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規模和成就來看,唯美主義文學運動應該是以英國為主,但它卻發源於法國。唯美主義的主要文學理念是“為藝術而藝術”。據韋勒克調查,早在1804年,本傑明·貢斯當就有“為藝術而藝術,沒有目的”的提法。(1)1818,法國的維克多·庫桑在《美學與宗教問題》中宣稱:“宗教應該為了宗教,道德應該為了道德,藝術應該為了藝術”。雨果在《克倫威爾的序言》和《奧納尼的序言》中也兩次使用了這個術語。
雖然“為藝術而藝術”並不是唯美主義首創,也不是唯美主義專用,但經過高蒂的闡釋,“為藝術而藝術”很快在唯美主義中占據了文學綱領的位置。1832年,高蒂在他的詩集《阿貝杜斯》的序言中提出了“藝術至上”的思想。1834年,他在寫《莫班小姐》之前寫了壹篇序言,抨擊藝術屬於任何道德或功利目的的觀點,這標誌著唯美主義的誕生。他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所寫的序言實際上是對唯美主義基本信條的總結。(2)此外,來自美國愛倫·坡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愛倫·坡在《詩歌原理》(1850)中提出“為詩而詩”是詩歌創作的最高目的。就這樣,65438年至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文壇出現了第壹個具有唯美主義色彩的文學流派——帕納斯學派,又稱“高丹學派”。這種文學取向在19世紀最後二十年的“世紀末”文學流派的創作中達到頂峰。
唯美主義從法國傳到英國,佩特於1873年出版的《文藝復興史研究》壹書起到了重要作用。佩特非常重視藝術技巧的精雕細刻和藝術風格的精妙,大力提倡美至上和“為藝術而藝術”。他的文學觀念中很重要的壹點是“瞬間主義”:過去和對未來的幻想讓他癡迷於“現在”的瞬間,只有它才是唯壹的現實。所以,積極的行為是充實和拓展當下。他極力強調個性的價值,認為藝術是純粹個人的,脫離社會現實的,孤立的,瞬間的。在佩特看來,賦予原本粗糙的文學以精致細膩的形式,是豐富和拓展瞬間的重要途徑:“藝術坦率地承認,當不可估量的瞬間從我們的生活中經過時,藝術做了壹件事,那就是賦予每壹個瞬間以最高的美。”他認為“經驗的果實不是目的,經驗本身才是目的”,“用同樣的手段和目的過生活,用藝術的精神來對待生活:鼓勵這樣的對待,才是藝術和詩歌真正的倫理意義”。可以看出,佩特不僅強調藝術的價值在於過程,也在於賦予形式本身的行為,而且強調藝術是生活的目的,生活應該像藝術壹樣豐富多彩,從這個意義上說,唯美主義不僅僅是壹種文學觀念,也是他們的人生觀和人生觀。
當然,除了法國唯美主義的影響,英國成為唯美主義重鎮,有著深刻的時代影響和藝術積澱。英國唯美主義發生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英國在科學、技術、工業和軍事上確立了其在歐洲的政治霸權。同時,發達的工業機械文明和市場中產階級的庸俗作風導致了信仰和傳統的人文精神的危機。壹群敏感的知識分子在壓抑中找到了唯美主義的突破口。英國唯美主義的前身是專註於宗教運動的牛津運動(1833-1845)和專註於藝術和文學的拉斐爾前派。以1848成立的前拉斐爾兄弟會和1850成立的《萌芽》雜誌為標誌的前拉斐爾派,主張恢復拉斐爾之前的文學風尚,註重描寫個人情感,實踐詩歌語言和意象的實驗冒險,把作品視為自足自洽的獨立個體。前拉斐爾派的上述思想可以看作是英國唯美主義的先驅,帕特爾將高蒂的“為藝術而藝術”與前拉斐爾派結合起來,開創了英國唯美主義的先河。從65438年到20世紀90年代,英國唯美主義達到頂峰。王爾德的《道連·格雷畫像》序言系統地表達了“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觀點。他的《道連·格雷的畫像》和《莎樂美》等作品是唯美主義藝術自律、文本自足、形式藝術生命的具體實踐。王爾德在英國唯美主義和創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爾鮑姆曾幽默地說:“美在1880之前就存在,只是王爾德讓它出來了。”
對於藝術與現實的關系,唯美主義對亞裏士多德以來的模仿和反思的文學傳統以及19世紀強勢時期的現實主義提出了異議。在唯美主義看來,藝術不是鏡子,也不是啟蒙的舞臺。它並非生來就有社會和功利使命——這些使命完全是人為的,是為了某種意識形態目的。唯美主義的使命是還原藝術的本來面目,即作為美而存在,僅此而已。高蒂在《阿貝杜斯》和《莫班小姐》的序言中明確指出:“壹件東西壹旦變得有用,就不再美麗;壹旦進入現實生活,詩歌就變成了散文,自由就變成了奴役。”他還說:“只有無用的東西才真正稱得上美麗,所有有用的東西都是醜陋的。”總之,唯美主義標榜“藝術是為了藝術,藝術至上”,認為藝術本身就是目的。
王爾德還認為,現實的醜陋正在侵蝕和毒害藝術,“壹切糟糕的藝術都是回歸生活和自然造成的,是把生活和自然上升到理想的結果。”藝術要恢復美的名聲,就必須遠離生活和現實。“唯壹美麗的東西是與我們無關的東西”。而且,他提出了壹個具有挑戰性的概念:藝術先於生活。這無疑是對現實主義所強調的“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這壹觀念的徹底顛覆。他徹底否定了現實主義:“作為壹種方法,現實主義是徹底的失敗,每壹個藝術家都應該避免的兩件事是形式的現代性和題材的現代性”。在王爾德看來,生活模仿藝術遠遠超過藝術模仿生活,因為生活中缺乏形式是驚人的,而藝術為生活提供了壹些美好的形式。藝術培養了我們的審美旨趣,人們往往按照藝術提供的觀念和模式生活。
藝術脫離現實的重要途徑是以文學創作為形式實驗的基礎,並對其進行充分的探索。形式是唯美主義實踐其理念的地方,所有的唯美主義者都把形式放在文學創作的首要位置。波德萊爾的《琺瑯雕玉》從畫家的氣質和感覺出發,考察藝術技巧與藝術形式美的關系,極力強調藝術形式美的力量。佩特認為,成功的藝術有“形式”和“精神”。王爾德認為藝術家首先要通過視覺感受到形式的美,觀者首先要跪拜在形式的腳下,這樣藝術的任何細微之處都會公之於眾。簡而言之,“形式就是壹切,它是生命的奧秘。”
正是因為對形式的強調,對現實生活的疏離,對世俗的嘲諷,對感覺的極端實驗,唯美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就被戲稱為“頹廢”。歐洲唯美主義在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兩次達到高潮,九十年代末趨於沈寂。在日本,從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1910-1915),唯美主義成為日本文學的主流。在中國,魯迅、周作人、邵、徐誌摩等在20世紀初對唯美主義進行了大量的翻譯和評價,唯美主義在中國贏得了壹席之地。(3)隨著社會政治的日益混亂和戰爭的臨近,這種脫離現實生活的文學觀念很快被拋棄,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壹直沒有得到“平反”。