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考古詩鑒賞常見考點及技巧

中考古詩鑒賞常見考點及技巧

1.單詞理解。指正確理解詩歌中的詞和句子的含義,這是我們欣賞詩歌的基礎。這種考題難度不大,但更符合初中生的年齡和認知現實。需要強調的是,對詞和句子的理解不能孤立地分析,要聯系整個句子和詩歌來理解。

2.意境描寫。所謂意境,是指詩人的主觀感受與客觀景物相結合所創造的藝術境界,使人產生聯想和想象。意境包括景物和情感兩個方面。比如分析孤帆,只能看到長江在天空中流淌的意境。我們首先要描繪它的畫面:詩人站在岸邊,看著朋友的船漸漸遠去,直到壹天結束;目前只有壹條河流向東流。其次,分析其中蘊含的詩人情懷:離別之情。

3.抓住主旨。主題是全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需要註意的是,這屬於整體把握的範疇。答題時壹定要著眼於全詩,看清全詩的內容,進而理解詩人的感受,切忌斷章取義。

4.名句賞析。古詩詞中的壹些名句,寓意深刻,發人深省;有的抒情真摯,感人至深;有些景色自然宜人。閱讀這些名句,對於加深我們的文學修養,陶冶我們的性情,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欣賞古詩詞中的名句,關鍵是要把名句的名字分析透徹,無論是思想深刻,感情飽滿,還是描寫生動。

5.技能分析。這種題型用來考察對詩歌寫作特點的理解。常見的提問方式是:這首詩用了什麽表達方式?表達效果如何?或者:詩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回答問題的壹般步驟是:

(1)準確指出用了什麽手法;

(2)解釋為什麽要結合詩歌使用這種手法;

(3)分析這種手法如何傳達詩人的感情。

6.品味精煉的文字。古人寫詩註重用詞的精煉,如《深思的故事》、《春日紅杏枝頭的喧鬧》。這種類型的問題,就是要求品味這些煉字的妙處。回答這個問題的方法是:

(1)點出了這首詩中最生動的詞語;

(2)將單詞放入原句中展開聯想,描述場景;

(3)指出這個詞襯托了什麽樣的意境,或者表達了什麽樣的情感。

7.闡述觀點。詩歌是無法表達的。有些詩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在觀點闡述的考題中,壹般會給出對詩歌的兩種不同理解,然後要求妳對其發表自己的看法。解決意見解釋問題,首先要把自己的意見說清楚;其次,要說清楚原因。第二點尤為重要,因為很多開放式題目的評分標準中都有“有道理”這樣的字眼。換句話說,觀點和看法可以不同,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壹定要有理有據。欣賞唐詩的技巧和竅門

首先,熟悉欣賞步驟

要得到壹首唐詩,首先要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

在此基礎上,我們就能大致體會到寫什麽,怎麽寫。寫什麽是理解作品的內容。這裏的內容可以是作者的感受,也可以是他對生活、社會、人生的看法。在分析內容的時候,要特別註意對詩名的解讀,因為詩名往往會告訴我們詩的內容。

要落實怎麽寫,就要研究詩歌的結構、典型細節和藝術手法。此外,我們還應該探索這種寫作的表達效果。

需要註意的是,很多詩歌只有聯系其寫作背景才能正確解讀。

詩歌的寫作背景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社會背景和個人境遇。作為壹種典型的文學樣式,詩歌的思想性不可能打上時代的烙印。如果是考試,命題人往往會在文末註明詩歌的社會背景(時代背景)。了解詩人的寫作情況,無疑有助於準確解讀其作品。比如李白的《早送白帝城》,知道這首詩是李白在流放期間被赦免後所作,就不難體會到這位曾經駛過萬重山的詩人的輕松愉快的心情了。

第二,了解詩人的生活

盡可能多地了解詩人當時的生活和社會習俗,有助於透徹理解其作品的內涵。比如讀李白的《洛城春夜聞笛》(其余笛竊飛,散入春風。在這首夜曲中,我們應該知道壹些關於折柳送別的習俗。

再比如月亮,月亮在古人眼中美麗而神秘,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隨著科技的發展,月球的神秘逐漸被揭開,我們知道它只是壹個非常荒涼的星球;每當夜幕降臨,大街小巷燈火通明,月亮被高樓林立的城市裏的人們遺忘。如果不了解古人對月亮的獨特感受,我們自然無法欣賞那些家喻戶曉的關於月亮的詩詞。

對於歷代所有的大作家,我們更應該了解他們的生平和創作風格。

第三,懂壹點詩人的語言

所謂詩人的語言,就是詩歌的語言有時候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不壹樣,也和散文不壹樣。詩歌要求簡潔,詩歌有節奏限制,詩歌有具體的表現手法。如果妳完全不懂詩人的語言,妳就無法正確解讀詩歌,自然也就無法體會詩歌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