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如何有效復習

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如何有效復習

詩歌鑒賞綜合訓練

教學目標

1.通過詩歌鑒賞綜合訓練題,強化學生答題技巧。

2.通過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用正確的答案規範回答問題。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根據答案用正確的答題規範答題。

教學困難

學生閱讀詩歌,獨立理解和欣賞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壹、進口審查:

我們可以不夠富有,但精神上不能貧窮;我們可以不夠深刻,但也不能淺薄。如何做到這壹點?-讀詩。孔子對弟子說:“小子!他莫雪夫的詩?”詩“可以精彩,可以觀賞,可以分組,可以憤懣,而妳的父親在遠方,妳更知道植物、動物、鳥類的名稱。”此外,他還批評兒子孔鯉“不學詩無話可說”,可見孔子對詩歌的重視。

詩歌是語言的精華,古詩詞是文學藝術的瑰寶,經常閱讀古詩詞不僅可以讓我們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在今年6月的高考中輕松拿到本該屬於妳的8分。

1,讓學生復習高考詩歌鑒賞考點。

⑴欣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⑵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態度。

2.讓學生復習回答詩歌鑒賞題的壹般步驟。

(1)確認寫的是什麽,怎麽寫,為什麽寫,最後整合答案回答問題。

(2)寫什麽——圖像對應的考點。

怎麽寫——對應的語言和技巧。

為什麽要寫——對應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第二,學生活動

1.鍵入詩歌訓練的標題,給學生15分鐘完成第壹次訓練。

2.在解題期間巡視學生的答案。

3.打出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生答案:找出得分點不足、寫作不規範、做得比較好的學生的答案,投射出來,和學生壹起討論如何拿高分。

4.給學生五分鐘時間完成培訓2中的第二個問題。

5.學生分組互相評價,給別人打分並說明原因。到學生打分的時候去巡邏指導。

三、知識建構:把握詩歌鑒賞的八個切入點

1,從題目切入

古詩詞的標題很有講究,往往能揭示詩詞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題,是我們解讀詩詞的重要切入點。從題目入手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準確的理解詩歌。

2.從評論切入

命題人在試題中做筆記,或者批註文字,降低難度。

3、從圖像切入

意象是詩歌中融化作者思想感情的東西。簡單地說,意象就是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客觀形象通過詩人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形象,是富有更多主觀色彩的、不同於生活本來狀態的、能被人感知的具體的藝術形象。

4、從語言切入

首先是巧用考試信息,用儲備,讀詩。古人在創作詩歌時特別註重語言的錘煉,很多詩歌因為壹個或幾個字用得對而妙趣橫生,使整首詩生動易讀。

5、從主題切入

古詩詞常見的主題有:

思鄉、隱居、詠史、辛酸、遊子、參軍、邊塞、寄宿、戀愛、憂國、建功、感悟等等。

同題材的詩通常表達的是同壹種感情,相對穩定。欣賞的時候,抓住了題材就不會跑題。

6、出自《愛情語言》

這裏的“感傷語”是指直接表達自己心意的文字,是詩中的點睛之筆。抓住這些詞,就能觸摸到作者的情感脈搏,找到理解詩歌、進入詩人情感世界的突破口。

7.切入細節

優秀的詩歌總是以個體反映壹般,以部分反映整體。這裏的“個人”和“局部”都是典型的細節。透過這種獨特的人格視角,我們可以探究詩中所蘊含的情感。

8.從背景切入

白居易曾說:“文章寫在時代,歌詩寫在事物。”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會背景的產物,都帶有壹定時代的印記。因此,古詩詞的欣賞離不開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命題人在編寫試題時,往往會對壹些影響理解詩歌內容的背景進行簡要的點評。從“背景”出發,很容易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變遷,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題。

第四,知識的運用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以下問題。(6分)

金谷杜源木

熙熙攘攘的過去,已經帶著塵埃的芬芳,沒有了;水無情,雜草年年綠到春。

鳥兒呻吟著,夜晚伴隨著東風的聲音來臨了;落花就像從樓上掉下來的綠珠壹樣美。

註①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的別墅。②墜人:指石崇的愛妾。(3)這首詩的作者路過金谷園故裏,因看到眼前的景象而懷戀過去。

