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讀幾首寫給母親的古詩。
文/齊嚴豐
當我們讀到寫給母親的古詩時,唐代孟郊的《遊子頌》在我們耳邊回蕩了幾千年。
母親用手中的針線,為長途跋涉的兒子趕制衣服。
出發前,縫了壹針,怕兒子回來晚了衣服破損。
誰敢說像弱者這樣孝順的孩子,能像春天的陽光壹樣回報母親的愛?
這首詩之所以能持久、有力、感人,不僅僅是這首詩結尾的修辭語氣。詩人簡單地勾勒了壹個場景,壹個記憶中的畫面:母親為壹個即將離家的遊子縫制衣服,春秋兩季秋霜數次感染眉心,母親日漸蒼老。這張圖很溫暖,但也很傷人。我想那天離家的時候,哪根針哪根線不是媽媽的關心和愛護。密密麻麻的針腳裏,我媽想躲進她的體溫裏。她的囑托:早點回來!兒子還沒出門,媽媽壹直盼著他回來:可是“我”到現在還沒回去!這既有對母親的關心,也有對自己的責備:母親!我該如何報答妳的好意!所以詩人深有感觸:“但寸草有幾許情,我得三縷春光”。在這兩句話中,傳統的比興手法產生了極大的視覺反差和感性對應:孩子如草,母愛如春日陽光。遇到緊急情況,孩子如何報答母愛?意象的對比和隱喻寄托了遊子對慈母的思念和感激。而且,這首詩傳達了壹種生活感。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她像陽光雨露,閃亮滋潤,又像壹望無際渴望生長的青草綠葉上的玉華。
孟郊的這首詩為後來相關題材的詩歌提供了壹定的範式。比如清代蔣世銓的詩《遊》中,他對母親說“遊得好是幸,母親不要多想。孩子吃土,母親不懷念他們的饑餓;詩人在安慰了“孩子穿我們的衣服,母親不想念孩子的衣服”之類的話後,在詩末寫道:“不在乎草,珍惜三春燦爛”。再如清代鄭燮的詩《破布逢晨》:
早上縫抹布,沒針線。
我媽七十四了,眼睛昏花,手僵硬。
棉花不好包,線不好用。
線衣縫制緊密,厚實,抗冰雪。
假裝孩子很暖和,媽媽的衣服又薄又冷。
不穿衣服貼著媽媽的胸,衣服會內傷。
七十四歲那年,母親壹早起來給詩人縫衣服。我還想加更多的棉花,我想縫得更緊。我想給兒子縫壹件又厚又暖和的棉衣,但是媽媽自己的衣服很不結實。這件用無私的愛做的棉衣,違背了母親的意願,充滿了愧疚。明白了這其中的滋味,也就不難理解清代另壹位詩人彭貴所作的詩“多少淚水總被染紅?”
孟郊的《遊子頌》婦孺皆知,但絕不是我國古代詩歌史上最早的寫給(父)母的詩,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瀟雅?戊》雲:
辣蓼是我,艾蒿是土匪。悼念父母,生下我。
我是個失敗者,但我是個小偷。悼念父母,生下我。
瓶子用完了是壹件很遺憾的事。與其和新鮮人壹起生活,不如死很久。如果沒有父親呢?沒有媽媽我能做什麽?出門就領襯衫,進去就累死了。
父親生下我,母親向我鞠躬。愛撫我,飼養我,培養我,養育我,照顧我,進出我的胃。想報恩的美德。天堂就是這麽混亂!
南山猛,風吹。人家不管,我壹個人!
南山法,隨風飄。人都在山谷裏,我不是壹個人!
