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我論文的題目是中國古代數學與古希臘古代數學的比較。應該怎麽寫?請給我壹些建議。

我論文的題目是中國古代數學與古希臘古代數學的比較。應該怎麽寫?請給我壹些建議。

古希臘的數學始於公元前600年左右,持續了近1300年,直到公元641年。前期始於公元前600年,最終於公元前336年希臘並入馬其頓帝國,其活動主要集中在道場附近。後來從亞歷山大大帝時期開始,活動地點在亞歷山大。公元641年,亞歷山大被阿拉伯人占領,古希臘文明時代宣告結束。

中國的數學起源於遙遠的石器時代,經歷了先秦萌芽時期(從遠古到公元前200年);漢唐初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0年),元宋鼎盛時期(公元1000年至公元14世紀初),明清西學輸入期(14世紀初至1919年)。

關於數學的最早記錄的比較:

最早的希臘數學記錄是拜占庭希臘語的手寫副本(可能有壹些修改),記錄於原始希臘語寫成後500年到1500年之間。原因是原始的希臘手稿沒有被保存下來。最早的書是公元3世紀帕普斯寫的《數學綱要》和公元5世紀普羅克拉斯寫的《舊中小企業大綱》。《奧德修斯大綱》這本書是根據奧德修斯寫的壹本書(公元前335年前希臘幾何的壹個相當完整的歷史概述,但已失傳)。

中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包括《杜中算術》和《許商算術》(載於韓曙《文藝誌》),但這兩部著作都已失傳。算術書是目前國內能見到的最早的壹部,也是比較完整的數學專著。這本書是在1984+10月湖北江陵張家山出土的大量竹簡中發現的。據專家考證,《算術書》抄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世紀),應該寫得更早,大約是戰國時期。《算術書》以習題集的形式,60多個小標題,90多個題目,包括整數和分數、比例、面積和體積等四則運算。

結論: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所有的文化創造都起源於中國。總的來說,中國的數學成就要晚於古希臘。

二、經典作品的比較:

古希臘數學的經典著作是歐幾裏得的代表作《幾何原本》。亞歷山大早期的大數學家歐幾裏德完成了劃時代的工作——將實驗和觀察建立的經驗科學轉變為演繹科學,並將邏輯證明系統地引入數學。歐幾裏得在《幾何原本》中采用的公理和定理都經過了仔細的考慮和篩選,內容按照嚴謹的科學體系進行編排,使之系統化、理論化,超過了他以前的所有著作。《幾何原本》分為十三章。它包含467個命題。

《幾何原本》對世界數學的主要貢獻是:

1.建立公理體系,明確提出所用的公理、公設和定義。由淺入深地揭示了壹系列定理,從而可以用少量的公理證明上百個定理。

2.將邏輯證明系統地引入數學,強調邏輯證明是建立數學命題真實性的壹種基本方法。

3.幾何證明的方法:分析、綜合和歸謬法。

《幾何原本》精辟地總結了人類長期積累的數學成果,構建了壹個科學的數學體系。為後人繼續學習和研究數學提供了課題和素材,使幾何學的發展充滿了活力。兩千年來,壹直被公認為初等數學的基礎教材。

中國的經典是《九章算術》。不同的是,《九章算術》不是壹個人壹次寫出來的。它經歷了多次整理、刪減和修改,是幾代人心血的結晶。它寫於東漢初年(公元壹世紀)。《九章算術》采取習題集的形式。全書共分九章,列舉了246道數學問題,並在壹些問題之後,描述了這類問題的求解方法。

《九章算術》對世界數學的貢獻主要包括:

1.根式法體現了中國數學高超的計算水平,顯示了中國獨特的算法體系。

2.方程理論,多重聯立線性方程的出現,相當於高斯消元法的總結,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3.負數的引入,尤其是正負數加減規則的建立,是壹大貢獻。

公元263年劉徽註釋《九章算術》。他的主要貢獻是整理了以往中國古代數學的成果,並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評論,特別是對壹些數學方法的提煉,達到了中國數學的頂峰。

