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日風景的古詩詞賞析:拂曉送別凈慈寺送林子芳。
宋朝:楊萬裏
是西湖六月的景色,和其他季節真的不壹樣。
荷葉在第二天是不會變綠的,荷花在陽光下顯得特別鮮紅。
翻譯
六月的西湖景色與其他季節不同。
濃密的荷葉層層展開,與藍天相連,壹望無際的綠色;婀娜多姿的荷花盛開了,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和紅色。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是壹首描寫六月西湖美景的詩。這首詩是典型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作品。
詩人開頭說,西湖六月的景色和其他季節不壹樣。這兩句簡單的詩,說明了西湖夏天的景色是不壹樣的。這兩句是詩人對六月西湖的總體感受。“畢竟”二字凸顯了六月西湖獨特非凡的風景,給人豐富美好的想象。第壹句看似突兀,實際壹句大氣。雖然讀者還沒有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的美,但已經可以從詩人贊賞的語氣中感受到了。詩詞仿佛脫口而出,這是震驚和欣喜若狂後最直觀的感受,從而強化了西湖的美。
接著,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為讀者描繪了壹幅紅綠相間的美妙畫卷:“荷葉在天空中無限,荷花在陽光下反射顏色各異。”這兩句話詳細描述了“畢竟”不同的風景畫面:隨著湖水延伸到底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壹起,營造出“無限”的藝術空間,畫出無盡的藍色;在這藍色的背景上,點上了太陽反射的荷花,好漂亮,好鮮艷。天空中“無限藍”的荷葉和陽光下反射出“不同顏色的紅色”的荷花,不僅在春、秋、冬三季都能見到,在6月中旬荷花最旺盛的夏季也能見到。詩人捕捉到了這個仲夏的獨特風景,概括得很貼切。小品中的這種轉換,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呈現出壹種令人回味的藝術情境。
詩人的中心思想不是談友情,也不是糾纏離別之情,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來表達對朋友的眷戀。從藝術角度來看,這首詩除了線描之外,還有兩點值得註意:壹、虛實並存。前兩句直截了當,只是泛泛而談,空洞無物;後兩句描述和展示了具體的形象,這是真的。虛實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剛柔相濟。後兩句寫的荷葉荷花,壹般歸類為陰柔,但詩人寫得很洋洋灑灑,境界廣闊,有“天”有“天”。語言也很有氣勢:“接天”“無限”。這樣,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就在詩歌中和諧地統壹了。
描寫夏日風景的古詩詞賞析:黃沙路夜行西江月
宋代:辛棄疾
地平線上的月亮升到樹頂,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涼爽的晚風似乎傳到了遠處的蟬。
在稻花香中,人們談論著壹年的收成,耳邊壹片蛙鳴,仿佛在壹個豐收年。舊時茅店近林,路轉溪橋。(西樵I左:西頭)
翻譯
