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不懂,妳讓他背幹嘛?不如妳自己先背,合適的時候隨便念幾首詩給他聽,再給他解釋意思,這樣豈不更好?詩歌是特定環境下的特殊感受。要理解它的含義,不僅要了解作者當時的環境,還要了解他的人生經歷等等。如果能把詩歌當成故事來講,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效果會更好。同樣,還有成語
3提出問題是探索事物本質的最好方法。想想那些三四歲的孩子,每天問壹百個問題。這是什麽,那是什麽,為什麽。他對世界的理解是從壹次壹個問題開始的。但是這個習慣在他長大後就被扼殺了,因為他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大人們已經不能回答了,很傷大人們的面子,讓他們很不舒服,所以才會罵,才會問那麽多問題!
通過壹個又壹個問題,孩子會逐漸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對事物的認識,這是個性化的,是他將詩人的經歷與自己的經歷進行比較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詩歌是美好的,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希望孩子背誦它,但如果我們不能欣賞這種美,這就像嚼蠟壹樣。只有會欣賞,才能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快樂背誦。
6學以致用。如果壹門知識不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它就永遠是膚淺的,所以妳不能讓它成為妳自己的經驗。
這壹步就是背誦。電腦裏的壹些東西和妳自己腦子裏的東西還是有區別的,因為電腦代替不了妳的生活,不能幫妳做人生決策,但是妳腦子裏的東西可以。前四步做到了,就會成為妳人生經歷的壹部分,會在無形中陶冶妳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壹首詩順利唱出所帶來的快感是不可替代的,因為是從網上搜來的。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過類似的問題,也很關註。我覺得這種問題的本質是我們對學習有壹些根深蒂固的誤解,對語言課程的理解還停留在背誦和記憶上,就像我們把數學課程等同於計算壹樣。
現在是21世紀,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沒有什麽知識是不能從互聯網上獲取的。以壹首詩為例。我們可以隨時拿出手機和百度。但我不是說背誦沒有意義,只是覺得應該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如果對壹首詩的學習按重要性排序,應該是提問、理解、欣賞、運用、背誦。
那麽在這些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能做些什麽呢?觀察和引導。
先觀察孩子對詩歌的認知,然後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引導他完成這壹步,如講故事團隊分享等。老師的作用就是輔導和協助孩子完成這些過程,從而把別人的生活經驗轉化為孩子自己的生活經驗,並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壹些有價值的能力。
以前衡量人的標準是掌握了多少知識,現在衡量社會上的人早已是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我們的學校和教育仍然停留在舊的觀念中,與社會脫節,並制定了大量的制度來維持這種脫節。這與其說是壹種無意識的懶惰和愚蠢,不如說是某些人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