我味甘可食,根叢生,如子女繞母膝,故又叫黃花蒿,用來形容成熟孝順的人;蒿魏散,蒿不可食,魏不可食,魏不可結果,蒿魏是詩歌中比喻不能成材,不能盡孝,詩人借之自責。在這首詩中,傅必興的三種表現手法運用靈活,情感的表達跌宕起伏,傳達出孤獨的悲涼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人用生我、屈我、逗我、養我、護我、腹我等詞語贊美父母的辛苦。浩天極度迷茫!“母親的恩情海闊天空,孝順是對父母恩情的回報。
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個重要內容是尊敬和服從父母。子曰:“孝為仁之本!”"孟子曰:"不近,不為人,不近,不為子。“禮記?內澤寫道:“孝子之退休金,亦隨其心而樂,隨其目而樂,安其眠處,忠其飲食,孝子終老終身,非父母之終,亦是其命之終。“從古人對孝道的解釋中不難看出,對父母的敬服和尊敬是孝道的最高境界,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是最可貴的孝道。唐代詩人皇甫然在《劉朝令徐罷官歸仕》壹詩中寫道:
孟問孝,來子辭。
好在溫暖又舍得,只是種莊稼難。
采芝為藥,采金為早餐。
雲遮樓雨,山中中暑帶寒。
無時應有筍,閑地生蘭。
給上級壹封信,長筵歡樂壹天。
這首詩以孟和他的兒子孟向孔子詢問孝道和老賴招待他的親戚的典故開始。劉把比作和老萊子,描寫他辭職去照顧父母和娛樂他們。冬天給父母暖床,夏天給父母擦座椅,給父母獻上最好的藥物和飲食。即使現在不是吃竹筍的季節,他們也盡力滿足父母的願望,服從父母的意願,尊重父母的需求,生動地刻畫了典型的孝順父母的孝道。
可見,在中國古代的孝道觀念中,守候在父母身旁是孝道的前提,這是論語?孔子在《裏仁》中說:“父母在,不遠遊必遊好。”因此,不得不離開家的詩人寫了許多詩來紀念他們(父親的)母親。這些詩,有的可能是通過思念故鄉來表達的,但正如賈平凹在《父母在故鄉》中所說:“故鄉是什麽?故鄉是隨著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父母不在了。那個故鄉,只是壹個名、意、字上的故鄉。”謝朓在詩中寫道:“有情懷,才會思念故鄉。誰能站住腳?”。
母親也看了看故鄉的遊子。唐代詩人聶在《流浪》中寫道:
萱草居堂,遊子行天下。
慈祥的靠在門上,看不到萱草。
在家鄉的院子裏,萱草的莖葉郁郁蔥蔥,花朵婀娜搖曳,而詩人卻在異鄉漂泊。毫無疑問,這朵黃花菜是我媽種的,也被稱為無愁少女,是我媽用來驅散思念兒子的悲傷的!然而,真的可以這樣嗎?詩人思念母親,更讓他苦惱的是,他沒有辦法打消母親對他的思念。想到母親靠在門上,希望詩人回家,詩人就很痛苦。“無萱草”是指沒有什麽可以解除母子之間相互的思念、牽掛和關心。“快回來,兒子,給媽媽看看!”
這裏有壹點,就是母親寫的古詩裏經常出現黃花菜的形象。傳說黃花菜可以讓人忘記煩惱。古代君子報國,不能常回家,所以家人很想念他們,想到北塘種黃花菜以忘憂。就這樣,用萱草指代母親的習慣流傳了下來。比如王冕的兩幅元代玄默圖?第二,“寫道:
萱草生於北塘,色鮮好。
喝夠了怎麽辦?
人子在尊榮和愛心上孝順自己的心嗎?
昨夜雨霜,江空老。
遊子未歸,心怦怦直跳。
鄉愁是從思念母親開始的,美麗的黃花菜讓我感到悲傷卻又焦慮:我的心因激動而怦怦直跳!我多麽想回去看看媽媽的臉在又壹年的風雨霜中有沒有變化?我想回去,和她聊聊過去的歲月,聽聽她的規勸。我多想回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不留。所以,常回家看看,不要等淚流過墓,就像唐代詩人陳去疾在《西母墳》裏寫的:“林中無哀,丁寧叫我早歸。”早點回來,多少期待,多少牽掛。母愛就是這麽簡單,但它的分量很重。覺得她在嘮叨?妳覺得無聊嗎?媽媽在的時候,我們壹定要珍惜她的愛。
母愛是偉大的,親情是永遠無法割舍的。壹個人就算出家破紅塵,也不會忘記母親。宋末元初,高僧和龔寫了這樣壹首詩《思母》:
霜花葦花落淚濕衣,光頭已無多倚柴飛。
去年5月,黃梅雨曾典作為袈裟回到家鄉。
和尚都是空的,不該錯過世間的事,但人來到世間,對親人的感恩之心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怎麽會死?此外,在這首詩中,蘆花的意象也與母親緊密相連。
讓我們以孟郊寫母親縫衣開始這壹段關於母親的古詩閱讀,以周壽昌清代同樣意象的詩《曬舊衣》結束這段閱讀。
袍子還在,領子還暖。
重縫不忍輕取,上面有舊線痕。
30年前媽媽做的衣服還在,因為詩人珍惜她的付出。雖然衣服的翻領破了,但是我感受到了媽媽的溫暖。就是因為詩人忘不了母親從小把她拉扯大的那雙手的溫度,他想再補壹補,卻又舍不得脫下來。因為它們是她努力工作的痕跡。在這首詩中,詩人思念母親,思念他的善良,飽含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