皎潔的月光掃過枝頭,把喜鵲從枝頭嚇跑,涼爽的晚風仿佛聽到了遠處的蟬鳴。稻花香中,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仿佛在討論今年是個豐收年。
天空飄著淡淡的雲,閃爍的星星在閃爍,山前下著小雨。舊茅草屋仍然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邊。當道路拐過小溪的源頭時,它突然出現在妳面前。
做出贊賞的評論
從《西江月》的前兩句“明月驚喜鵲,夜半清風啼”來看,似乎描寫的是風、月、蟬、喜鵲等極其普通的景物。但是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在平時是不壹般的。喜鵲驚飛不定,不是在壹般的樹頭上盤旋,而是繞著斜斜突兀的樹枝飛。因為皎潔的月光,喜鵲被喚醒了;喜鵲驚飛,自然會引起其他樹枝的晃動。同時,蟬的鳴叫也有它自己的時間。夜晚的鳴叫不同於烈日下的嘶鳴,涼風徐徐吹來的時候,往往特別安靜。總之,“驚鵲”和“鳴蟬”這兩個詞,蘊含著運動中的寂靜,形容深夜“清風”和“明月”下的景色,悠然而迷人。
接下來,“稻花香中,有豐收,聽蛙聲。”人們的註意力從天空轉移到田野,表明詩人不僅被夜晚黃沙路上的柔和味道所浸潤,而且關註著遍布村莊的香稻花,並被香稻花與即將到來的豐收景象聯系在壹起。此時此地,詩人與人民同呼吸的喜悅溢於言表。稻花香的“香”當然是對稻花香盛開的描寫,也是詩人心中甜蜜感覺的表達。在詩人的感覺中,他聽到稻田裏青蛙齊聲鼓噪,為豐收而爭吵。先給出“說”的內容,再填上“聲”的來源說豐收年青蛙滿地是詩人的創作。
前四句簡單描述了山路的景色和詩人當時的心情,但核心是那個充滿收獲歲月的夏夜。所以,這與其說是夏天的景象,不如說是現在的夏天景象會給人帶來的快樂。
下淦之初,詩人設置了壹個陡峭的山峰,並用對仗來加強穩定的調子。“天上七八顆星,雨山前兩三點”。這裏的“星”是稀疏的星星,“雨”是微微的陣雨,都很符合上城寧靜的夜、靜謐的氛圍、質樸的氣息。尤其是壹首《天邊外》和壹首《山前》,本來是遙不可及的,但筆壹轉,橋壹過,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就意外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詩人雖然熟悉黃沙路上的小路,卻總忘了越過“天外”,越過“山前”,因為他癡迷於眼前青蛙傾吐好年景喜悅的聲音,連社廟附近森林旁的茅店都沒有察覺。前者的“轉路”,後者的“豁然開朗”,既表現了詩人豁然開朗,看到了與老宅親近的喜悅,也表達了他因沈浸在稻花香中,甚至忘記了路的遠近而狂喜。二者相輔相成,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耐人尋味。
表面上看,這個詞的主題無非是壹些看似普通的風景,語言沒有雕琢,沒有典故,層次安排完全平淡。然而,它在看似平淡中,卻有著詩人濃縮的意境和真摯的感情。在這裏,讀者還可以領略到賈萱詞在磅礴豪邁之外的另壹種境界。
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賞析:山亭的夏天
唐朝:高篇
綠樹,深深的陰影,漫長的夏天,塔在池塘中的倒影。
水晶窗簾動著微風吹著,玫瑰花香四溢。(水晶簾是水簾)
翻譯
樹木蔥郁陰暗,夏日漫長,陽臺的倒影倒映在池塘裏。
水晶窗簾搖著微風吹著,玫瑰花香四溢。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是壹首描寫夏日景色的七言絕句。
