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母屏燭影深,長河漸落星辰沈。嫦娥我壹定後悔當初吃了仙丹,現在壹個人,藍天,夜夜笙歌。——李商隱《嫦娥》。
賞析:此詩哀嘆月中嫦娥(嫦娥)的落寞景象,抒發詩人自傷的情懷。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環境,渲染空曠寒冷的氣氛,表現主角若有所思的心情;最後兩句是主角經過壹夜痛苦回憶後的感受,表達了壹種孤獨感。
全詩感傷,寓意豐富,奇幻感人。
2.窮鵑鵑影半夜,對著五候殘酒。——戚跡的中秋之月。
欣賞:晴空萬裏無雲,濕衣明。星光之外,壹輪滿月升起。漸漲,東邊樹林遮不住。在天空中行走時,全世界都能看到。清光能使人吟,月中桂影不能攀。憐三更月影美,飲碎杯照貴胄近臣。
3.年輕女子素娥耐寒,她在月中的霜凍中戰鬥。——李商隱《霜月》。
賞析: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壹首霜月詩。這首詩最精彩之處在於,它把原本看不見的月色和霜色描繪得有形可感,表現了詩人奇特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4.去年8月15日晚,曲江池旁杏園。今年8月15日夜,松浦沙頭水廳前。——白居易《八月十五夜亭中望月》。
賞析:八月十五夜亭中望月繼承了《琵琶行》中的蕭瑟基調。相比之下,全詩表達的是物是人非,古今不同的感嘆。
同樣是在8月15日的明月之夜,他曾經在曲江杏園邊賞月,曲江杏園是京城長安的壹處風景名勝,也是唐代皇家園林。杏園在曲江旁邊,朝廷經常在杏園舉行宴會。白居易作為壹個左拾遺者,雖不是大官,但也有機會參加皇家宴會。
8月15日,在繁華的曲江杏園賞月飲酒,他的心情無疑是愉悅的。作為鮮明的對比,他今年被貶到了江州,無論是環境還是心境都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5,還要發出明確的聲音,願意教暗取丹枝。——李益《論守鄉墻夜聽笛》。
賞析:不知何處吹來蕭瑟的蘆笛,讓出征的將士徹夜思念故鄉。這句話的意境是悲壯蒼涼的。用“鄉愁”二字,描寫了想家、徹夜難眠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在月夜聞笛聲時的迷茫,也寫出了人物無盡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