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1]
花兒雕零了,獨特的梅花迎著風席卷而出,小公園的景色美不勝收。
瘦影橫水淺,黃昏飄香[2]。
霜鳥欲先窺[3],粉蝶知收魂[4]。
還好有微歌可以對比,不需要檀香* * *金瓶[5]。
(1)林逋(967-1028),北宋詩人,寧波奉化黃仙村人。後人稱他為“何荊夫人”。出生於儒家家庭,早年遊歷江淮等地,四十多歲後隱居杭州西湖孤山下。據說他足不出戶,終身不娶,以種梅養鶴為樂,人稱“梅妻鶴”。今天杭州西湖的小孤山有很多梅花,包括鶴亭和林逋墓。
[2]下面兩句“瘦影”:林逋用五代南唐詩人姜維作“竹影橫水淺,桂香浮月暮”。從此,“暗香瘦影”成為梅花的代名詞,相關詞匯頻繁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如顏的“香浮而瘦”。李富《望梅》:“無斜句,深為林逋、處士之詩恥。”趙希榮的傅語嫣:“至今人與梅花清。”細細的影子,梅花的影子。暗香,清香,清香。黃昏,形容朦朧的月光。
(3)霜鳥:天氣寒冷時的鳥。偷窺:偷看。
[4]壹起:應該的。靈魂破碎:愚蠢和喪失靈魂的表現。
(5)烏木板:演奏音樂的烏木拍板,這裏指的是音樂。* * *:還有。金樽:珍貴的酒杯,這裏指的是酒。
評論《山中園中小梅》這首詩,有兩個原著,所以選壹個。這首詠物詩從多方面描寫了梅花的魅力。第壹聯寫梅花淩寒獨放,風光無限;顓頊寫了它優美健康的形狀和香氣;領口被小鳥襯托;對聯的結尾寫著歌唱和欣賞的音樂。自林逋的《山中小妹》問世以來,詠梅之風日益高漲。例如,宋代的幾位著名作家,如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陸遊、辛棄疾、楊萬裏和梅姚晨,都寫過詠梅的詩。蘇軾甚至以林逋的這首詩為例,抒發自己的情感,並讓兒子蘇果模仿。隨著詠梅風氣的盛行,林逋和鼓山梅花的名字變得炙手可熱,所以明代詩人王逸說:“只因誤解了林和靖,詩人才有今天的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