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李商隱有哪些寫歷史的詩?

李商隱有哪些寫歷史的詩?

李商隱——歷史的頌歌

縱觀先賢的國家和家族,

從節儉到奢侈。

為什麽需要琥珀做枕頭?

真的珍珠是車嗎?

它不符合青海馬,

蜀山蛇難拔。

有幾個人去過南潯,

最後蒼梧哭的翠花。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淮州河內人。在朋黨之間的夾縫中,他仕途失意,壹生落魄,45歲抑郁而死。他是晚唐詩壇上的壹顆明星,對宋初昆西詩歌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解說:這首詩深刻總結了歷代王朝興衰的經驗教訓,道出了“儉破奢”的警句,值得人們深思。如果能勤儉建國,勤儉持家,廉潔之風就會盛行,國家就會強大,家庭就會興旺。

在晚唐詩歌中,李商隱的七言詠史詩可以說是獨樹壹幟。這些通過獨特的藝術技巧和隱喻性的寄托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形成了李商隱詠史的獨特風格。

李商隱七言詠史詩的藝術技巧有:1,選取典型歷史事件和場景,記敘與議論相結合,以史為鑒;2.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的巧妙結合,在深邃含蓄的筆觸中透露出辛辣的嘲諷;3、從織機上看,公共原因是新的;4.通過歷史興亡的變遷,展現歷史演進的規律和教訓,表達厚重的歷史情懷;5、精心選材,以小見大,窺壹斑而知全豹;6.善用典故。

關鍵詞:李商隱藝術技巧,晚唐詠史詩七首

李商隱在晚唐詩壇上首屈壹指,他能以敏銳的政治眼光,展現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以細膩的情感方式開創詩歌藝術的新方式。

李商隱經歷了晚唐的憲宗、穆宗、景宗、文宗、武宗、玄宗六個朝代,見證了曾經繁榮強大的唐帝國無可挽回的衰落和沒落。出於對國家命運的擔憂,李商隱擔心的是最高統治者的奢靡,小人的專制,國家的衰敗。他通過詩歌表達了自己的失望和悲傷,尤其是關於歷史的七句詩。這些詩多以比喻手法寫成,形成了李商隱詠史詩的獨特風格。

第壹,選取典型的歷史事件和場景,敘事和討論相結合,以史為鑒。

面對封建統治者的奢靡之風,他們沈溺於酒色,不為國事服務,國家形勢日益衰敗,國家搖搖欲墜。李商隱的內心充滿了失望和悲傷,他非常憎恨統治者。當時這種感情上的不便,說不清楚。因此,李商隱不得不回憶歷史往事。用這個來影射時事,吸取過去的教訓。如《北齊二首》:

國王壹旦迷上了美,就播下了亡國的種子,開始帶著宮中的荊棘哀嘆。

當北周軍隊進入皇宮的那天晚上,北周軍隊向晉陽前進的戰報已經發出。(1)

壹個乖巧的笑容就能看出來,敵人可以和千機抗衡,全城最好穿上軍裝。

楊已經遠遠落在後主的後面,楓樹飛請求後主再去打獵。(2)

在這兩首詩中,詩人通過北齊皇後高緯寵信馮而亡國的史實,對掌權者進行了壹定的諷刺。《北齊書》記載,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打晉陽,然後向齊國都城鄴城進軍。北齊以後,高緯被石舟俘虜,北齊滅亡。在這兩首詩中,詩人選取了典型的歷史事件和場景,在敘述史實中進行評論,在生動具體的意象和強烈的色彩對比中表現出深刻的寓意,以資前車之鑒。

2.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的巧妙結合,在深邃含蓄的筆觸中透露出辛辣的諷刺。

在道教傳說中,西王母與周穆王、漢武帝和西王母都有愛情故事。周穆王和漢武帝都迷信長生不老藥。據說周穆王還吃了西王母給他的蟠桃和瓊漿,但最終無人逃脫死亡的命運。在西王母與周穆王、漢武帝的愛情中,都離不開求仙。李商隱《瑤池》:“瑤池奶奶窗開,黃竹悲吟。八君天天去萬裏,旺姆怎麽不回來?”它基於他們愛情的傳說,諷刺了他們追求不朽的虛榮和荒謬。在巧妙的構思中,詩的主題完全融化在對西王母的形象描寫和對其心理活動的揣摩中。委婉的語言表達中帶有尖銳的諷刺意味,尤其是詩以盤問的形式結束,更是發人深省,回味無窮。又如《漢宮詞》:

