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在艱苦的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勇於獻身革命事業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等革命精神。
摘自原文:
延安,我追求妳。
像燕子飛回來,追尋著過去的春天;像壹棵茁壯成長的小樹,它在追求雨露和太陽。
追求妳,延河叮咚的水,追求妳,棗園梨花的香。
追尋妳,南泥灣墾荒先鋒,追尋妳,楊嘉玲演講的會場。
壹排排高樓如雨後春筍,家用電器琳瑯滿目;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小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裏溫暖的土炕。
來源:來自延安我找妳當代作家齊念曾。
擴展數據:
詩歌分析:
詩中有壹兩段是對延安精神的追求。第壹節用兩個比喻來形容這種追求:對延安的追求就像燕子對過去春天的追求,就像小樹對雨露和太陽的追求。燕子是候鳥。它們春天飛往北方,秋天飛往南方。北方很冷,但春天,更溫暖,地球上的壹切都充滿了活力。
所以燕子要追求春色。雨水和陽光對於小樹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小樹要追求雨水和陽光。這裏兩個比喻本身所描述的東西就不說了,省略了。
這是“我們追求延安”。延安,其實就是指延安精神,充滿生機和活力,是壹種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們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精神。
第二節用最有代表性的東西來描述延安。壹個是《延河叮叮當當的水》。說《叮叮當當的水》,其實是在說人們在延安度過的革命歲月。第二首是《棗園梨花香》。毛主席住的窯洞前有幾棵梨樹,花開的時候很香。
談“梨花帶香”,其實就是講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誌在這裏從事的革命活動。三是“南泥灣填海頭”。名曲《南泥灣》是對359旅的致敬。談“農墾首長”,其實是在談大生產運動中體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第四個是“楊嘉玲演講的會場”。楊嘉玲有壹個中央禮堂和壹個中央辦公樓,許多重要的會議都在這裏舉行。比如1942年5月,延安文藝座談會在中央辦公樓會議室召開,毛主席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1945年4月,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中央禮堂召開,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題為《論聯合政府》的著名報告。講“會址”,實際上講的是黨中央、毛主席對中國革命的正確領導。
這壹節用了四個“追妳”。先說“妳”,再說“妳”代表的是什麽,仿佛和這些東西面對面說話,很親切。
百度百科-延安我在找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