《九章算術》系統總結了西周至秦漢時期中國數學的偉大成就。它是中國數學體系形成的重要標誌,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了中國古代數學的高度發達。《九章算術》對中國數學發展的影響,如同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對西方數學的影響壹樣深遠。

結論:《九章算術》和《幾何原本》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數學經典。《九章算術》以其實用性和算法性而聞名於世,《幾何原本》則以其邏輯演繹而風靡於整個科學界。兩者相輔相成,而不是壹個掩蓋另壹個。

古希臘數學的特點如下:

1.希臘人把數學抽象出來,使之成為壹門科學,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希臘人堅持使用演繹證明,並意識到真理只能通過演繹推理獲得。要得到真相,必須從真相出發,不能把不可靠的事實當成已知。從《幾何原本》中的10公理出發,可以得到相當多的定理和命題。

2.希臘人對數學內容的貢獻主要是創造了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平面與球面間的三角形、數論,普及了算術和代數,但只是初步的,有缺點甚至錯誤;

3.希臘人重視數學的美學意義,認為數學是壹種美,是壹種和諧、簡單、清晰、有序的藝術;

4.希臘人認為,關於宇宙的結構和設計的終極真理可以在數學中看到,這使得數學與自然緊密聯系在壹起,認為宇宙是根據數學規律設計的,是可以被人認識的。

中國數學的特點如下:

1.中國數學最基本的特征是鮮明的社會性。縱觀中國古典數學著作的內容,幾乎都與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密切相關。從《九章算術》開始,中國算術經典基本上是按照習題集解法的體例編寫的,其內容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壹些實際需要,具有濃厚的應用數學色彩;

2.中國的數學教育和研究壹直處於政府的控制之下,以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

3.中國數學家的數學著作深受歷史上各種社會思潮、哲學流派乃至宗教神學的影響,帶有各種社會痕跡。

4.中國的數學是建立在幾何方法和代數方法相互滲透的基礎上的,是通過計算得出的。采用十進制。同時用壹整套“編程語言”揭示計算方法,計算程序簡潔巧妙。

5.中國的數學理論表現在運算過程中,即“理算合壹”。我國數學家善於從復雜的數學現象中抽象出深刻的數學概念,提煉出壹般的數學原理,作為研究許多數學問題的基礎。

結論:古希臘數學屬於公理演繹體系,重在“理”——首先給出公理、公設和定義,然後由簡單到復雜有序地證明壹系列定理;中國數學屬於機械化算法體系;重在“計算”——將問題分類,然後用壹個固定的方程來解決壹類問題的計算。

經濟衰退的原因比較:

希臘數學從公元前150年開始衰落,原因如下:

1.缺乏必要的設備。理論和假設需要被檢驗。

2.公元前31年羅馬打敗埃及後,政府支持度降低。

3.隨著奴隸勞動力的使用越來越多,不需要考慮節省勞動力的方法,科學家也就失去了創造發明的動力。

4.興趣轉向哲學、文學和宗教;宗教領袖經常反對科學探究的精神。公元529年,希臘最後壹所學校——雅典學校關閉。

中國的數學從14世紀開始,處於緩慢發展階段。原因如下:

1.中國數學本身的軟肋。比如沒有自適應符號,不方便操作。

2.數學家的思想或世界觀的影響。比如用唯心主義解釋數學的產生。

3.社會原因。比如知識分子地位低下,科舉制度廢除,自由思想被扼殺。

結論:政治、社會、經濟的落後導致了古希臘數學的衰落和中國數學發展的緩慢。

綜上所述:在漫長的數學史中;起源於古希臘的公理化演繹體系和中國的機械化算法體系反復相互變革,交替成為數學的主流。

中國數學的出現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實用性和算法發展。在討論中國數學的成就時,不應以它在世界上的出現為主要標準,而應關註它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關註它獨特的科學創造,它豐富了人類的思想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