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意象群古典詩歌中的常見意象

意象群古典詩歌中的常見意象

自然是人類永恒的認知對象和審美對象。大自然的形態豐富多彩,人類對美的獲取是無窮無盡的。山川植物“有氣質”。情感遇到這些形式,於是就有了意象。中國歷史上優秀的詩詞數不勝數。

落花是壹種自然現象和規律,但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卻被賦予了情感和生命。總結起來,“落花”這個意象有幾層意思。

A.壹、落花描寫為自然風光,構成優美的意境。

《春城花滿天飛》(韓逸《寒食記》)給人的感覺是,春風溫暖晴朗,各色花朵迎風起舞,妙不可言。

"但現在我記得那壹夜,那場暴風雨,我想知道有多少朵花被折斷了。"(孟浩然《春曉》),伴隨著風雨聲,落花遍地,可以想象春天的美好和孩子的童趣。

b、壹、面對落花,感嘆:感嘆時光飛逝,美景不再。

“流水春去,是天地。”(李煜《浪淘沙》)由此可見國破家亡之恨與無奈。

“花從水漂到水,壹種相思,兩處閑情。”(李清照《剪梅》)表達了壹種深沈的憂郁,壹種淡淡的相思之痛。

“今天埋花的人是愚蠢的。他下葬的時候認識誰?”這是《紅樓夢》裏林黛玉的葬禮詞。花已葬,誰來葬,暗示著自己的命運不如落花,耗盡了心中持續的悲傷。

c、還有象征意氣風發的落花精神。

《花落春常》考生俞樾在清朝光年間的禮部復試,這句話以壹首詩開頭,寓意希望在人間。

“壹池春水環繞花身,花影妖嬈占春,被東風吹作雪,絕勝於南摩碾成塵。”(王安石《北國杏花》)隱詩人寧願在與頑固派的鬥爭中死去,也不願妥協隨波逐流。a、因為水具有柔冷的特性,所以常與月光等有形卻難以把握的事物相提並論。

“日令夜涼如水,坐觀牽牛花與織星”(杜牧《秋夜》),詩人借水的冷淡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女性的悲慘命運。

b、因為水的不斷剪不斷,水的永無止境,與無盡的悲傷不謀而合,所以詩人常用水來比喻悲傷。

“水雖仍流,刀雖斬,酒雖溺,愁猶還”(李白《宣州謝眺別墅別書記》),抒發了詩人強烈地感受到現實與理想不可調和的矛盾而產生的憂思;“妳能有多少悲傷?這就像壹股向東流的泉水”(於美人,南唐十國)。經歷了亡國之痛,詩人嘗到了人生的苦澀。他用“壹江春水”來表達他的悲與恨,讓讀者看到了悲如春水,汪洋無拘無束,苦如音符。a、關心家人的冷暖,為全家縫制衣服是古代女性的主要職責之壹。他們在做著砸衣服這種機械重復的工作時,有足夠的時間想念遠在他鄉的親人。單調悠長的砧音有助於擺脫外界的煩惱,心靈專壹,起到凝聚和強化思念之情的作用。由於這些原因,砸衣服的動作和與之相關的清潔鐵砧的聲音成為古典詩歌中“思考女性”主題下最常見的意象之壹:

“吹花管,夜碎衣對月。”(李白《易道》)

“我已經厭倦了砸衣服,我被深深地堵住了。”(杜甫《易道》)

"在飛,在鐵砧之外,天長地久走向玉通."(嚴松·道濟《青年之旅》)

b,月下打衣的狀態,風送鐵砧的聲音,既懷念女人的傷,又容易觸動遊子的感情,所以打衣的意象也是傳統的鄉愁意象之壹。

杜甫的《秋色繁華》是用白帝城的鐵砧聲表達流亡生活時對家鄉的向往;

玉露雕零楓林,巫山巫峽蕭瑟。

江天之間波濤洶湧,雲遮霧繞。

叢菊前些日子流淚了,她壹個人在船上。

寒衣處處推刀尺,白帝城急兮兮。

c、古典詩詞表現了打衣砧聲的形象,也塑造了這個形象。它不僅感染和觸動了身處境遇的思考女性和流浪者,就連普通詩人也常常喜歡用這種聲音作為自己詩歌的背景音樂,來表達各種復雜的情感:

“深院靜,小院空,冷砧斷斷續續,風陣陣。但夜長人不眠,音月來幕。”(南唐十首,李煜《戲班》)

