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時俱進,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探索和變革精神。
2.現代派詩歌得到了張揚和多元化。
3.出現了“邊緣化”和“個性化”的趨勢,使詩歌回歸了自我。
壹、新時期詩歌的發展歷程:
詩歌是壹種註重靈魂、藝術性和抒情性的文學藝術形式。
新時期詩歌沿著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兩條道路發展,1990年代以前呈現多元化趨勢,進入1990年代後,由於市場經濟的制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低潮。
發展過程:壹個前奏,四個高潮,三個插曲,兩個退潮。
序言:“天安門詩歌的殘脈”揭開了新時期詩歌創作的新篇章。
四次高潮:回歸詩人、新寫實詩歌、朦朧詩、第三代詩歌的創作。他們將現實主義詩歌和現代主義詩歌推向了更深的層次。
三集:文化詩、女性詩、“新邊塞詩”。它們與“朦朧詩”和“第三代詩歌”並列出現,深化了詩歌創作。
兩次退潮:民間寫作(於堅)和知識分子寫作(王家新)使詩歌回歸自我。
第二,從時間的角度,我們可以把新時期的詩歌創作分為幾個時期:
1,醞釀期——1978之前的詩歌創作。“天安門詩歌的殘脈”、“歸來的詩人”和新現實主義詩歌等三種詩歌創作現象相繼出現,連接並深化了現實主義詩歌傳統。三種詩歌現象對應著三個主題:揭批“四人幫”,反思歷史,反映新生活。被稱為“前新詩潮”時期。
2.成長期——詩歌創作從1978到1985。除了“還鄉歌”和新寫實詩歌之外,“朦朧詩”迅速崛起,成為詩歌創作最重要的潮流。“朦朧詩”的出現不僅標誌著具有現代主義審美特征的詩歌終於在中國詩壇取得了合法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傳統的詩歌風格,也標誌著新時期詩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叫做“新詩潮”。
3.轉型時期——詩歌創作從1986到1990。壹批比“朦朧詩派”更年輕的詩人自稱“第三代詩人”,喊出“打倒北島,打倒純詩”的口號,迅速崛起,占領詩壇。既反對現實主義詩歌假、大、空的詩風,又鄙視“朦朧詩”的唯美主義傾向,提出了“以詩還詩”的新的審美規範,表現出強烈的反叛精神。“第三代詩人”的詩歌創作使詩歌世界真正多元化,但良莠不齊的局面也使詩歌失去了審美和評判標準。“新生代詩人”;《新生代詩歌》;“後新詩潮”。
4.淘汰期——1992以來的詩歌創作。在市場經濟和大眾文化的影響下,詩歌走出了語言繆斯的中心地位,走向了社會和生活的邊緣,走向了沈默和壓抑,從此成為了壹種“邊緣文體”。此後,於堅提出的“民間寫作”和王家新提出的“知識分子寫作(邊緣寫作)”頗有影響,但雷聲大雨點小。“無主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