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建立始於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成。安徽省的名稱是由明清時期安慶和徽州的首字母合成的。簡稱“皖”,因古安徽國而得名。
古代
原始社會末期,安徽的兩淮和江淮地區是和南方部落建立的方國的疆域,而江南地區則是吳越文化區。特別是舜、禹時期掌管刑法等大權的東晉部落首領臯陶的後裔,被封為英、六國,是方國和東晉部落的封祖。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家被北方列強和南方的吳、越、楚等北方強國吞並。壹些成為最早的縣和縣,杜毅也成為執政的地方。
秦實行郡縣制,安徽設立的縣市先後被九江、泗水、、陳郡、會稽(吳)等壹級地方行政區劃分割。秦末至楚漢之爭期間,又增燕、衡山、廬江三郡,分九江、西楚、衡山。安徽省有25個縣可以考。
漢初安徽還是楚、淮南等不同姓氏君王的封地,後分為淮南、廬江、衡山三國,再由九江郡分為六安國、荊(吳,後為江都等國)、淮陽、梁國。之後大部分恢復為郡,郡(包括王國)仍為壹級行政區劃,郡(包括市、侯州)為二級行政區劃。元豐五年(前106)四月,設十三州刺史府,安徽分屬豫、徐、陽三州。三個州分為位於全省的74個縣(國)。[3]
東漢實行州、郡、縣三級管理體制,時至今日省內仍分陽、豫、徐三州。其中揚州涉及與安徽有關的丹陽(含宣城縣)、九江(含涪陵王國)、廬江(含六安王國)。禹州涉及汝南(含王國)1郡和沛、梁(曾為郡)、陳三國;徐州涉及彭城(楚、彭城郡、郭)和下邳(臨淮郡、下邳郡)兩個王國。三個壹級行政區涉及安徽8個縣(國),69個縣(國)位於安徽境內。
三國時期,安徽分為魏、吳建立的揚州和魏的徐、豫四州。吳國揚州涉及安徽江淮以南、江南地區的19郡,即新都、廬江、丹陽。晉南北朝時期,仍實行東漢以來的州、郡、縣三級管理體制。
西晉還是陽、豫、徐三州,掌管安徽74郡。其中揚州涉及淮南、廬江、丹陽、宣城、新安、溧陽6縣45郡,為西晉末新設。徐州涉及三國建立的臨淮、彭城、下邳六郡。禹州包括汝陰、安豐兩縣和裴、喬、梁三國二十三縣。
東晉時期,淮北先後被“五胡十六國”中的劉漢、後趙(含)、顏倩、前秦、後秦、後燕等國占領,始終保守,至今仍分許、虞(含東虞)兩州。東晉收復淮北地區後,仍建立徐、虞兩州,但東晉時期主要分為楊、徐、虞三州。
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都先後收復淮北地區,擁有江南地區,並將江淮地區長期作為南北紛爭的戰場。陳朝後期僅限於長江流域,江淮及其以北地區先後被北齊和北周占領。在南朝喪失北方領土期間,安徽北部領土先後被北魏、東魏、北齊和北周占領。
隋初,廢郡,實行各級區劃和整理管理體制,實行州縣兩級管理體制。今安徽有55個縣,涉及17個州:應、亳、宋、陳、徐、宋、任、壽、陸、、何、郝、楚、陽、姜、宣、涓。大業初,改州為縣,實行縣縣兩級管理體制,恢復漢州刺史巡察制度。本省50個縣,涉及3省15個縣。
唐初廢郡改為州,實行州縣兩級管理體制。貞觀之初,安徽共有85個縣,涉及33個州。貞觀元年(627年)合並渦、申、辛、程、文、喬、任、喬(又名北喬)、華、方、巢、遼、霍、燕、高(治)、、伊。中唐時期,道教正式成為壹級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道、州、縣三級管理體制。天寶年間,州改為郡,實行道、郡、縣三級管理體制。不久,府縣成了州。唐朝後期,全國仍有55郡,涉及15州(不包括朱溫建立的徽州),分四鎮。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分為、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短暫的小王朝,南方(包括江淮、江南)先後被吳、南唐占領。五代中期至周初,淮北地區有13郡,後周江淮地區及吳國江淮、江南地區後25郡有1軍。今天境內有41個縣,涉及德勝、青淮、寧國、江都等10個州。
北宋時期實行三級管理體制,即政府(州、軍、獄)和郡(軍、獄不設郡)。安徽目前有64個三級行政區劃(62縣2監),涉及4個州,13州,8個軍,其中二級行政區劃25個,分屬5路。宋金對峙時期,南宋壹開始率全省,後在淮河以內與金國對峙。江淮地區常為戰場,北方先後被晉國(包括偽楚和偽齊)、蒙古汗國和元朝占領。南宋全省51郡2獄,涉及3州8州7軍,共18二級行政區劃,分淮南東、淮南西、江南西三路。南宋早期還擁有兩個行政區,分別是淮北地區的順昌郡和蘇州。晉國(包括偽楚、偽齊和金死後的蒙古汗國)在安徽有16郡,涉及7州,分兩路。