“鐵砧清秋巷,燈白夜堂涼。這就意味著沒有人會,城市會醉生夢死。”(林景熙《夜意》)相傳鴻雁能傳書。李漁在《清平樂》中說:“雁來無據。”春天,大雁從南方飛到北方。當主人公看到南飛的大雁時,心中突然生出了壹絲希望。也許這些鵝會從故國的南方帶來消息。等了很久,大雁飛過,卻沒有任何音信,留下的只有更深的失望。他不禁莫名其妙地責怪鵝。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引申為相應的“嚴陣”、“雁序”、“飛雁”等意象。強調群體,壹起飛翔的意義。“雁行”:指分階段旅行,如大雁的飛行順序。《詩經·玉田鄭風叔》裏有壹句詩,說“兩衣在船上,兩雁在飛”。《雁序》:飛雁的順序。杜甫有詩《天池》:“九月秋雁序,萬裏魚翁。”用“雁列”來形容兄弟更有用。還有“嚴陣”:飛行時排列大雁。

隊形。漢代焦延壽《林逸貳負風》:“九雁列陣,雌不孤。”這些詩都在強調鵝與鵝的關系。所謂的“段宏”是壹只失去了羊群的孤獨的鵝。柳永《子夜樂樂章集·詩集》有這樣壹句話:“淚珠凝成,深井之路失,聲斷久久。”張九齡雲:“海上飛來壹只孤獨的天鵝。”又名杜宇、子貴、蜀鳥。相傳,蜀王杜預(即王迪)被迫讓位給他的朝臣,隱居在深山裏。他死後,他的靈魂變成了壹只布谷鳥。

a、由於它的聲音被普通人模仿為“不如回家”,其聲音淒慘,所以古詩詞中的杜鵑往往是蒼涼和悲傷的象征,詩人常用它來表達思鄉和鄉愁。

“落花盡時,聽說龍過五溪澗”(李白《聽說王昌齡移左,龍有此語》),詩人通過眼前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在蕭瑟的自然風光中的離別之情。

“湘江聲悲黃昏,愁殺行人人歸船”(《建州投奔賀景昭公》)

b、據說布谷鳥啼叫時,嘴裏會流出殷紅的血,所以布谷鳥啼叫常用來表示環境的荒涼。

“布谷鳥的血泣,猿猴的嗚咽”(白居易《琵琶行》)

“子貴半夜還哭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陵《送春》)

“夜月,又傳來杜鵑淒聲,愁空山”(李白《蜀道難》)

“蜀鳥吳華殘照中,不忍見殘墻”(南宋文天祥《念奴嬌》)

c,用布谷鳥泣血來比較忠誠也是有用的。

“從此永別江南路,化作壹只帶血的烏鴉”(南宋文天祥《金陵帖》)a .其叫聲被壹般人模仿為“不要走得太遠”,極易喚起旅途艱辛、充滿離別之思的聯想。

“秋日斜陽無邊草明,鷓鴣遠”(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

“夕河愁,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築口墻》)

b、鷓鴣的叫聲也可以用來委婉地勸說人們不要遠行,以表達思念之情。

“席中有江南客,莫對東風唱鷓鴣”(鄭谷《席上作歌者》),表達了詩人因所謂“江南客”而產生的思鄉之情。燕子成為愛的象征,因為它們壹起飛翔。

“落花獨立,雨燕成雙飛”(嚴松·道濟《河畔仙子》),詩人將“人獨立”的悲涼與“雙飛”的音樂場景進行對比,即看到燕子成雙飛,想到自己是壹個人,心愛的人不在身邊,孤獨思考的痛苦油然而生。

b、因為燕子有依附老巢的習性,所以成為古典詩詞表達時事、表達人事新陳代謝的寄托。

劉禹錫的《舊日王謝唐飛入尋常百姓家》(武夷巷)既暗示了武夷巷昔日的繁華,又道出了詩人面對今昔變遷的無限感慨。

“蘆花遍地我老,老家燕子在我身旁飛”(南宋文天祥《金陵君》)。阿津人陸雲在《寒蟬頌》序中稱贊蟬有五德:頭上有壹只蟑螂是文采;只喝露水,清高;不吃五谷雜糧,這是誠實;不築巢是節儉;順應氣候

