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作背景為:1976,十年文革終於結束。這十年間,無數被時代耽誤的年輕人開始反思和追求。作家賈平凹用“小桃樹”的形象來象征在文革中成長起來的年輕壹代。
通過其坎坷的誕生、成長到迷茫、看到希望的描寫,反映了年輕壹代在迷茫和探索中的真實歷程。文末,小桃樹預留的蓓蕾,既是“驚濤駭浪航道中遠方的燈塔”,也象征著年輕壹代的雄心壯誌,奮起直追,報效祖國。
基調是壹部作品的主要精神,是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作品整體特征的表達。讀完賈平凹的《我的小桃樹》,我不僅被作者清新、優美、含蓄的語言風格所折服,更被作者屢遭挫折仍能抗拒命運的精神所感動。這是作者感悟人生後的思想感情結晶。
《我的小桃樹》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代表作之壹。曾入選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第四冊,入選湖北教育出版社六年級下學期第八課。
關於作者:
賈平凹,原名賈平凹,出生於21952年2月,中國當代作家。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人。
1975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畢業後做了幾年文學編輯。曾任陜西人民出版社文學編輯、《長安文學月刊》編輯。1982後在Xi市文聯工作,專職作家,從事專業創作。1992創辦《美國文學》。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家協會陜西分會主席,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大散文月刊》主編等
作品《月痕》已被收入湖北教育版八年級、蘇教育版七年級、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材第二冊。
曾獲三項國家級文學獎,“中國文學傳媒獎”和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爾米納文學獎,法國文學藝術最高榮譽,“紅樓夢”文學獎。20個版本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和越南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