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伏爾泰為什麽被法國流放?

伏爾泰為什麽被法國流放?

法國作家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瑪麗嗎?弗朗索瓦·馬裏歐。伏爾泰是筆名。伏爾泰壹生兩次入獄,出獄後立即被流放。伏爾泰年輕時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無論是被捕還是被流放,都是因為他對時政的尖銳諷刺。1704-1711年,伏爾泰在耶穌會學院Louis-le-Grand學習後,加入了壹個欣賞他的貴族團體。他不僅寫作,還傳播了許多批評當時攝政王奧爾良公爵的詩歌。最後在1717年被帶到巴士底獄,伏爾泰在那裏寫了壹首關於法國國王亨利八世的長詩(1553-1610)。由於長詩充滿了對宗教迷信的指責和對自由的歌頌,整部作品明顯與當時的政治形勢相違背。這樣的手稿引起了法國最有權勢的家族羅翰的不滿,於是他再次被投入監獄(也在巴士底獄),並於1726年被流放。

伏爾泰在英國倫敦壹直呆到1729。回到法國後,伏爾泰描述了他對英國社會和政治信仰的觀察,並發表了關於英國的信件。這本書再次引起矛盾,他對英國自由主義的贊揚被當局視為對法國保守主義的批評。因此被迫隱居法國洛林,壹直住到1749。伏爾泰作品中對時政的尖銳批判不僅給他帶來了麻煩,也為他贏得了作家的榮譽。這兩樣東西伴隨了他壹生。1750年,伏爾泰應邀到T宮接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FredericktheGreat)。他在皇宮裏住了兩年。1753年,他與被他稱為“哲學之王”的國王發生爭吵,被迫離開皇宮。伏爾泰在瑞士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20年。去世前,伏爾泰去法國巴黎看他的戲劇《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