季節,這是信用。

蟬常常成為詩人自尊的載體,秋蟬的生命危在旦夕。秋雨過後,蟬發出幾聲斷斷續續的呻吟。所以,心寒成了悲傷的代名詞。

“西地唱,南冠思。”(唐·羅賓·王《誦經蟬》),此處“西域”意為“秋”,“南冠”意為“囚”。詩人因蟬的氣味而興奮,用寒蟬的比喻來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的思鄉之情。

“哦,這最後破碎的吸氣,在綠色冷漠的樹木!."(李商隱《蟬》),天即將破曉,蟬聲嘶啞,而它棲息的大樹(比喻指期望中的人)依然青翠,似乎對蟬的呻吟完全無動於衷,詩人把蟬當成了自己的。

更有甚者,比喻為簾子,送人而去,有壹股不平之氣,仍被薄官所羈絆。

“寒蟬悲鳴,亭子已晚,陣雨始歇。”(宋·劉墉《林玉令》),離別沒有被直接描寫,“悲淒”的感覺充斥著讀者的內心,醞釀著壹種足以觸動離別的氣氛。

“秋風微涼,寒蟬聲在我身邊。”(曹植的《把白馬送給王彪》。a、古詩詞中的月亮往往是鄉愁的代名詞,是相思的載體。

“擡起頭來看,我發現這是月光,再次下沈,我突然想到了家。”(李白《靜夜思》)

“他知道今晚的露珠會結霜,家裏的月光要多明亮啊!."(杜甫《月夜憶兄弟》)

“我不知道秋思今晚會陷入誰的懷抱。”(王堂簡《望月十五夜寄杜郎中》)

“月亮,現在在海上,天涯* * *在這個時候。”(唐·張九齡《望月思壹遠》)

“春風綠了江南岸,明月幾時照我?”(王安石《登瓜州》)

“預計每年都會心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b,明月往往蘊含著邊關人的憂傷。

“回樂峰前沙如雪,城外月如霜。”(唐《守象壁夜啼》)。

“秦時明月,漢時閉關,長征未歸。”(唐·王昌齡《大堤》)悲壯。

c、有時明月也蘊含著時空的永恒。

“古人若流水今,* * *望明月。”(李白《飲鴆止渴》)時間對生命的掠奪,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d、因為月亮的特點是普照天下,有圓有隙,滿月可以表示親友相聚,萬事大吉;缺月可以比作親人朋友的分離,事不如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這就是真理。

“我恨妳,不是江樓月,東西南北,南北,只有同沒有分離。恨君如江月。滿了還是會虧錢。什麽時候才能團聚?”(呂宋本鐘的《采桑子》)月亮的這兩個特征是指人事。

e、熱愛自然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珠如珠月如弓."(白居易《木江頌》)這兩句寫的是九月初三新月升起的夜景。詩人徘徊不去,直到新月升起,露水落下。此時的景色就像壹幅工筆畫。用“真珍珠”比喻露珠,既形象地表現了它的圓潤,又描述了露珠在新月的清輝下閃爍的光澤。從描寫壹條河的黃昏到贊美月露,似乎缺少時間的銜接,《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連接了時間。上面與“黃昏”相連,下面與“露珠”、“月亮”相連,意思是詩人從黃昏到月亮上的露珠都在享受,包含了他對大自然的喜悅和熱愛。“窮”,可愛。“真珠”,即珍珠。a .中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來表達漂泊的感覺,如浮萍、飛蓬和孤雁,而“船”是表達這種感覺最常見的意象之壹。

古人常說“舟車勞頓”,“水陸並進”,可見“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壹葉扁舟,海闊天空,與人相比越來越渺小;人們在旅途中的異鄉購物,更容易引發無限遐想。寫在船上的詩,或者說寫在船上的詩,已經成為壹個相當壯觀的部落。

以下兩首詩中的“船”意象更融入了詩人的漂泊感:

猴子在陰暗的山上嗚咽,河水在黑夜中奔騰。

兩岸的風吹得枝葉簌簌作響,月光映照在河邊,壹條河的壹只小船。

建德風景好但不是故土,我還是懷念揚州的老朋友,老朋友。

回想起那兩行我抑制不住的淚,望著西岸的西邊寄傷感到揚州。

——孟浩然《從桐廬壹泊到揚州壹友》

樹的葉子紛紛落下,東南霧蒙蒙,霜凍。

森林和山脈在傍晚,天空和大海是藍色的。

顏色久變,秋聲亦如此。

孤舟微月,依舊壹個人夜渡。

——劉鶚序《深秋長江送孟浩然》

這兩首詩的主題和意象群很像:兩位詩人都是漂泊異鄉,住客舟,暮光四照,夜風吹著岸邊的樹葉,發出悲涼的聲音。當他們遠離家鄉和孤獨時,這兩位詩人想起了他們以前的朋友,並寫詩來表達他們的感情。作為詩歌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橫我孤帆”,後者是“孤微舟”

