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強學生對各種題型尤其是主觀題的適應能力。
教學理念:
1.把握古詩詞的基本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分析,進行有效的綜合分析,讓學生對古詩詞有壹個整體的認識。
2.要求學生背誦和鑒賞壹定數量的詩詞作為訓練的補充,避免學生只求做題而忽略了古詩詞鑒賞其實是體現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壹個體。
上課重點:1,這個知識點的背景分析。2.欣賞詩歌意象的典型範例。
實例分析
壹、這個知識點的背景分析:
在2002年高考的解釋中,有三個最大的變化。古典詩詞鑒賞從客觀題變成了主觀題,增加了考題的難度。國家考試中心的張偉明說:
古詩詞考察主要包括對作品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初步鑒賞和對作品思想內容的評價。所謂初步鑒賞,是指對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總結性鑒賞,不引用經典,也不在卷子之外對比作品,而僅僅是作品本身的特點。當然,如果詩中使用的典故是我們在文中學過的,就要了解,並結合所學進行分析。欣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第1/78頁
巧妙之處在於命題可以是綜合要求,也可以就某壹方面提出問題,還可能結合評價工作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不能偏廢壹些東西。
張維明的說法指出了古典詩詞鑒賞的四個方面,即“三賞壹評”。
因為這個問題是作為主觀題題型出現的,難度不算太大,應該和之前的客觀題型有壹定的聯系。這種聯系應該是面向主題語言的。就我們目前看到的題型來說,具體的題型可以分為兩種:有語篇引導的填空題和沒有話題引導的簡評題,或者說有些是結合在壹起的,題型很不壹致,說明我們還處於探索階段。但是在訓練的時候,不妨以大局為重,從小事做起,從高能力的培養達到壹般能力的效果。
二、古詩的分解:
(壹)詩歌中意象的欣賞
【04典型考題】
讀蘇軾的詩論,回答問題。林逋的《梅花》詩裏說“影薄水淺,月暮飄香”,這絕對不是桃李詩。皮日休的《白蓮花》詩裏說“無人能見其不憐其恨,月色吹拂時”,絕非紅蓮詩。這就是寫東西的力量。如果說石的詩《紅梅》裏說的“桃無綠葉,杏有青枝”,那是這個村學裏最粗鄙的語言。說出蘇軾稱贊《梅花白蓮》詩,批評石《紅梅》詩的原因,並作具體分析。(北京卷)
解決問題的思路:分析外觀(顏色、特征、形狀等。)和內在精神(性格、精神、氣質等。(指詩歌中描寫的人物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