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浣溪沙(山下有蘭花芽的淺溪)

浣溪沙(山下有蘭花芽的淺溪)

浣溪沙

蘇軾

山下,藍芽短浸溪中,松間沙路幹凈無泥,雨在黃昏中呢喃。

誰說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水還能西流,不要白毛唱黃雞。

壹.白話翻譯

1.山腳下,小溪邊的蘭草,剛剛抽出嫩芽,泡在小溪裏。經過春雨的沖刷,松樹間的沙質小徑幹凈無泥。已是黃昏,松林中的布谷鳥在細雨中歌唱。

2.誰說人老了就再也回不到年輕的時候了?妳看,那門前的流水還能往西流!所以,不要在老年時感嘆時間的流逝。

二、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遊覽秋水清泉寺時所作。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應永在黃州(今湖北黃岡)的助理。淇水,縣名,今湖北省浠水縣,離黃州不遠。《東坡支林》卷雲:“黃州東南三十裏是沙湖,也是螺螄鋪。在買田期間,我生病了,因為我去了田翔。聽說馬橋人龐安壹向醫術高明,耳聾,就去求醫。.....病愈,隨他遊清泉寺。廟在淇水郭門外,有王的洗筆泉。水極甘,傍蘭溪,溪水西流。宇佐閣雲。”這裏所指的歌,就是這個詞。

三、作品欣賞

1,清泉寺東坡,浣溪沙水,心胸開闊,善於隨機應變。他因詩中所謂的“嘲弄朝廷”而被羅誌囚禁。烏臺詩案後,於1080(元豐三年)二月被貶黃州。當初雖然也背了壹首“飲酒中真滋味更濃,醉酒中狂可怕”(《丁慧媛住月夜》)之類的神經詩,但當生活安定下來,樵夫的幫助,親友的關懷,縣令的禮遇,山川的吸引,促使他睜開了眼睛,敞開了心扉。這首呼喚青春的樂觀人生歌,就應該用這種心情來唱。

2.寫三句關於清泉寺優雅的風景和環境。山腳下溪水潺潺,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發出嬌嫩的嫩芽。松林間的沙路仿佛被清泉沖刷過,壹塵不染,異常幹凈。傍晚下著毛毛雨,殿外傳來布谷鳥的叫聲。這如畫的場景洗去了官場的汙穢,沒有了市場的喧囂。它美麗、幹凈、別致...充滿詩意和春天的活力。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氣爽,誘發了詩人熱愛自然,堅持生活的情懷。

四。作者簡介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字子瞻,字何中,名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