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三四十年代,新批評發展了詩歌語言理論和對具體作品的分析。恩普森的名著《七種朦朧》(1930)認為,壹個詞的意義越模糊,它就越豐富,詩的價值就越高。在《新批評》中,蘭森認為詩歌的語言具有“骨架”(意指主題或詩歌的邏輯)和“肌理”(意指從文字到標點符號的藝術處理)沖突的特點。在《模擬——壹個結構原則》(1951)中,布魯克斯把詩歌語境對壹個陳述的修正稱為“模擬”,說它是任何詩歌結構的主要原則。在《論詩歌的張力》(1938)中,泰特將詩歌的意義定義為詞語的“內涵”(比喻意義)和“外延”(邏輯意義)所形成的“張力”。只有當張力最終達到平衡或調和時,這首詩才能被認為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