青鳥西飛不歸,王與王在靈臺。

朝臣最渴,也不給金莖壹杯。

詩歌借漢武帝求仙,迷信求仙卻不知愛惜人才的歷史故事,諷刺漢武帝的昏庸。武宗在會昌五年,建南郊仙臺望風,取食求仙。而詩人卻渴望仕途升遷,往往以司馬相如為己任,卻又不相見,因此對唐武宗的昏庸和才華的缺乏極為不滿。在詩中,詩人巧妙地將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編織在壹起,機智地諷刺唐武宗,委婉地表達了不便說但又不能說的話,並在深邃含蓄的筆觸中透露出辛辣的諷刺。這種寫法正是李商隱“寄托深沈,措詞溫柔”詩風的具體表現。

第三,借機變舊為新。

在李商隱的七首詠史詩中,也有不少翻新歷史題材、推陳出新的作品。據史書記載,賈誼被漢文帝貶至長沙,為長沙太傅,後被漢文帝召回關押在宣傳室。兩人壹直聊到深夜,聊得投機,漢文帝把座位挪得離賈誼更近了。很多學者把這看作是君臣相遇的盛況,但李商隱獨辟蹊徑。"當宣傳室要求人才參觀時,賈就更加語無倫次了。可憐子夜空前座,莫問人問鬼神。”(《賈生》)抓住漢文帝和賈關於“不問凡夫問鬼神”的論述,挖掘出壹個新的、發人深省的論述。從此諷刺了漢文帝所謂的“求賢”“訪追”,同時也諷刺了同時代的帝王,從而隱晦地流露出自己的才不逢時的情懷。

第四,通過歷史興衰的變化,展現歷史演變的規律和教訓,表達厚重的歷史情懷。

李商隱的史詩往往不同於前人,表達的是“思古之情”。他們反而把矛頭指向陳,並以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批判時代。七絕論史《武公》:“龍門檻重水清,禁門深藏。王武酒席醉滿,水漂日暮花開。”這首詩,陶醉在吳王的宴飲和宮門的深沈寂靜中,顯示了吳將死的征兆。越國戰敗後,吳國昏庸淫亂,最終歸國。這首詩從側面描寫了吳王宮日落的景象,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教訓,給人以無盡的思考。再比如《詠史詩》:

北湖南麓水長,旗白降。

在這三百年裏,我做了同壹個夢。中山哪裏有龍牌?

這首詩從眼前的情景入手,通過具體的意象展現了金陵從孫吳到梁晨都三百年來的歷史興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感受,從而對統治者荒淫無度的國家進行了壹定的諷刺。

其他如:

永壽兵夜來,金蓮無抄中庭。

梁太哥值夜班,遊子風九鈴。(啟功詞)

在山上,我離開宮殿,上樓。在大樓前,河水從宮殿旁邊流過。

楚天黃雨,宋玉無愁,自憂。(《楚陵》)

第五,精挑細選材料,以小見大,窺壹斑而知全豹。

李商隱曾多次寫詩,尖銳地諷刺和斥責皇帝的荒淫無度,“如果他遇上了,天下大亂,後世的陳皇帝,妳以為他們會提壹首《庭院花》嗎?."(《隋宮七法》)楊迪執政的十四年間,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享樂上。從大業元年到十二年,我三次遊江都,每次都是乘豪華龍舟帶幾十萬人。這支船隊大約有200英裏長,給沿途的人們造成了沈重的負擔。李商隱揭露和斥責這種行為,往往運用典型的方法,精心選材,如他的《隋宮》:“若心血來潮南巡,不尚武,諫書誰存?”春風在全國各地切割宮錦,壹半為泥,壹半為帆。”詩人從楊迪三上江都中,抓住幾個典型事件,用短短的篇幅,深刻揭露了隋楊浦鋪張浪費、坑害百姓的反動本質。在敘述中,作者從大處著眼,落筆,運用虛實交替的壹般筆法,達到窺壹斑而見全豹的藝術效果。這種寫法在李商隱的七言詠史詩中並不少見。

此外,善用典故是李商隱七言詠史詩的另壹藝術技巧。

作為壹位傑出的詩人,李商隱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奠定他在晚唐詩壇代表地位的因素之壹就是他的四言詩。李商隱用自己的藝術實踐為晚唐詩壇添磚加瓦,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上毫不遜色。七言絕句作為李商隱詩歌的主要形式,在整個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