(1).請欣賞“流水無情草為春”這首詩的藝術效果。(3分)

(2)從運用對比手法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3分)

2.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7分)

杜牧,中國祁安縣的壹個稱號

二極夕陽溪橋上,半縷輕煙在柳影中。

多少青蓮相依相恨,回望西風壹會兒。

黃昏荷塘上的楊萬裏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肩止壹西風。

黃昏中的荷花依然熾熱,它的下臉藏在藍色的傘裏。

(1)這兩首詩描寫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處的景色(2分)

(2)這兩首詩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刻畫“他”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蓮”的不同情感特征,並作簡要分析。(5分)

動詞 (verb的縮寫)審查摘要:

1.復習題目,展示考點。

踩準時間,熟練答題。

3.寫得好,分多。

六、作業:

完成剩下的其他練習,總結回答詩歌鑒賞題的方法、技巧和答題規範。

附:

詩歌鑒賞答案

(1)

1,(6分)(1) (3分)詩人爬上樓房,遠遠望去。這是休閑,但他被這壹幕感動了,想起了家鄉。當他從思鄉中醒來,發現自己身在異鄉時,心中並不感到意外。這前後的情感變化,凸顯了作者的鄉愁。(弄對了就行。給《閑》1分,《觸景生情》1分,《鄉愁》1分。)

(2)(3分)畫中只有小船和船夫,沒有行人,表現出“無人渡野水”的景象;船夫睡在船上,說明路人很少,突出了船漫長而孤獨的等待。從圖中我們可以猜測船夫壹邊吹笛子壹邊等待渡江。很長壹段時間沒有過渡,困得他不得不放下笛子,自己去睡覺。這幅畫生動地表現了這首詩的內容。(分析給出2分。將屏幕內容回答到1。寫其他答案,只要有意義,可以酌情給分。)

2,(6分,1分每空格。學生答案如有錯別字、其他字、漏字、倒字等與原文不符。)

(1)王皇帝的春心在咕咕叫。藍色的田野向太陽呼吸著它們的翡翠。(2)安得有幾千萬棟寬敞的樓房,極大地保護了全世界的窮人。

(3)天地不可能在壹瞬間;然後物我無窮。(4)夕陽下的草樹,普通的小巷。

(2)

1,(1)“水無情”,風景是指無論世事滄桑,流水依舊無情地流;“草是綠的”,草是空的,綠的,對人事的變化毫無感覺。景物的描寫誇大了悲涼的氣氛,寫出了荒廢花園的破敗景象,寄托了詩人無限的滄桑。(既分析描寫的景物,又分析表達的感情,3分。)

(2)第壹句“繁華散香塵”是指金谷的繁華往事,已隨香塵漸行漸遠。如今金元荒蕪:“流水”“草”“鳥鳴”“落花”,壹派衰敗景象,在昔日繁華與今人衰敗的對比中,表達了詩人沈重的悲涼。(寫壹個對比,結合詩進行分析,3分)

2、(1)金塊和鵝卵石,棄之扔之(2)人不知也不在乎,不是君子。(3)雕欄玉雕還是要改的。(4)花越來越誘人,淺草能丟馬蹄鐵。

(3) 1,(1)對聯:微風吹門吹竹,引起對故人的懷念。領結:微風吹落樹枝上的露珠,滴在臺階下的青苔上。尾關節:希望微風吹進窗簾,吹起琴上的灰塵。

(如果分析準確,得分為1。)

(2)冷寂(1);孤獨、寂寞(2分)

2.(1)騎馬飛奔先來我的路。(2)就好像妳剛從人世出來,成仙了。

(3)我們倆都不開心——到天盡頭我們又見面了。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

1,(1)傍晚西風(2分)

(2)擬人化表達。(1)上壹首《青荷》有《恨》、《回到西風》等,其中包含了詩人的恨,表現了哀怨不平之感,語氣悲涼。(2分)後壹首的“蓮花”被西風吹得躲進了荷葉裏,看似“憂熱”,實則羞澀,表現了作者的喜愛和喜悅,語氣活潑有趣。(2分)

