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幾盒識字卡,寶寶不愛讀?
連甲骨文都講的惟妙惟肖,我還不認識幾個字。
如果妳已經掉進了這樣的坑,試試下面的方法,看看妳能不能爬出坑來,輕松解決識字的問題。
首先,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讓TA的周圍充滿文字。
給家裏的房間、家具甚至物品起名字,比如衣櫃、床、嬰兒車床、奶瓶、臥室等等。
我是從壹本叫《零歲教育》的書上學到這個方法的。不知道為什麽這本書現在好像賣完了。
然後每天抱著寶寶在家裏走來走去,教他們家具和用品,順便給她看看這些話。按照這本書的說法,這是讓文字進入孩子的潛意識。
當然,0-6個月的孩子是不可能認識字的。這不是讓她當時就知道,而是讓孩子“習慣”文字的存在,就像習慣空氣的存在壹樣自然。
這樣壹來,文字已經融入了TA的身心,妳以後也不可能再把TA和文字分開了。
自從我女兒出生後,我就在家裏貼滿了標簽。
女兒2歲3個月。當我壹周後回來時,我記起了班裏所有孩子的名字。過了幾個星期,我看到孩子名字裏有哪個字的時候,經常興奮地說:“我班誰是這個好字,沒那個好。”
現在六歲,各種繪本裏幾乎沒有她不認識的單詞,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單詞。而且她認識的字也很少有人故意教。
買的識字卡幾乎沒用過,就算用過也只是當道具玩遊戲。
她知道的壹些單詞經常讓我自己的母親感到驚訝。
壹個幼兒園小朋友姓楚(三生),我問她哪個楚,她說楚很像諸侯。
其次,多做親子閱讀。
讀書的重要性各方都在強調,但是在自己家裏怎麽做呢?壹定要選擇壹種甚至幾種適合寶寶的方式。
我的方式,在她壹歲之前,她不知道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所以我給她讀我喜歡的書。當然主要是文字優美、朗朗上口的詩詞散文。
當時看了好幾本《最美散文》,唐詩宋詞就更不用說了。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是枕邊書,讓我昏昏欲睡。
女兒壹歲左右,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了,我就拿幾本書給她選。我把書舉到她面前,指著給她讀書名,想講就用小手拍拍。
這時候的書多是兒童故事書。那時候的繪本很少,因為繪本的字數太少,我們談書至少半個小時,有時甚至兩個小時,所以基本上看壹本幾千字的橋段書。
甚至幾千字,她都是壹下子聽完,甚至連續講了好幾遍。
她總是喜歡反復聽,壹聽就會記住。當她能說話時,她拿起書,從頭到尾“讀”了壹遍。我不知道她認為她能閱讀,但實際上她依靠記憶。
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認為0-3歲的孩子是吸收型頭腦。就像相機壹樣,會完全記錄下眼睛看到的東西,沒有任何選擇。
所以現在回想起來,她後來認識的很多單詞,大概都是在她假裝讀書的時候開始印在她的小腦袋裏的。
第三,妳可以在生活中的任何地方學習閱讀。
去超市看包裝上的字,廣告牌上的字,路牌上的字,商店門口的字,餐館裏菜單上的字。
這時候零歲的影響就出現了:她看到字會主動讓我讀給她聽。
有時候要壹字不漏的看樓門口貼的通知,不滿意的時候還要聽好幾遍。我壹聽,小臉很滿足。
最後,妳還可以把素養融入到遊戲中。
我女兒喜歡詩歌會。我曾經用她的小豬佩奇全套玩偶作為參賽選手,和她打了壹場“識字大會”。有100人的小組,有上臺回答問題的選手,有冠軍,也有進攻者。
“百人團”回答問題時,她讓我用壹張她不認識的字卡回答。這樣她就可以先“偷偷”認識這個詞了。
從百人團裏沖出來的選手,換成我來問她來答,還是剛才那組話。等於她剛學的單詞,現在就要測試她記不記得了。她非常喜歡這場比賽。
如果是好動的男生,讓他玩捉迷藏,尋寶,到處找字卡,也是不錯的選擇。
只要找到孩子喜歡的遊戲風格,巧妙地將識字融入其中,孩子就會努力去玩,何樂而不為呢?
18.10.10修訂:段落縮短。加壹段蒙臺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