“月”強調“月”與“舟”的結合,特別突出“孤”字。詩人運用音響(猿啼秋聲)、色彩(滄江、青蒼)、動景(驟夜流、樹木紛紛)、靜景(明月、林中落日)來烘托月色下孤舟的意象,將漂泊之感、故友之思融入景物的描寫中,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而最直接以船為喻,表達其漂泊感的詩句,大概就是李商隱的《白玉蘭》:

洞庭湖破曉浪侵雲,天天征帆送人遠。

幾次從木蘭的船上仰望,都不知道袁就是花體。

b、與漂泊感相對應,中國古典詩詞中“船”意象的另壹個典型內涵是“自由”。

這種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有術者知其所為,無術者無所求。吃飽了就遊,不拴船,空了就遊。”雖然他的思想是消極的,但對於中國文人來說,“壹船無縛雞之力”已經成為壹種誘人的人生理想。

以下兩首以“船”的意象表達自由情懷的詩,壹直被傳誦:

釣魚回來了,卻懶得系繩子,任漁船在風中飄蕩;此時殘月已西,只是睡得正香。

即使夜裏起了風,小船被風吹走了,它也只是停在蘆葦柳絮灘的淺水岸邊。

——司空舒《江村是事》

獨自壹人,小草長在溪邊,樹上有黃鸝鳴唱。

春潮帶來雨來的晚來的急,野渡上沒有船。

——魏吳穎《西溪上滁州》古人雲: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群山的寧靜和遼闊總是吸引著中國人。

a、青山意象在詩歌中頻繁出現,是詩人棲息身心的家園。作為故鄉的象征,雄偉而穩重的青山讓遊子們感覺很親切。

“青山同雲雨,明月曾兩鄉。”(王昌齡《送木奉內廷》)

“行人在秋風中無限思,隔水青山如故鄉。”(唐·戴樹倫《治川山水》)

遠行的人,看著外地的青山,想著家鄉的風景。向往遠方的人,獨自回到青山,尋求平靜,很舒服。

b,另壹方面,人員交流成為新陳代謝,但青山不變,萬古長青。它不僅僅是壹個空間意象,還隱含著時間的因素。它代表了壹種壓力,激勵著詩人對生活和歷史的反思。它為詩人在歷史中定位自己的形象提供了壹個坐標。

“英雄去奢,唯有青山如青山。”(許渾《金陵懷古》),這種虛無感在古典詩詞中反復表現。《三國演義》以壹個詞“臨江仙”開頭,因為濃縮了這種感情,所以被譽為“千古第壹調”。青山寬廣的胸懷,給人提供了安身之所,讓人留戀和向往。無論詩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發現生命的短暫而敬畏它,還是超脫它,身心都渴望回到青山。

“天生愛秋山”的陶淵明棄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完全把自己托付給自然。被朝廷排擠的李白說:“問余欲居藍山,笑而不答其心”(山中問答)。

同樣,詩歌中“青山”的意象也常用來暗示強烈的情感。

“這就是妳的同誌必須離開妳的地方,在這些紫色的山腳下轉彎。我想知道我們什麽時候再舉起我們的杯子?就像我們昨晚在月球漫步壹樣?. "(杜甫《在車站送別嚴將軍》)

“吳,山是綠的,兩岸青山相迎。誰知道離別的感覺?”(宋林布的長相思)

D.壹望無際的青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視覺印象和想象空間。詩人很早就學會了壹種技巧,在詩的前半部分表達壹定的感情,把“青山”的意象放在最後。

