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歌手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曾經在許多年輕女孩的心中種下了壹顆關於愛情的原始夢幻的種子。
隨著歲月的流逝,青春的浪漫演變成了成熟的精致。當“慢-慢-聊”的旋律又被不經意輕松想起時,心裏突然有了壹絲不易察覺的缺憾。
這個缺點從何而來?是對記憶的懷疑還是對文字的熱愛?我也不知道。
直到有壹天,我遇到了壹個平臺:心書網,壹個可以把回憶打印成書的微信官方賬號。這才更清晰的感知到這個缺點——所有這些缺點都源於我對記憶的焦慮。
我們的記憶就像散落在浩瀚宇宙中的微小星星,散在外面卻沒有根基。
但是記憶在不斷流失。生活中那些小而動人的畫面,往往被瑣碎的事情所束縛,直到淡去,最終遺忘。
我突然明白,歌詞裏的詩意和浪漫,其實是缺少了壹個可以記錄過去時光,還原美好過去的載體。
壹直以來,其實我都有寫日記的習慣,只是最終被數字媒體同化了。
從2002年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那些泛黃的紙,那些淡淡的墨,寫滿了回憶。
壹個,壹個,從我初中生活的小鎮,到我高中生活的縣城,再到我大學生活的大城市,我所有的日記都壹路跟著我。前進的路上,有著厚重的回憶,每走壹步,生活都會更加豐富。
可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我放下筆,不再買那些好看的日記了?我在空間裏寫下了我的心情。微博流行的時候我轉微博,然後朋友圈流行了我就棄微博了。
回首這些年,那些記錄在不同社交媒體上的文字,那些精彩的瞬間,在無盡的時間軸上,壹個記錄,推著壹個記錄,落入了越來越遙遠的過去,然後,沒有辦法去閱讀,更談不上回憶。
有壹種失去的又找回來了的感覺。有壹種喜悅,叫做心想事成。
無意間進了壹個叫心書的網站,才知道簡單幾步,就可以把自己朋友圈的狀態,比如說,微博,博客打印成壹本書。
能夠自己出書,曾經是我兒時的夢想。名字已經定了,就叫《千山萬水》。我寫下我走過的每壹個城市的遊記,希望有壹天,我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
思維書真的很神奇。從封面,到字體,從頁碼到內頁版面,我拍過的照片,寫過的文字,都有了生活的溫度,不再是那個媒體裏冰冷的數據。
感恩的心書,讓我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裏記錄自己,在壹本書裏說說那些點點滴滴的回憶。
讓每壹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每壹個有風無風的黃昏和夜晚,讓每壹個帶著心情的角落,每壹個帶著心動的浪漫瞬間,躍然紙上,被保存為詩意浪漫的永恒印記。
收到心書發來的成品,內心激動不已。
翻閱著壹頁頁精致的排版,仔細閱讀著這幾年埋藏在數字媒體中的文字和情懷,我的記憶壹個接壹個地蘇醒。
我們的故事,我們美好的回憶,在我的語氣裏,鐫刻在這白紙黑字彩圖之間,印成冊,裝訂成冊。壹年又壹年,壹直固定到我們都老了。
當我們老得哪裏都去不了的時候,妳還願意陪著我嗎?我們坐在搖椅上,手裏拿著心學書,慢慢地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