“綠樹濃蔭,夏長”看似平淡,但仔細琢磨“蔭”字,不僅使樹木郁郁蔥蔥,還隱含著夏季正午前後,驕陽似火,烈日炎炎之時,“樹蔭”可以“濃蔭”。這個“濃”不僅僅是樹蔭的壹個特殊的意外,還有壹個深度的“深”的意思,就是樹蔭濃密,很深。《紅樓夢》描寫的是盛夏中午大觀園的景象,意思是“烈日當空,樹木遍野”。夏天中午前後能給人感覺夏天很長。楊萬裏的《初夏睡午覺》裏說“睡久思無情”,這是我寫的。
"陽臺倒映在池塘裏。"在這裏,詩人從視覺上寫下了夏天和風景。當詩人看到平靜的池塘倒映著遠近亭臺樓閣的倒影時,自然感到舒適和輕松,於是寫下了這樣壹首優美的詩。“入池”這個詞用得好。他既寫清澈清新,又寫動感,寫池塘讓山水容納亭臺樓閣的胸懷,讓池塘更大。
“水晶簾動,清風起”是詩中最精妙絕倫的壹句。這句話可以分為兩層意思。壹是烈日下的池水清澈見底;微風習習,海水湛藍。詩人用“水晶簾動”來比喻這壹情景,妙不可言,十分逼真──整個水面就像水晶做的窗簾,被風吹起,在蕩漾的水波下,是陽臺的倒影隨之晃動,十分奇妙。其次,看風景的詩人,先看到池水的波動,再感受風。夏日的微風不會讓人壹下子就感受到,只有看到水波才會有,所以說“水晶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清風起”,再寫“水晶簾動”,那就像嚼蠟壹樣無味了。
《壹個院子裏滿是香味的玫瑰》中的詩人從嗅覺的角度來寫夏天。正當詩人陶醉在美麗的夏日景色中時,突然來了壹陣花香,香味沁人心脾,詩人的精神為之壹振。玫瑰沒有被詩人看到,詩人可能不知道院子裏有玫瑰,但醉人的芬芳提醒了詩人。在夏日烈日下的山亭靜謐清新的景色中,加入了“滿架玫瑰”,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充滿醉人的芬芳,使作品充滿了夏日特有的靈動與活力。另外,《壹院香》和上面那句“清風起”不無關系。如果沒有微風,玫瑰的芳香就不會飄過來,詩人自然不知道有“滿玫瑰”。
詩歌描寫夏天的景色,運用了類似的繪畫手法:深綠色的樹,陽臺上的倒影,池塘裏的水波,滿架子的玫瑰,構成了壹幅色彩明亮,意境明朗的畫面。這壹切都是站在山亭上的詩人描述的。雖然詩中沒有出現山亭和詩人,但人們在欣賞這首詩的時候,仿佛看到了山亭和悠閑的詩人。
詠夏古詩詞賞析——在《南亭夏想》中的辛
唐朝:孟浩然
山的影子突然升起,池塘裏的月亮從東方緩緩升起。
晚上把頭發垂在樹蔭下,打開窗戶,在安靜寬敞的地方躺下。
晚風送來壹陣陣荷花的香味,竹葉上的露珠發出清脆的聲音。
我以為我會想做壹首歌,做壹首歌,我只討厭我面前的朋友。
感慨了壹夜,懷念了壹夜的老朋友,在夢裏也難以懷念。(第壹部分:定稿)
翻譯
太陽的影子突然在西方落下,池塘上的月亮從東方緩緩升起。
讓頭發披散下來,享受夜晚的涼爽。打開窗戶,在安靜寬敞的地方躺下。
壹陣晚風帶來了荷花的清香,露水從竹葉上滴下來,發出清脆的聲音。
我就是想彈琴,可惜沒有知音欣賞。
感覺晚安,想念老朋友,整夜在夢裏苦苦思念。
做出贊賞的評論
孟浩然詩歌的特點是“對景而唱,不捕奇而怪”(皮日休)。雖然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休閑,但休閑往往會讓人越來越好。《南閣夏想》是辛的代表作。
詩的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寫的是夏日夜晚在水閣乘涼的清爽閑適,同時也表達了對朋友的懷念。
"西邊的山光突然消失了,東邊的湖面上緩緩升起壹輪明月."山光:山上的陽光。池月:池邊月光。前兩句說的是西山斜陽驟落,東池角明月漸東升。