2.(1)魚蝦之友,米盧,滄海壹粟(2)夜宿秦淮酒家的商人女人,不知亡國之恨。

(3)冰泉冰冷澀澀的琴弦已經完全破壞成壹種深度的悲哀和隱蔽的哀嘆。(4)小學的困惑留下了很大的遺產。

(5)

1,(1)詩人趕去山裏拜訪壹位道士,他不願意,卻被拒之門外。他在住所周圍搜尋,仍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詩人沒有失望,反而從周圍的美景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滿足。他壹時興起來拜見道長,得了“禪”就回家了。

(2)全詩圍繞題目的“求”字,逐步展開。“走在壹條小路上,我發現苔蘚上有壹個腳印”突出了“找”字。對聯是沿著小路進入它的棲息地寫的。“草甜了閑置的門”意味著想念壹個人。最後四句繼續寫壹路風景。“山源出的小溪”就是和山壹起找水,找水也是找道士,和“找”字也有密切關系。

2.(1)這個前漢朝很繁榮,從此以後漢朝很蕭條。(2)學而不厭,教而不厭。

(3)知識淵博,自學成才,就知道自己知道什麽,不會做錯什麽。在我意識到之前,壹個本該持續到永遠的時刻已經來了又去了

(6)

1和(1)第壹句描繪了壹幅雨後東坡的月夜畫卷,是全詩(1)的基礎,營造了壹種清幽的氛圍,以體現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2)。

(2)“嘹亮”二字形象地描繪了手杖與石頭碰撞時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2分);聯系以上對坎坷道路的敘述,讀者可以體會到作者堅守信仰,樂觀曠達(1)的情懷。

2.(1)朋友是魚蝦,朋友是麋鹿,滄海壹粟。(2)冰冷的冰泉之弦凝結成壹種深度的悲愴和隱蔽的哀嘆。

(3)不懂小學,會留下後遺癥。(4)富貴如金,得益於君子博學,將來自救。

(7)

1,(1)“絕春生”、“安排”、“等待”。因為只有新雷過後,才會有“春天的生活”和“多姿多彩”。(2)前者寄托了對新生活、新氣象的向往和期待;後者對新事物寄予了無私的關懷。

詩歌欣賞

“新雷”的解釋說明,事物具有變化的內在基礎,但沒有壹定的外在條件——“新雷”,這種變化是無法實現的。這首詩通過呼喚新雷,形象地闡述了外界因素在事物變化中的重要作用。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壹樣的。

註:①新雷:春天的第壹聲雷,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古人認為雷動萬物。易經?說占蔔:“雷動之,風散之,雨潤之。”“爾雅義疏?《釋天》引用《說文》曰:“雷陰陽弱,雷雨生物也。“這首詩應該取其意。

2造物:指天。古人認為是上天創造了萬物。莊子?大師:“創作者魏在福將為此被拘留(只是壹段時間)。”無言而深情:古人認為,天雖無言,卻能潛移默化地輸送壹切。《論語》?陽貨:“孔子說,‘天說什麽?當妳在四點的時候,壹切都誕生了。“天堂說什麽?”“每次:經常。(3)這兩個字:“創造”早已布置得五顏六色,只待春雷壹響,百花競相開放。

《新雷》這首詩是關於迎接春天的。“創造”就是自然。大自然雖然不說什麽,但它是有感情的。這不,冬天的寒冷還沒有消退,春天已經悄然而至。百花園裏的五顏六色的花都準備好了,伴隨著春雷的聲音就要對外開放了。這首詩既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無限贊美,也表達了他對社會變革的熱切期待。龔自珍初中學過紀海的《雜詩》(第五部),所以這是壹個簡短的介紹。

2.(1)梧桐瀟瀟,黃昏滴水。(2)在來自廣闊天空的尖銳的大風中,猿在嗚咽,清澈的沙子和白色的鳥飛回來了。

(3)徹夜不眠,必有王朝。(4)徐來風涼,水波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