨。《神曲》之所以沒有用拉丁文寫,是因為他熱愛自己的母語,對自己的母語有信心。

在《神曲》中,詩人也提出了自由的精神,他贊美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愛。但丁通過維吉爾說,自由是壹筆財富,值得用生命去購買;人只有擁有自由意誌,才能創造和享受生活;自由的愛是壹種完美和美麗的狀態。

但丁以他的作品《神曲》對當時至高無上的教皇地位進行了艱難但沈重的打擊。但丁和《神曲》壹直在意大利、歐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