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古詩詞中精煉詞語的鑒賞問題
1.明確兩種設置題目的方式:這類題目壹般有兩種設置題目的方式:(1)在這首詩或這句話或這兩句話中,“某字”或“某字某詞”壹直為人們所稱道,結合該詩簡單欣賞壹下。(2)在這首詩或這句話或這兩句話中,哪壹個詞或兩個詞用得非常巧妙,找出並簡要評價這首詩。2.回答煉詞題永恒的兩條原則:(1)不離句。任何壹個漢字,無所謂好壞,但進入特定語境,就表現出很高的水平。所以所謂善用壹個詞,就是壹個詞在句子中起到很好的作用。(2)聯合句子分析。正因為詞與句子密不可分,所以在欣賞詞的美時,必須聯系相應的句子來分析。鎖定微妙詞的三個技巧:(1)這些詞往往是動詞或形容詞;(2)此類詞的上下句位置壹致;(3)這類詞,既有漢語,又有詩美。如果美在壹句話裏,主要是因為它的表達效果好;如果美在全詩,就可能成為“詩眼”。四個。回答鑒賞問題的三個永恒理念:(1)形式上:對於壹兩個詞,所謂“形式上”的鑒賞,主要是欣賞其在具體的句子、修辭或表達或詞性中的靈活運用。(2)內容:內容是指思想和情感。或者分析壹句話中壹個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或者進壹步分析全詩中壹個字(“詩眼”)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效果:正因為是煉字,所以壹個字有很強的藝術表現效果。第壹種效果是從詩中意象(詩人本人或詩中他人)的角度來看效果是如何表達的;第二,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效果是如何表達的。五、脫俗詞鑒賞例題(1)從詞類L例1(界定脫俗詞範疇):結合全詩,評價第三聯中“穿”與“數”的藝術效果。(廣東卷,2007)西亭林景熙清秋多思,黃昏去西亭。月初高樹白,清風半醒。壹個人穿過森林樹葉,坐在壹起數螢火蟲。漁歌在哪裏?孤燈遠隔。【答案】(1)(內容:結合詩歌分析)“穿”和“數”描述的是詩人本人,“穿”描述的是詩人獨自在林中穿行,“數”描述的是詩人在無聊中獨自數螢火蟲。(2)(形式效果:概括它是如何表達什麽樣的思想感情)綜合分析全詩可知,“穿”和“數”兩個字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苦悶、無聊的心情。l例題二(考生找精字):古人評論詩詞時,常用“詩眼”壹詞。所謂“詩眼”,往往指的是壹首詩中最凝練傳神的壹個字。妳覺得這首詩後兩句的“詩眼”是哪個詞?為什麽?請簡要欣賞全詩。(2003年全國卷)王維過季翔寺,不知道去積香寺的路,在幾裏山雲間徘徊。古木參天,卻無行人小徑,寺內山中鐘。山裏的泉水打在危巖上,松林裏的太陽也冷。傍晚時分,來到空池,靜靜禪坐,壓制心龍。【答案】(1)(哪兩個詞說清楚了)這兩句話裏詩意的眼神是“咽”和“冷”。(2)“吞”字是動詞,側重於動態方面。它描寫了山中流動的泉水,由於危石的阻擋而發出低沈微弱的聲音,像是人們啜泣的聲音;“冷”這個詞是個形容詞,側重於靜態方面,形容灑在松樹上的太陽色,因為森林的黑暗看起來很冷。(3)詩中的“咽”和“寒”兩個字,生動、凝練、傳神地描繪了季翔寺外深山中的隱逸與清冷。l例題3(考生找精煉詞):第三聯上下句中最簡潔生動的詞是什麽?請簡要分析壹下。(2007年全國卷二)王維《新晴野望》新晴元野遼闊,雙目壹塵不染。外城的門樓緊靠著輪渡碼頭,村邊的樹木連接著小溪和河口。銀白色的河水閃爍著田野,特別明亮,蒼翠的群山聳立在山脊的後面。厚月無閑人,家事在南。【答案】(1)(明確)分別是“明”和“楚”。(2)(內容:結合詩歌分析)《明》格外耀眼明亮,描寫的對象是田埂外的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上漲發光;《出》呈現,形容山色在雨後陽光的照射下更加美麗清新。(3)(大意)“明”“楚”生動地描繪了雨後晴空萬裏的景象,畫面生動,富有層次感。(2)從修辭的角度,分析詩歌中“帶”字的美。(廣東卷2006)嶽秀峰與黃玉諸子詩二首(上)譚磐京兆江上青山山紅,遠帆歸天。老鶴南飛,帶著鈴鐺去了海樓。註:(1)魯,蜀漢古書中提到的小船。(2)海樓:即海礦寺。【答案】(1)“帶”采用擬人手法。詩中賦予“老鶴”以人類的動作,不是說鐘聲傳得很遠,而是老鶴把鐘聲帶到了海樓。(2)“帶”字形象地表達了鐘聲悠揚的特點,使畫面富有動感。(3)從表達角度,請結合全詩欣賞“響亮”二字的妙用。(2006年遼寧卷)詩雨洗東坡,月色清,城中人盡。不要太確定坡度,但是愛妳拖杖的聲音。註:的確luò què崎嶇不平。【答案】(1)“肯格蘭”用的是對比的表達方式。此詞形象地描繪了手杖與石頭碰撞時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2)聯系上壹篇文章對坎坷道路的闡述,讀者可以體會到作者堅守信仰、樂觀豁達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