"對著水面上的薄霧,我仍然揮著手哭泣。因為飛鳥在蒼涼的青山之外的空間裏消失了”(劉長卿《目送王南歸》),朋友的身影像鳥壹樣從淚水中消失了,青山依然矗立在我們面前,不斷的分離增添了憂傷和惆悵。唐代詩人錢起在考場上寫下的《試湖湘氣,擊鼓豐收》,是以“青山”意象結尾的最成功的例子。應考官要求,在詩的前半部分,他描寫了湘水女神的鼓和豎琴。旋律之美世間少有,他以下面四句話結束了這首詩:“流水鋪小浦,恨臺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河上幾峰。”歌曲結束後,香菱不見了,恨臺刷了壹條河,幾座青山,給讀者呈現了壹幅極其幹凈的畫面,畫面中有壹個悲傷的靈魂,壹雙追索的眼睛。“曲終人散,江上峰綠”的開放式結局,壹直為人們所欣賞。古往今來,有關花卉的詩詞歌賦多以梅為題,或韻味獨特,或神韻清麗,或格調高雅,或氣節端莊。《荊州記》載有南梁詩人陸愷的壹首詩:“折梅花,送龍頭。江南有什麽?說說給個話梅。”

a、寒梅,不再是壹般的自然之物,成了故鄉的象征,富有詩意和典型性。這個寒梅自然成了我思鄉之情的集中寄托。於是,王維獨自問“明天倚窗,開第壹朵寒花?”。就像“今夜歌中聽得壹枝斷柳”“問梅花落何處,壹夜風吹滿山”(高適)。聽歌的時候想到家鄉的梅花,但是想到梅花的秋天,句子裏就有壹種想家的情緒。

b,唐代詠梅的詩大多是寫永遠在我心中,傳達友誼和支持生活經驗。宋以後,通過梅川的友誼來表達永遠在我心中的意思逐漸停止,而寫他的形象之美,贊美他的品格。前者以林和靖《山花園》中的肖梅為代表,後者以陸遊《蔔算子》中的詠梅為代表。陸遊壹生愛梅,愛,愛作為隱喻的梅。他稱贊梅是“花中氣節最高”,就像梅的知己,梅的化身:“怎能化身千億,壹朵梅花開?”(陸遊《梅花詩》)詠梅之後的詩只是對宋人韻味的發展。清麗淡雅,香襲人,又欺霜雪。花雕謝後艷麗,不與眾人爭妍。在詩歌中,它往往是自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的象征。

“早飲木蘭露,晚食秋菊。”(《離騷》戰國楚屈原),詩人以飲露食花來象征其品行的高潔。

“秋天的灌木叢像道士,籬笆周圍的邊緣越來越傾斜。不是花中偏愛菊花,而是這花更無花。”(唐元珍《菊花》)表達了詩人對忠貞和高尚品格的追求。

“寧抱香於枝頭而死,不吹於北風中”(鄭思肖《寒菊》)

“孤東籬濕露,沙照前金”(範成大《重陽後兩菊》)等詩句都是用菊花來表達詩人崇高的精神品質,這裏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人格的寫照。荷花又稱蓮花、芙蓉、芙蓉、蓮花等。

a、因為“蓮子”意為“小早川憐子”諧音,“憐”意為“愛”和“子”,第二人稱“小早川憐子”為心愛的人,所以古詩詞中有很多關於荷花的詩詞來表達愛情。

“南塘秋采蓮,蓮花過頭頂;低頭去拿蓮子,蓮子綠如水。”(南朝樂府《西周松》)在這裏,真實與現實並存,意義是雙關的。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用來表達女人對所愛的男人深深的向往,以及愛情的純潔。“霧藏芙蓉,蓮不清。”(金《四十二子夜歌》之三十五)霧中露珠藏蓮花真面目,荷葉可見但不甚清晰。這也是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壹個女人隱約覺得那個男人愛她。

b、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清而不妖,所以也被視為身處濁世仍保持氣節的貴人的象征。

其他關於“蓮花”的詩

“江南可采蓮,荷葉何田甜”(《江南》韓樂府)

“東風帶煙雨來,芙蓉池外車輪隱隱響”(李商隱《無題四首》)

“長江春水綠,荷葉大如錢”(唐·張《春別曲》)a .竹子謙虛、內斂、紮根、堅定、瀟灑、挺拔,所以詩中大部分是“信”、“雅”、“廉”的象征。詩人借竹言誌,借竹抒情,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食無肉,不如居無竹,使人瘦俗”(蘇軾《青竹物語》),道出了文人士大夫的雅趣。

“斷言青山不放松,根在破巖。千擊猶堅,東西南北之風”(鄭晴板橋《竹石》)高度贊揚了竹子不畏逆境、欣欣向榮的本性;