壹開始是為了接景吟詠,但精味不僅僅是單純寫景,還要寫詩人的主觀感受。“忽”和“漸”這兩個詞的巧妙運用,在於它們不僅傳達了落日和旭日給人的實際感受(壹快壹慢);而且“夏”可怕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升”,表現出壹種乘涼時滿足的心理快感。“池”字表示“南亭”在水的旁邊,並非虛有。
“晚上涼快,打開我的窗戶,安安靜靜地躺下。”宣:窗。三四句話的意思是披頭士今晚在乘涼,開窗躺著好安靜好舒服。
靠近水閣,不僅“先得月”,還能先涼快涼快。詩人沐浴後,打開亭子,不經梳理就散了,靠窗而臥,享受清涼的感覺。三四句話,既寫了壹種閑適,也寫了壹種安慰——來自身心的愉悅。
"荷花發出芳香,竹葉滴下露珠的音樂."這兩句意思是微風徐徐帶來荷花的清香,竹葉輕輕滴下露水。
而且,詩人繼續從嗅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描寫這種快感。荷花的香味淡淡的,淡淡的,所以“風送來”就有味道;竹露滴在池面上的聲音清脆,所以“清”。可以聞到水滴的味道,還能聞到細細的香味,讓人感覺更加寂靜。詩歌表現的境界是“壹會兒嘆息壹聲是清的”(沈德潛《清唐詩別集》)。用空氣寫“蓮”,用“聲”寫竹子,不如視覺形象,這正是夏夜給人的真實感受。
“我會拿起我的魯特琴,我會玩,但是,唉,這裏誰會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我想拿壹架鋼琴,輕輕彈壹曲,只恨沒有知音欣賞。
在這樣壹個甜美純凈的夏夜,我感動了詩人,讓他想到了音樂,讓他“我會拿起琵琶,我會彈奏”。琴是壹種古樸平和的樂器,適合在安靜閑適的心情下彈奏。據說古人彈琴的時候要洗澡燒香,才能驅除雜念。在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自然也進入了這種狀態,彈鋼琴再合適不過了。“想拿”不拿,舒服不動,但想想也挺好玩的。沒想到,因為彈琴,引起了淡淡的失望,像平靜的井水。從恬靜獨特的境界中想到彈琴,從彈琴中想到“知己”,就生出了“可是,唉,在座的有誰會懂呢?”,自然就從水閣納涼過渡到了緬懷朋友。
"因此我想起了妳,老朋友,妳是我午夜夢的禍根."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想起來就忍不住想老朋友,只能半夜反常的做夢。
在這首詩裏,詩人是多麽希望身邊有朋友,有八卦,有良宵。如果不能來,自然會有很多惆悵。這種思念故人的感覺壹直持續到我睡著之後,我居然在夢裏見到了我的好朋友。這首詩以壹個感傷的夢結束,回味無窮。
孟浩然善於捕捉生活中的詩意。這首詩無非是閑適自得的味道,有點沒有知己的感覺,沒有很重的思想內容;但是,寫各種感受,是含蓄的,詩意的。字如流水,形式美樸實,層次感自然,從景與意融為壹體,韻味十足。
《江村》古詩詞賞析
唐朝:杜甫
清澈的河水蜿蜒環繞著村莊,漫長的夏天,村莊裏的壹切都顯得優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相親相似,相伴。(上課第壹篇作品:梁上)
老太太在用棋盤,小兒子在打針做鉤子。
只要壹些老朋友給點錢,我要求什麽?
翻譯
浣花溪清澈的河水蜿蜒流過村莊。在漫長的夏天,壹切都是安靜而悠閑的。
梁上的燕子自由飛翔,水中的白鷗相互靠近,相互陪伴。
陪伴多年的妻子在壹張紙上畫了壹個棋盤,年幼的兒子把鋼針彎成了魚鉤。
只要壹個老朋友給我點錢和飯,我還能要求什麽?
