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只是壹個人說了三句話,剩下半句!
主持人:不,我不是告訴妳。三句半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
主持人:哦!原來是民間曲藝的壹種表演形式!難怪這麽出名。
主持人:對,每段有三個長句和半句。壹般四個人表演,三個人說三個長句,最後1個人只說兩個短詞的半句,所以叫三句半。“主持人:那我們來看看這個三句半的表演。主持人男:請*給我們帶來《三句半》的表演。主持人男:曲藝、相聲、歌舞各有特色,都以帶給人歡樂為主。
女主人:是的,在我們的人民中間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東西。比如起源於嘉慶年間的《三言半》,很有名,聽起來很熱鬧。
主持人:好,下面請*等人為我們表演三句半。
擴展數據:
三句半不僅押韻,而且非常嚴謹。具體來說,第壹、二、四句壹定要押韻,“押韻到底”就是用三句半寫詩或快板的押韻方法。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還要“同音”,即押韻的詞不僅要有相同的元音,還要有相同的聲調,但第三句的聲調不能和其他句子的聲調相同。只有這樣,觀眾才會感到和諧愉快。
實際創作中,最麻煩的就是這“半句話”。往往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半句”,不得不放棄最後想出來的三句話。所以有時候先確定最後的“半句”,再寫前三句。
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點,給觀眾壹種“新鮮、奇特”或“幽默”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要以兩個字為主,當然也可以用壹個字,但不太容易表達出所需要的思想。
如果用兩個詞找不到合適的詞(元音和聲調由前兩句控制,確實比較難),也可以用三個詞,但盡量少用。至於四個字和更多的字,必須避免。“華二”音中的“兒”字不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