“新竹比老竹枝高,完全靠老桿子支撐。明年新生多,十龍孫繞鳳池”(鄭晴板橋的新竹),歌頌了竹子尊老愛幼、世代相傳的美德。

b、風高雲淡的日子。

“自然,子遊偏於爾,寒霜雪中謙遜忠厚”(劉健《新竹》)。

c、頑強的生命力。

“百花百草枯後留雪看”(白居易題《李慈雲窗竹》)。

d、表示忠誠。

“開始憐惜幽竹山窗,不換樹蔭待我”(錢起《春末歸山舊草堂》)等等。松樹是耐寒的樹,冬天不枯萎。古人雲:“寒來暑往,方知松柏枯。”(《論語·子涵》)因此,它常被視為正直和節操的象征。

“希望學長寬松,小心不要桃李滿天下。”(李白《贈書奉》)魏總是奉承有權有勢的人,李白寫詩勸他做個正直的人。

“不要冷,松柏有自然。”(三國誌,劉真《弟弟的禮物》),詩人用這句話勉勵表弟要像松柏壹樣忠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高尚的品質。

17,印度河

梧桐是荒涼和悲傷的象征。

“金井梧桐葉黃,珠簾夜不卷霜。熏玉枕無彩,長臥聽南宮。”(唐·王昌齡《秋長信》詩)寫的是壹個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女孩。在壹座荒涼寂寞的宮殿裏,她獨自壹人,躺著聽著宮漏。詩的第壹句以井邊壹棵黃葉梧桐為背景,烘托出壹種蕭瑟陰冷的氣氛。

“壹棵梧桐聲似秋,壹根小芭蕉聲有點悲,夢過三更。”(徐苑·再思《雙音·水仙子·夜雨》),用梧桐的落葉和雨打芭蕉,寫下了我所有的心事。

“桃李花開,春風吹落,秋雨過後”(白居易《長恨歌》),秋天的冷雨打在梧桐葉上,辛酸可想而知。其他如:

“壹葉壹聲,空階墜去明”(文·《更漏》);

“梧桐更瀟瀟,黃昏淌”(南宋,李清照《聲慢》)等。,壹般表達這樣的感情。壹、劉從《詩經》開始的《我常去,第壹次唱出劉的愛情,借劉去傷害別人。世間千萬樹,“長安陌無限樹,垂柳卻管別離”,人送。

不強求折柳寫柳。這是因為“柳暗花明又壹村”,飽含深情,情意綿綿。古人取其意,以示依依不舍,與柳相守。“柳”與“柳”諧音,故“折柳”相留,表示真誠的告別。折柳送別自漢代以來就有了。南朝樂府中有“上馬不推鞭,背對楊柳枝,盤座吹笛,愁殺行者”等民謠,反映當時壹走,下馬皆翻柳。普通的楊柳依喚起了人們從未清楚意識到的感情和聯想。詩中少婦“不知愁何事”上樓賞景,觸到“柳色”便留愁:“忽見陌頭柳色,悔教夫君尋銜。”(唐王昌齡《永遠在我心中》)

c、柳樹有著婀娜多姿的風姿(“壹株小柳,壹寸柔情”),所以被賦予了無盡的傷感。這種感覺與離別的傷感不謀而合,“柳依依不舍”“柳依依不舍”,大概就是詩人喜歡以柳入詩的原因吧。

此外,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還有:用“浮雲”比喻漂泊的遊子{如“我應當在浮雲中想起妳,所以在夕陽中想起我”(李白《送友人》);“梅”的成熟,比喻壹個姑娘對愛情的渴望(如“倚門回首,卻聞梅”(李清照《墊江唇》);用“駿馬”比喻雄心壯誌(例如,“蕭騰如此,萬橫行”杜甫的詩《曹在呼瑪》);用“丁香”指代悲傷或復雜(比如“自從南浦別,我壹直擔心看到丁香結”(牛喬的《感恩》);“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當那些紅色的漿果在春天到來時,在妳的南國枝頭泛起紅暈;願妳多采壹些,作為我們愛情的象征。”(唐·王維的相思)};寫“華陽”離情(比如“細說,不是華陽,是壹點點淚”(蘇軾的水龍隱));用“草”比喻留恨(如“留恨如春草,可以更遠而生”(李漁《清平樂》);以“雨打芭蕉”寫離別之思(如《多少閑愁,夢追芭蕉雨》(葛仲勝《垂唇》);用烏鴉來表現蕭瑟的氣氛(如《致遠》的《壹只枯藤老樹烏鴉》、《關》的《天凈沙外,夕陽西下寒鴉萬點,流水繞孤寨》、《人》等)。還有《青苔》、《長江》、《青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