做出贊賞的評論
作者杜甫在顛沛流離之後,終於有了壹個臨時的住處。這首詩在寧靜的氛圍中,細膩地描繪了美麗寧靜的景色,漫不經心地描寫了閑適溫馨的生活情趣,表現了作者杜甫難得的安定生活所帶來的滿足和喜悅。
“清江抱村溪,長下江村萬物靜。”初夏的村子裏,壹條彎彎曲曲的小河靜靜地繞著村子流過,河水清澈。有魚在水裏嬉戲,無聲地來來往往。整個村子的壹切都是那麽安靜。壹片清江,給村子帶來了祥和與寧靜。這條“清江”就是成都的浣花溪。詩人稱之為“青”,大概是喜歡它在村裏流來流去。所以給它起個好名字。
《劉保存》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它的可愛之處,也照顧到了《江村》的詩名。前兩句話定下了全詩的氣氛,贏得了全詩的意誌。壹切都是漫長的,歷盡艱辛的詩人不再有煩惱和憂慮,在這個村莊裏欣賞風景。
“壹個人來梁吧,和水裏的海鷗親密接觸。”妳看,新蓋的草堂剛壹完工,調皮的燕子就輕快地飛來飛去,沒有人搭理它們,它們卻像活潑的孩子壹樣,那麽自由自在地享受著。詩人捋了捋胡須,笑了笑,漫步走到河邊。在河面上,有兩只白鷗輕輕地漂浮著。他們或在前面或在後面,有時在唱歌,有時在水面上轉圈追逐——他們壹定是壹對相愛的戀人。南朝詩人何遜曾說:“可憐的海鷗早晚要逆流而上。”杜甫曾經研究過何遜的詩。他看到這壹幕,壹定是善解人意的忘記了機器。
“老夫畫紙為棋,幼子敲針為鉤。”詩人帶著愉快的心情慢慢走回家,看見他的妻子坐在門的樹蔭下,在紙上畫著什麽。他走近壹看,原來是壹盤棋。“丁丁”的聲音傳來,小兒子正埋著頭,認真地敲著壹根針。這個貪玩的孩子想自己做壹個魚鉤,這樣他就可以去河邊釣魚了。
這種場景在村裏大概是經常看到的,但對於經歷安史之亂,屢遭挫折,活了半輩子的作者杜甫來說,卻是難得的珍貴的福氣,讓他心裏暖暖的。在他那裏,“富者閉門,薄暮隨肥馬塵。”碎杯寒炙,處處悲淒(《魏作成二十二韻》),他怎麽也想不到會有這麽溫暖的時刻。這兩句話抓住了生活中最常見的畫面,傳達了壹種普遍的家庭溫暖和生活的悠閑與美好。
“但有壹個老朋友米露,我還能要求什麽?”詩人從眼前平靜的生活場景中感嘆:壹個老朋友給了我吃的,還有他的工資。作為壹個平凡卑微的人,我還能要求什麽?這兩句看似開心滿足的話,仔細讀來,其實不知道隱藏了多少辛酸與苦澀。
杜甫能夠生活在成都草堂,多虧了朋友們的幫助。雖然眼前有這樣的和諧與安寧,但這是建立在他對別人的依賴之上的。壹個被後人尊為“詩人聖人”的大詩人,靠著別人的恩賜生存,甚至說自己想要的更多,也就是沒有別的要求。這種語言越是冷靜,越是讓讀者感到悲傷和落淚。他的誌向原本是“忠君,然後移風易俗”(《魏作成二十二韻》),但幾十個春秋過去了,如今人們只求晚年壹菜壹飯。詩人就這樣懶懶地說著,仿佛他的心靈不再有生活的陰霾,不再願意去迎接那些紛擾和喧囂。
從藝術角度看,這首詩精確而自然;文字簡潔含蓄,但讓人找不到。這就是杜甫律詩的精妙之處。結尾對聯中的“但有故人提供米”壹句,和“多病只需藥”壹句,從和平與詩的角度來看更好。
全詩緊扣:梁歸村,水中鷗歸河,棋局長夏頂,魚鉤藏清江。顓頊的“獨赴梁,與水中鷗相親”,兩個“自”字,兩個“相”字,都是自正;“去”“來”“親”“近”都是對的。自扶正與互扶正,讀書輕飄飄,飄忽不定。項鏈上的“畫”和“敲”都是現成的。而且兩句都是平實的語氣,最能表達夫妻白頭偕老,相敬如賓,子女愚癡無知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