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江蘇南靖人。1947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廈門大學),1949隨父母移居香港,次年赴臺就讀臺灣省立大學外語系。1953年與秦子豪、鐘鼎文創辦“藍星”詩社。後赴美國深造,獲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回到臺灣後,他成為國立師範大學、國立成大、國立臺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余光中是壹個復雜多變的詩人,他的變化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臺省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壹個趨勢,即先西化後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爭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爭中,余光中的詩歌理論和創作表現出強烈的鼓吹西化、忽視讀者和脫離實際的傾向。正如他自己所說,“少年時,筆尖沾了希頓·淩克的余波,或是泰晤士河的河水。釀酒業無非是1842年的酒。”20世紀80年代以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國家對他的創作的重要性,他把他的詩歌之筆伸回了那個大陸,寫下了許多充滿感情的思鄉詩。他對鄉土文學的態度由反對到善待,呈現出明顯的由西向東回歸的軌跡,因此被臺灣省詩壇稱為“浪子”。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看,余光中是壹位“藝術的雜性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壹致。總的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因題材而異。表達意誌和理想的詩歌壹般氣勢磅礴,鏗鏘有力,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壹般細膩柔和。著有《周子挽歌》、《藍色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余種詩歌。
在童年時代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壹頭
媽媽在那邊。
當我長大時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車票。
我在這壹頭
新娘在那邊。
以後再說。
鄉愁是壹座低矮的墳墓。
我在外面
媽媽,它在裏面
但是現在
鄉愁是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壹頭
大陸在那邊。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當代臺灣著名詩人。他出生在中國傳統的重陽節,父親是國民黨政府官員。抗日戰爭期間,我家搬到了重慶。1947,詩人同時考上北大和金陵大學。因為不想離開母親,他選擇了後者。1949轉廈門大學。1950和家人去了臺灣省。1951年,詩人受梁實秋指點。1952年,詩人畢業於臺大,出版了第壹本詩集《周子挽歌》,反響不大。次年,他參軍成為壹名編譯員。1956,詩人退休,開始在壹些學校教書,同時編輯《藍星》等文學雜誌;同年9月,詩人與表妹範沃村結婚。1958和1966年,詩人兩次去美國。1974年詩人去香港教書。1981年,他會見了黃、辛笛等詩人,並與他們親切交流。1992,他終於盼到了日夜思念的那壹天。他和妻子壹起回到了家鄉。除以上外,詩人作品還有《藍翎》、《白玉苦瓜》、《對岸觀音》以及散文集《四處流浪》等。
名作欣賞
在中國詩歌史上,鄉愁是成千上萬首詩歌的主題。然而,作為壹個長期寫作的主題,余光中可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壹人。在他眾多的鄉愁詩中,鄉愁無疑是最通俗委婉的壹首。
壹寸見方的郵票,承載著詩人小時候的眷戀,詩人在互通消息中得到了母親的安慰。壹張窄窄的票子,承載著詩人對愛人的愛和依偎;在來來往往中,詩人填補了情感空白,滋味不言而喻。壹場黃土阻隔了詩人與母親的相遇。詩人的心去了哪裏?那份鄉愁,是壹個無法實現的夢!“這壹端”和“那壹端”終於走向了沈重的分離,詩人的心壹下子沈入了深深的黑暗。
詩人在這種強烈的情感中轉向了對當下的敘述。現在,那壹灣淺淺的海峽,已經成為壹個古老民族深深的傷痕,詩人心中的傷痕,和詩人壹樣的千千萬中國人的傷痕。詩歌的意境在這裏突然得到了升華。那份鄉愁,不僅僅是詩人心中的相思和苦悶,也是所有千千中國人的相思和苦悶。因此,詩歌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那母親不就是祖國的象征嗎?那個情人不就是詩人的比喻嗎?
在《世界》中,詩人簡潔地提取了幾個簡單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意象通過簡單的“這個”和“那個”兩個詞組合在壹起,將彼此孤立的人、事、時間、空間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如果沒有距離和聯系,就會給終日奔波於相思、離別和相聚的人們壹種強烈的嗡嗡聲,給人壹種說不出的悲喜。正如詩人所說,“縱向的歷史感,橫向的地域感。縱橫相交形成的十字路口的真實感”,詩歌以時間順序為經度,以兩地的距離為緯度,在直白的敘述中自有引人入勝的魅力,引起人們無限的傷感和無盡的相思。
詩歌在結構上呈現裝飾之美,在藝術上呈現節奏上的音樂之美:在整齊劃壹的句式中追求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在意象的恰當組合中,完美地運用了文字的音韻,使詩歌具有了音樂的節奏,壹波三折,歌唱嘆息。詩人用真情和音樂語言唱出了對祖國和祖先的深深眷戀。這種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征的現代詩風,在臺灣省引起了巨大反響。可以說,余光中的詩歌是臺灣現代詩歌的成熟。
受訪者:陳子傲酷-學者三級11-11 22:48。
家鄉的歌是清遠的壹支笛子。
它總是在有月亮的夜晚響起。
家鄉的面貌是壹種模糊的失望。
像霧中的波浪。
離開後,
我的家鄉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遠不會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