元朝實行省、道(州)、散(州、軍)、州(縣)四級管理體制。今安徽60縣,涉及11路,2州,10州,分屬3省。
明朝實行三級管理制度。其中,南、北直隸及十三局為壹級行政區劃,府、直隸州(署)為二級行政區劃,散州、縣(署)為三級行政區劃。今全省位於南直隸西部,49縣7散州,涉及鳳陽、瀘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7州,徐州、滁州、賀州、廣德4個直隸州,共11個二級行政區劃,其中鳳陽州作為明朝首都,稱為明中都。
清初由直隸南京改為江南省。今安徽省屬江南省西部,仍有56個散縣(不包括盱眙、英山、婺源,但包括蕭、碭山兩縣),涉及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州及徐州、廣德、賀州。
摩登時代
清代實行道、府(直隸州、廳)、縣(散州、廳)三級管理體制。* * *全省54個縣(4個散縣,50個縣)。江蘇省除碭山、蕭縣屬淮徐路徐州(後升為徐州府)外,其余屬鳳陽、廬州、潁州,六安、泗州、滁州、賀州4個直隸州。安慶、徽州、寧國、太平、池州五州,廣德1直隸州。涉及2省9州5直隸。太平天國在安徽占領區采取省、縣(州)、縣三級管理體制建立政府,改清政府為縣。
民國成立後,北京政府棄府、州、路,初步實行省、縣兩級管理。今天安徽省的碭山、蕭縣仍屬江蘇省,其余60縣(包括建國後江西省的婺源、英山縣和江蘇省的盱眙縣)仍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6月2日,全國實行省、省、縣三級管理體制。碭山和蕭縣屬於江蘇省的徐海路。安徽屬於淮北地區和部分淮南地區屬於淮泗路(鳳陽),江淮地區屬於安慶路,江南地區屬於蕪湖路。
南京政府最初實行省縣兩級管理體制。21 (1932)年4月2日,首次實行縣制;10 10月10實行行政專員督區(特區)制度。民國二十六年(1937),165438+10月20日,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此後,由於侵華日軍占領長江流域重要城鎮,國民政府南北受阻,有權在皖南、皖北設置行署行使行省權力,但規格低於行省,後來又重設為皖南行署,均為臨時行省設置。民國南京政府前期,安徽有中國* * *產黨創建的鄂豫皖蘇區,相當於建省。下有特區,路有特區,再有縣級基層政權。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 * *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除國民黨統治區外,還有皖中(江)、淮北、淮南三個根據地,其邊區政府(又稱行政公署)相當於省壹級,下有特區,下有市縣。此外,日偽政權和汪偽政權也在淪陷區建省。今天的省分屬於淮海和安徽兩省,分地區,再分市縣。民國後期,安徽有62個縣,1個市,包括63個二級地方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皖北分屬於皖西、江淮、豫皖蘇邊區三個行政公署,下設分區,再下設縣市。1938年4月3日,華東局請示中央批準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經中央批準,5438+05年6月,撤銷三個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發布1號通告,宣布皖北行政公署所轄區、市、縣。5月13日發出第壹份通報,宣布調整後的皖南行署所轄地區、市、縣。皖南、皖北兩個行署行使省的權力,但比省的規格要小。行政公署轄直轄市、地區、縣及所轄市。
1952年8月7日,撤銷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並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仍實行省、省轄市(地區,後稱行署)、縣(直轄市),又稱縣級市三級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